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不设GDP目标,不意味着不需要稳增长

关注 2020-07-17 11:20:17 盛松成/文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 总第426期 放大 缩小

2020年全国“两会”已经圆满落幕。面对疫情的全球蔓延和外部经贸环境的不确定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并未设立年度经济增长目标。但是,不设目标并不意味着不要求经济稳增长。只有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速,才能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我国仍需通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适当配合,同时深化改革、关注经济薄弱环节,确保经济的平稳发展。

今年各季度占全年GDP的比重会逐季提高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我认为这体现了中央在面对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未来较大的不确定性时所坚持的事实求实的原则和审慎态度。

当然,不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速目标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要努力追求经济稳增长。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无论是保住就业民生、实现脱贫目标,还是防范化解风险,都要有经济增长支撑,稳定经济运行事关全局”。稳增长仍然是我们的目标和方向。政府工作报告所提出的其他一系列目标,也要求我们今年的经济保持一定增速,否则900万人的新增就业如何实现?去年我国GDP增速6.1%的情况下(按不变价算,也就是GDP实际增长在5.1万亿元以上),新增就业达1361万人,如果以此简单来推算,为实现今年就业目标,今年GDP的实际增速可能需要达到3.8%。

当然,实际情况远比这个要复杂,我国的经济结构在不断变化,例如第三产业在我国经济中的占比逐年提升,吸纳就业的能力更强,而第三产业占比越高往往容易拉低经济增速,所以新增就业和经济增速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此外,我国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也在不断推进,这些举措将有利于我国经济释放更大的增长潜力。虽然一季度我国经济负增长,但我认为,不能单纯凭一季度GDP增速来推论全年的经济增速。二季度开始,我国经济会逐渐企稳向好,经济受疫情的影响程度会逐季减少,而经济发力会逐季增强。我们还应该看到,一至四季度占全年GDP的比重是不同的,今年全年GDP的占比更会呈现逐季提高的态势。随着我国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及扩大有效投资,今年GDP增速可能达到3%左右。

避免经济长期衰退,关键在于确保企业活下来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带来了较大冲击。早在1月底,我就撰文提出要高度关注经济薄弱环节,原因在于,如果要将这次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控制在短期、有限的范围内,而不是演变为经济长期衰退,关键在于确保企业能活下来,因为它们是经济运行最基本的单位。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然把“稳企业、保就业”放在了突出位置。正所谓“留得青山,赢得未来”,保市场主体就是最大的保就业、保民生。在我国众多类型的市场主体中,小微企业是最容易被疫情“冲垮”的市场主体。从就业看,应高度重视小微企业。同时,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私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制造”的优势之一就是工业链条完整,能够满足研发、设计、生产、商业化各个阶段的需求,也能适应全球产业链的复杂分工。疫情引发了对全球需求衰退和产业链外迁的担忧,因此,保住这些市场主体也有助于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为“稳企业”、“保就业”,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多项措施,值得关注。例如,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的减税降费政策(包括免征中小微企业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单位缴费,减免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免征公共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文化体育等服务增值税,减免民航发展基金、港口建设费)执行期限全部延长到今年年底,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所得税缴纳一律延缓到明年,降低工商业电价5%政策延长到今年年底,宽带和专线平均资费降低15%等。此外,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资助以训稳岗,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要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适当配合

根据政府工作报告披露的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向和“工具包”,可以说,在疫情冲击给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之下,我们依然处变不惊,保持定力。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此前历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思路,提出“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也就是说,依然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主,同时稳健的货币政策予以配合。

就财政政策而言,除了前面已经提到的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外,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并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考虑到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及此前我国已经下调了部分项目资本金比例要求,同时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民营企业平等参与相关工程建设得到支持,财政政策所撬动的资金规模和扩大有效投资的动能还是相当可观的。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特别强调了大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重点领域支出要切实保障,一般性支出要坚决压减。各级政府必须真正过紧日子,中央政府要带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再者,新增的1万亿元财政赤字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共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并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也反映了对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视。

就货币政策来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货币政策也将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政策工具,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

在今年经济增速不及去年的情况下,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速要明显高于去年,意味着货币政策在边际上更加宽松了,也体现了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适当配合。

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用改革开放办法,稳就业、保民生、促消费,拉动市场、稳定增长,走出一条有效应对冲击、实现良性循环的新路子”, 简单地说,这就是向改革要经济增长的潜力。强调改革开放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特点。近年来我国经济的下行,除了周期性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我国面临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的转变,需要坚持经济结构调整。而深化改革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能使中国经济释放更大的潜力。需要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强调了“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

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第四部分专门谈及了“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的问题。包括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等内容。此前,我国也出台了两个重要的文件,分别是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和5月18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两个文件都再一次强调了新形势下坚持和加强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和重要举措。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