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人民币加速升值几家欢喜几家愁

liaowangzhisheng 2010-12-10 18:11:04 沈文敏 顾春 吴冰 贺林平 总第045期 放大 缩小

航空业:坐享红利

“人民币升值,对国内航空业绝对是大利好。”中信证券航空业首席分析师马晓力告诉记者,人民币兑美元每升值1个百分点,其所产生的汇兑收益将为国内航空公司带来超过10亿元的收入增长。

马晓力认为,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跌破7.0关口,大量持有以外币计价的资产及负债的航空业可以说是人民币升值的最大受益者,汇兑收益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航空公司净利润的增长。

根据测算,人民币兑美元每上升1个百分点,南航的汇兑收益将使得每股净利润提高0.10元,净利润增加3.8亿元左右,整个公司增加收益达5亿元;国航增加汇兑收益约3.4亿元,每股盈利增加0.021元,将增加2.8亿元的净利润收入;东航汇兑收益使每股增加0.05元净利润,而其2007年业绩预告扭亏的重要原因即来自汇兑收益大幅上升。

同时,人民币升值也使得拥有大量美元债务的航空公司成本降低。据统计,国内航空公司负债构成中,美元占去了较大比重,五大航空类上市公司目前共有美元贷款约160亿美元。

 由于目前航空公司的飞机主要是通过从国外购买和融资租赁的方式获得,其他重要设备和零件也大多是进口,因此,人民币升值使航空业购买以美元计价的飞机和航空器材的成本大幅下降。有数据统计显示,2005年8月至2007年4月,在购入飞机方面,人民币升值至少为航空公司节省了7.1亿元。

此外,人民币升值相应产生的出境游人数增加也会增厚航空公司主营业务收益。马晓力说,人民币升值将推动国内旅客出境旅游的热潮,过去国内航空公司的长航线普遍上座率较低,处于亏损状态,出境游升温将扭转这一局面。

尽管人民币升值对航空公司境外销售收入也会有不利影响,但相对于利好收益不足挂齿。马晓力表示,随着人民币持续升值,中国航空业本轮景气周期至少可持续至2010年。

纺织业:遭遇寒流

“人民币升值太快了,我们预期报价涨幅根本跟不上升值速度。”浙江绍兴柯桥国贸大厦一家纺织品外贸企业老总陆先生说。公司原先一直根据3个月内人民币汇率可能的变化报价、接订单,但2008年后,这种提前预判赶不上升值速度了。“年初我们预计到第二季度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可能‘破七’,现在比预期足足提前了3个月。我们现在一般只接3个月以内的订单,长期订单不敢接了。”

这样的现象非常普遍。人民币迅速“破七”,对绍兴县纺织出口企业来说,压力重重。

“外贸公司从洽谈到交付产品,一般需要两三个月时间。升值速度这么快,对企业的压力非常大。”绍兴县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局长陈永建说。

人民币过快升值,直接导致很多中小企业有单不敢接。“提价客户不接受,不提价厂家成本增加,卖了亏本,真是两头为难。”在柯桥做了10年外贸生意的刘幸苦笑着说。

钱清永通集团一位负责人说:“2008年是纺织品出口贸易最艰难的一年。”他算了一笔账:外贸企业的利润率可能只有1%左右,工厂大概在3%。春节前,他们公司接到一笔美国订单,报价根据当时人民币升值幅度已经有所提价,利润率在2%左右。但一季度4%的升值,基本“榨干”了利润。

不仅如此,人民币升值还直接影响出口量,快速上涨的原材料价格,更压得出口企业喘不过气。“纺织出口企业的利润普遍下降,一些大的出口贸易公司也不能避免。”陈永建说。

目前还是纺织品贸易的旺季,外贸需求大,成本上涨的滞后效应,使得部分中小外贸企业还能苦苦支撑。但到6月份以后进入贸易淡季,中小企业将面临严峻考验。

绍兴县经济对外贸出口依赖度很高,外贸出口下降1%,全县GDP就要下降0.4%。面对严峻形势,绍兴县已经建立预警点,列出150家各层次的企业,30家重点观察,120家主动关注,以掌握整个纺织产业的走势。

食品业:压力重重

“从年初的7.3降到现在的6.992,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太快了。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底啊?”看到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已然“破七”,广东省食品进出口集团公司总经理魏高平愁上眉梢。

该公司旗下的“珠江桥”品牌,是国内酱油出口的大户,出口额自2000年以来连续7年占全国40%左右。去年,“珠江桥”生产的3万多吨酱油,有2万多吨用于出口到欧美等120多个国家和地区。

从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的持续升值,再加上原材料上涨、运输成本增加等因素的多重作用,对“珠江桥”这样一个主要依赖出口的自有品牌,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公司副总经理吴伟给记者算了笔账,假设一瓶“珠江桥”酱油在加拿大卖两美元,今年前3个月人民币升值超过4%,相当于一瓶酱油就少赚了6角钱,这对于毛利本来就不多的调味品行业来说,经营压力可想而知。

外部压力只能从内部消化。去年以来,“珠江桥”努力改造生产工艺,优化内部控制,尽可能削弱人民币升值对出口的影响。“虽然挺了过来,可从现在的趋势看,今年的问题会相当突出。”魏高平说。

在人民币持续升值下求得生存,“珠江桥”的艰难转型,是广东这个出口大省诸多企业的生动写照。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