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新时期的延安颂

lvyoulansheng 2010-12-10 18:11:03 容平夫 总第009期 放大 缩小

改革开放的大潮席卷着神州大地,社会主义中国跨进了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随着共和国非速前进的脚步,拌着经济建设隆隆滚动的车轮,十三亿炎黄子孙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物质富有了,人民富裕了,龙的传人的精神生活中还缺少些什么?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语文》第12册第5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教科书《语文》第10册第8课《延安,我把你追寻》,就是诗人祁念曾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考,站在时代的高度,提炼和升华自己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所得到的最迫切、最具体的感受,向跨世纪的广大青少年提出的一个很有教育意义的问题。

还是在血火熏染的一九三八年的春天,由莫耶作词和郑律成谱曲的庄严雄伟的洋溢着饱满的青春热情的《延安颂》,诞生在巍巍的宝塔山下,延河之滨,飞向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唱红了华夏民族的半个多世纪。如今,一曲新时期的《延安颂》——《延安,我把你追寻》,又在神州大地这块古老而又年轻的黄土地上震荡。

《延安,我把你追寻》跳动着新时期强有力的震撼人心的音响,流动着诗人沉重的思考和鲜明的爱憎。诗人没有一般性地描述访问延安的经过,而是以滚烫,炽热的赤子之心,朴质,含蓄地把自己比作“翩翩归来”的“燕子”,去追寻昔日的“春光”;喻为“茁壮成长”的“小树”,去“追寻雨露和太阳”。诗人高扬起理想、追求、抱负的双翼和他大胆披露的感情,真挚地向跨世纪的青年朋友倾诉他内心的一腔痴情;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Image 延安,是著名的革命圣地,是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九年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国人民把希望寄托在延安。诗人以高度浓缩和锤炼的意象,画龙点睛地写出“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一个代表性的场景,就非常简洁、明了地把整个延安都概括进去了。这里,诗人尽管用墨很少,但揭示的内容却是极其深刻的。南泥湾的镢头在“大生产”的年代,开垦出陕北的“锦绣江南”;延河叮叮咚咚的流水,养育了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千千万万个中华民族的最优秀、最有觉悟的先锋战士;枣园清香的梨花,曾伴随着共和国的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在这里度过了十三个春天;杨家岭的会场,曾留下毛主席著名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谆谆教诲,无数文艺工作者在《讲话》精神的哺育下,茁壮成长起来。诗人在“追寻”中洋溢着热烈、奔放的激情,充满了幸福感和自豪感,在欢快和喜悦之中纵横驰骋,向广大青少年朋友展现了延安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延安的巨变,是今天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大地的缩影。诗人没有沉醉在这甘甜馨香的良辰美景之中,而是在欣喜中依然保持着异常的清醒,对新时期的现实生活大胆地、深刻地作出自己精湛的剖析:“我们永远的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秘,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从《延安颂》到现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祖国建设一日千里,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社会的变革。那“雨后春笋”般耸立的“高楼大厦”,那“满目琳琅”的“家用电器”,同诗人精深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串联在一起,融汇成为一种雄浑的,带着响亮节奏的时代的意境,在潮涌般的思绪中,诗人感奋地向人们大声疾呼:我们可以“告别”“破旧的茅屋”、丢掉“老年破车”,但永远也不能忘记“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更不能丢掉“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延安精神的旗帜不能丢掉!吟颂这充满激情的诗句,谁的心灵都会受到强烈的震动,促使人们去进行深刻的思考,从而情不自禁地联想到更多、更多的事情……诗人喊出这种声音,是时代的声音,更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心声,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

在现代中国的历史上,中华民族的命运同延安紧紧相连,诗人把这一真理向青少年朋友们明确地作以展示:“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诗人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重大问题,他在揭示了追求延安的原因同时,也提炼出了作为全篇课文灵魂的深湛的思想:为了中华民族的生存,为了龙的传人的腾飞,延安精神不能丢,因为“延安”的“精神灿烂辉煌!”在课文的结尾,诗人更加热诚的呼唤:“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诗人对“信念”、 “温暖”、“光明”的憧憬,对“理想”、“春光”、“太阳”的不懈追求,都凝结在对“延安”的“追寻”上。这是对延安精神进行深入思索的结晶,更是延安革命传统教育的一曲颂歌。

高尔基在《论文学》中说:“文学总是跟着生活走的。”这篇课文的作者正是在改革大潮涌动,经济建设腾飞的新的历史时期,自觉地把自己同时代、同祖国、同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他独到的观察视角,通过对时代的深刻思索,作出富有启迪性的、发人深省的问答,更具有激励人民前进的力量。在艺术上,这首诗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声韵铿锵,节奏鲜明,琅琅上口,易于朗诵。难怪著名文艺评论家、《求是》杂志社副总编辑马莹伯先生在这首诗发表不久就称其“可以说是难得的好诗”。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