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论毛泽东的战略决断—— 毛泽东战略决断的划时代历史贡献

特稿 2022-07-04 毕京京/文 总第452期 放大 缩小

“党和人民百年奋斗,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回望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伟大实践,那些在重大历史关头、关键历史时刻、严峻风险挑战面前作出的重大战略决断,惊心动魄、耀眼夺目。中国共产党的战略决断在关键时刻标定方向、统一意志,在危急关头力挽狂澜、开辟通途,使我们党牢牢掌握历史主动,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作为党和新中国的主要缔造者、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开创者,毛泽东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决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学习体悟毛泽东战略决断的非凡历程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蹲厉奋发、笃行不怠,朝着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新目标奋勇前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毛泽东指出,“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的东西”。战略是筹划和指导实践全局的方略。在战略全局的筹划和指导中,战略决断举足轻重、至关紧要。古人讲,“成败在于决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毛泽东向来强调审时度势,多谋善断,指出“单是谋不行,第一要多谋,第二还要能断”。所谓决断,简言之,就是在决策过程中拿定主意、拍板定案。决断力就是能够快速果断作出正确抉择的能力,突出表现为对事物本质的洞察力、对关键节点的判断力、对利弊得失的取舍力和对决策结果的承担力。决断作为一种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必须遵循客观规律、依托物质实践的主观能动性,是一旦付诸实施就要接受实践检验并决定成败的东西。

战略决断是面对复杂形势、多重风险,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对方向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作出的关键抉择,是战略决策中的艰难定夺、果断定策。战略决断从属于战略活动,战略活动所必有的方向坚定、全局统筹、前瞻预见、谋局造势、创新应变和争取主动等本质属性在战略决断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战略决策是对全局问题作出筹划和决定,包括调查研究、分析思索、运筹谋划、拍板定策等整个过程。这个过程的直接目的就是构成判断、拿定主意,即作出战略决断。战略决断是战略思维、战略智慧、战略定力、战略胆魄的重要体现,是战略活动中生死攸关、决定成败的关键环节。在战略实践中,但凡涉及战略全局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活动,都要以相应的战略决断明确方向,定计施策,进而组织力量,实现目标。伟大的战略决断,都是在异常艰难、风险巨大的情况下,审慎果敢、超常创造,落一子而全局活的战略抉择。综观历史,那些在紧要关头通观全局、审时度势、权衡利弊、当机立断的战略决断,直接关系着战略博弈的成败乃至国家、民族或政治集团的生死存亡、前途命运。

毛泽东的伟大战略决断,气魄宏伟、惊天动地,非常人所能及、为举世所罕见,展示了高超的决断眼界、决断智慧、决断胆魄和决断艺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弥足珍贵的精神瑰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高屋建瓴地用三个“独创性”来高度评价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独创性理论与实践。即:毛泽东对“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这些独创性理论成果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在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③。毛泽东的伟大战略决断,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战略哲学思维的生动体现,是信仰与忠诚、使命与担当、战略与政略、思想与意志、智力与魄力的实践结晶。

毛泽东的战略决断为创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作出关键性历史贡献

在民族危难、国势飘摇之际,我们党建党立党,开天辟地,这一划时代的伟大政治抉择,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大革命失败,在中国革命处于命悬一线的紧要关头,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毛泽东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开启了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性转变。在秋收起义原定计划严重受挫的情况下,毛泽东清醒判断客观形势,果断主张放弃进攻长沙的原定计划,将起义军转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寻求落脚点,以保存力量,再图发展。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军余部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形成了中国革命发展史上具有决定意义的新起点。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指挥红军灵活运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牢牢把握住战场主动权,先后创造出一系列以弱胜强的光辉战例。红军攻坚克难、绝处逢生,创建赣南、闽西根据地,又发展为中央革命根据地。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党召开遵义会议,第一次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历史性决断,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形成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后,毛泽东以出神人化的决策部署,指挥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同红四方面军会合,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挥师北上,胜利完成长征,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在抗日救亡的重大关头,党中央和毛泽东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革命前途出发,作出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战略决策。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提出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和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形成党的全面抗战路线,使日本侵略者陷人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在解放战争中,面对国民党反动派强大军队,党中央相继作出“向北发展,向南防御”,中原突围,转战陕北,千里跃进大别山等战略决断,逐步由积极防御转向战略进攻。毛泽东审时度势,果断发起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战略决战后,面对国民党政府“划江而治”的图谋,毛泽东作出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战略决策。由此,百万雄师过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随后向中南、西北、西南胜利进军,赢得了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

毛泽东的战略决断为创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作出关键性历史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和毛泽东作出一系列战略决断,战胜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一系列严峻挑战,领导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毛泽东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开幕词中豪迈地向全世界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党领导建立和巩固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为国家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经领域面临巨大困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征是通货膨胀。能否遏制涨价风成为关系人民生活、社会安定的大问题。党中央和毛泽东以高超的战略智慧和坚定的战略意志,勇敢应对国家治理面临的新挑战,以有力举措进行“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通过政治和经济两只手,重重打击了投机资本,抑制了物价上涨。中央人民政府颁布政令,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管理财经,短短3个月基本实现了财经统一和收支平衡。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按照新中国“另起炉灶”和“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首次出访苏联,签订新的中苏条约。开始会谈时,斯大林拒绝签订新约,理由是必须顾及雅尔塔协定。在毛泽东的坚持下,斯大林改变了观点,中苏双方最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协定。这是新中国外交取得的重大成果。毛泽东这次访苏维护了中国的民族尊严和国家主权,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对当时的国际格局产生了巨大影响。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不顾中国政府一再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把战火烧到中朝边境,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值此危急关头,党中央和毛泽东以“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的伟大气魄和战略胆识,以“不惜国内打烂了重新建设”的坚定决心和坚强意志,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断。中国人民志愿军“骨头比美国的钢铁还要硬”,毅然同武装到牙齿的强敌殊死较量,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中央和毛泽东还先后作出确定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研制“两弹一星”、进行三线建设、炮击金门、进行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推动恢复我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等事关国运的战略决断,无不石破天惊、意义深远,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

毛泽东的战略决断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作出奠基性历史贡献

习近平指出:“毛泽东同志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并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我们党和人民事业胜利发展、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毛泽东的战略决断,对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起到了奠基性的伟大作用。从实践贡献上看,毛泽东的战略决断,对于确立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形成科学的战略策略、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和强大敌人、坚定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都产生了巨大作用,建立了不朽功勋,是耸立在党的奋斗史上的标志性里程碑。中国革命和建设是一个伟大的探索历程,奋斗之艰辛、挫折之痛苦、牺牲之巨大、决断之艰难,都是世所罕见的。毛泽东在危境、逆境和困境层出叠现的险恶环境中,在力量处于弱小、劣势的艰难背景下,面对复杂国情、强大敌人、诸多困难和各种变数,以非凡的雄韬伟略、恢宏气势作出一系列艰难选择和果敢决断,带领我们党在紧要关头拨正方向、指明航向,在危难时刻化险为夷、转危为机,在历史当口把握大势、果敢应对,及时解决了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一道道极为复杂的难题,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由此,方显毛泽东战略决断的英明伟大,才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才有了深刻改变中华民族命运和深刻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历史性贡献,才有了今天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从理论贡献上看,毛泽东对战略决断的运行机理和内在规律作出了高屋建瓴的哲学揭示,在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上第一次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决策观,形成了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战略决断思想。其中,仅就决断的逻辑过程来看,毛泽东尤为经典的论断是:“指挥员的正确的部署来源于正确的决心,正确的决心来源于正确的判断,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周到的和必要的侦察,和对于各种侦察材料的联贯起来的思索。……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同时,计划需要在实践中检查。“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口这一论述完整准确又简明精当地概括了科学决断的逻辑机理。其中,周到侦察、联贯思索属于研究谋划,是决断的前提;构成判断、定下决心属于拍板定案,是决断的形成;作出计划、正确部署或根据新情况加以改变属于决断深化,是决断的实施。毛泽东的战略决断是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和传承发展毛泽东思想,在新时代应对风险挑战、进行科学决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世经典。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