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从道教看宗教中国化的方向

高端解读 2019-11-06 15:52:39 黄维溢 /文 (香港儒释道功德同修会会长) 总第414期 放大 缩小

宗教中国化的“中国化”是由“中国”“化”构成的,“中国”和“化”,各有其丰富内涵。“中国”在古代有“中原”、“华夏”等多种涵义,现在“中国”的涵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是其简称)。“化”有变化、转化、消化、融化、造化等等多种涵义,在这里“化”的涵义是“转变性状”。“中国化”就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和状态改变宗教的性质和状态。

今天就宗教中国化深圳研讨会研讨的八个议题,联系儒释道这些与中华文化紧密相关的宗教,及其发展历史和现实的诸方面问题,谈谈我个人的想法和观点,不对之处敬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内涵和要求

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内涵和要求,是根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战略布局的新形势,和宗教领域出现“去中国化”、“极端化”、“商业化”、境外利用宗教进行的渗透不断加剧等新情况、新问题而提出的,要求我国宗教界坚持走中国道路的正确方向,不断适应社会的新发展和新要求,不断充实新的时代内涵,在培育和践行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防范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影响等方面作出努力,为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祖国统一作出贡献。

世界各大宗教的形成,都与该宗教发源地的民族文化、原始宗教信仰有关的,都带有其本土文化和本土民族性。道教也不例外。道教是华夏民族文化形成的民族文化综合宗教。它土生土长在中华大地,上溯华夏文明的起源。道教之来源是与我们华夏文化扣上直接关系。因此,数据可由黄帝陵寻找,作为有力的立脚点。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科仪与祭祀最早可追溯于原始时期的崇拜自然与鬼神,从最早的人神沟通的占卜等多种方式,原始宗教逐渐演变成商周时期的祭祀上天和祖先。

黄帝轩辕氏,被定性为人文初祖。中华人文始祖轩辕黄帝奠定邦国、铸鼎铭功、驭龙升天。《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成崩焉……”河南灵宝现存一通《黄帝荆山铸鼎碑铭》的篆书碑,碑文:

惟天为大,惟帝尧则之;惟道为大,惟黄帝得之。《南华经》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黄帝守一气,衍三坟,以治人之性命,乃铸鼎兹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为谷之变,铭纪铸鼎之神。

铭曰:道(阙一字)神帝,帝在子人。大哉上古,轩辕为君。

化人以道,铸鼎自神。汉武秦皇,仙冀徒勤。

去道日远,失德及仁。恭惟我唐,元德为邻。

方始昌运,皇天所亲,唐兴兹原,名常鼎新。

碑是全国迄今发现的关于记载黄帝功绩最早的,也是唯一记载黄帝采铜铸鼎历史的一通碑刻,是人文初祖已被既定黄帝轩辕氏,以轩辕碑文来说,铸就天、地、人三尊。可推测为世上最早之宗教文化。

虽然道教理教义、宗教哲学,全部是由黄老道家思想而来,但其伦理道德、社会道德,是继承三皇五帝流衍而来的民族伦理道德和社会道德;其鬼神崇拜、神仙信仰,也是上古先民遗绪和集先民信仰形成体系,于春秋战国时代的“方仙”信仰。故道教可以说是集华夏民族各种文化、信仰综合形成的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宗教。

至东汉末年,张道陵在西南蜀中称得太上老君(老子)“授以三天正法,命为天师”,并仿效子贡当年制作论语而造作道书二十五篇,从而创立了正一道,道教开始成为有严密思想体系和组织制度的教团。在这种社会背景下,订定道教经书的主要创始人物张道陵综合传统的鬼神崇拜、神仙思想、阴阳术数,巫术并于与汉代所崇尚黄老道家的思潮逐渐融合;道教教派也于此时形成,逐步成熟成为道教的宗教形态。

以上述数据作为奠定道教与民族文化同时期诞生,同属一体化进入生命而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宗教工作会议上关于宗教及道教的讲话,“要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道教优秀文化中,与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加强同港澳台及世界其它国家和地区的交流交往,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要提高服务社会的能力水平,认真总结道教界服务社会的宝贵经验,创新服务社会的方法和途径,实现公益慈善活动制度化、规范化。要着力加强人才培养,深入研究和改进新形势下道教人才培养的方法,注重增强信仰定力,坚持正行修德,树立和巩固中国道教的良好形象”。

二、宗教中国化方向的历史和现状

坚持中国化方向,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历史上看,无论本土宗教还是外来宗教,只有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改变自己、适应时势,才能继续生存并健康发展。

一般而言,宗教就是一套信仰,是对宇宙存在的解释,通常包括信仰与仪式的遵从。一个宗教之所以成为宗教,是因为它包括三个层面,其一为宗教的思想观念及感情体验(教义),二为宗教的崇拜行为及礼仪规范(教仪),三为宗教的教职制度及社会组织(教团)。宗教的中心意义体现在任一神性或众多神灵上,抑或是根本真理,宗教的普遍特征是由修行者的祈祷、仪轨、冥思、音乐和艺术形式所表现,除此以外,宗教还和社会及政治常常相互交织。宗教的特征可以集中表现为特殊的超自然现象、形上学,出自于宗教法律的道德要求或生活方式。宗教也包括了原始的文化传统、神圣的著作、历史、神话,还有个人的宗教信念与经验。

道教天师道从创宗之初,汉代张道陵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其中“道”和“德”作为基本的信仰。道教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和主宰,无所不在,无所不包,万物都是从“道”演化而来的。而“德”则是“道”的体现。三清尊神则是“道”最初的人格化显现,也代表了宇宙创生的三个重要过程(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德经),三清化生出天地宇宙和自然诸神,这些称为先天尊神(天尊),乃道所演化,先天既与道体合一,道教中没有无量天尊的称呼,人类通过某些方式可以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这些人称为后天神仙,最高修为者也可以达到天尊。

五帝时代的“绝地天通”、隋唐时期的“三教并奖”、宋明时期的“三教合一”和“以儒诠回”,都是我国宗教改变自己、适应社会的成功范例。道教和世界所有宗教一样,都有同一个最高理想,改恶向善及达致和谐共处、脱离战争达致和平,人人生活美好。所有宗教的戒条就是现代社会法律的模楷。因此有足够的影响力及凝聚力。

改革开放以来各宗教进行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人才建设、思想建设、教风建设、对外交流、和谐创建、公益慈善等,是我国宗教在坚持中国特色道路上取得的积极成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必须坚持中国化方向”,就是对上述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为我国宗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适应新时代指明了方向。

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现状是,各宗教团体正积极进行社会服务,作为一个有受惠者受益的方向视为目标。并与民众成为一体化,我们儒释道无论发展道医及探访长者,并以青年德育教育为主要方针,进行研究、讨论和改进。

三、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和实践

宗教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改变自己、与时俱进,既是党和政府尊重宗教规律、汲取历史经验、着眼现实问题、推进宗教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国宗教观中国化、宗教发展道路时代化工作创新,实践理论化的需要。

宗教中国化方向的理论古以有之。清年代,雍正上谕将儒释道全国推动儒释道文化教育即是一例。雍正十一年二月十五日,雍正皇帝上谕特别诏告于天下:

朕惟三教之觉民于海内也。理同出于一原。道并行而不悖。谕人惟不能豁然贯通。于是人各异心。心各异见。慕道者谓佛不如道之尊。向佛者谓道不如佛之大。而儒者又兼辟二氏以为异端。怀挟私心。纷争角胜而不相下。谕朕以持三教之论。亦惟得其平而已矣。能得其平。则外略形迹之异。内证性理之同。而知三教初无异旨。无非欲人同归于善。谕夫佛氏之五戒十善。导人于善也。吾儒之五常百行。诱掖奖劝。有一不引人为善者哉。谕昔宋文帝。问侍中何尚之曰。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率土之民。皆淳此化。则吾坐致太平矣。谕何尚之对曰。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持十善。则百人和睦。持此风教。以周寰区。则编户亿千。仁人百万。而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万刑息于国。洵乎可以垂拱坐致太平矣。谕斯言也。盖以劝善者。治天下之要道也。而佛教之化贪吝。诱贤良。其旨亦本于此。苟信而从之。洵可以型方训俗。而为致君泽民之大助。其任意诋毁。妄捏为杨墨之道之论者。皆未见颜色。失平之瞽说也。特谕。

儒释道三教都在劝勉人们行善,这是治理天下的关键。佛教教化人们除去贪婪吝啬的心,引导人们做善良贤明的好人,其目的也是出于此。如能信从佛陀教育,依教奉行,确实可以规范社会,训导平民百姓,改善风尚,从而成为国家领导人,布施恩泽,造福人民的最大助力。它们(指三教)之间任意诋毁,妄加捏造对方为杨墨之道似的偏激言论,这都是没见到真理,失去公平的瞎说。今天,各个教育团体对老子哲学重视,反映在实现科学管理。

四、宗教中国化方向的途径和方法

坚持对宗教规律的尊重是,中国化方向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我认为以儒、释、道这三种教育来教导全国人民,从理论上来说是一致的,教化众生的方法上也是并行而不相违背的。

因人们不能把儒、释、道三教之教义融会贯通,于是随顺各自不同的观点,各持己见。仰慕道家的人说佛教不如道家高深,学佛的人又说道家不如佛教博大。而儒家学者又把二者视为异端加以驳斥,从而生起门户之见,相互争论,比较高下,纠葛争执互不相让。南北朝至隋唐当时道教佛教发展的繁盛朝代,当然也少不了儒教的思想。而我对儒释道三教的教义,也只是持平等态度对待而已。如能以平等心来看待,就不会计较外在表现形式的差异,而能领悟到三教所蕴含的心性理体是相同的。可见三教的出发点宗旨是无异的,无不是希望人人归向善处。

又如历史上有个黄天道又称黄天教、皇天道,是明末清初创造的宗教,创立人为李宾,被教内尊为普明佛、普明老祖、无为祖等。黄天道是明清民间教派之集大成者,当时站于佛而通道儒,对明末和清代的民间宗教影响深远,尤其对明末清初出现的东大乘教、八卦教等教派更有直接的影响,而明末出现于江南的长生教,更是由它衍生出来的支派。

碧天寺为黄天道圣地,300余年香火不绝。清乾隆八年(1743年)至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清政府3次查处黄天道,碧天寺被拆毁。经过此次沉重打击,历时200余年的黄天道遂至衰落。并不意味着黄天道被消灭。华北、江南广大地区均可以看到该教活动过的踪迹。后又有崔有发、田景盛、任时花、任时贵等传习黄天道。至清光绪元年(1875年),黄天道终于再度大兴,碧天寺重建落成,更名普明寺。复兴后的黄天道,直到民国时期,膳房堡周围村庄仍有众多的黄天道寺庙。此传到1989年已是39传。

黄天道继承了无为教的教义思想,修习与追求的也是无为法与无生境界。与无为教不同的是,黄天道更重视从道教的长生理论中吸取营养。

因此足可以证明不管哪个年代,单一宗教不是孤立的,合作之空间相当大。其它孤立自己的宗教所建立的行为,是不可能产生扩大社会责任。达到有更多的受惠者。如何将信仰、文化、精神、学术的四意念巩固。是所有教团组织首要做的。

五、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成功典范

对所有宗教有互相尊重的本根建立与发挥在有受惠者得益。我们每个人都有个人的见解﹐是社会赋予的自由思想特权。因此,生存在人世间和社会之中﹐言论自由和信仰自由是最基本的人权。 不同宗教的互相宽容和仁爱之心﹐应当是检验真假宗教的试金石﹐能否体现造物主的仁慈和宽容。 根据不同宗教信仰和道义的责任﹐向所有非自己信仰的宗教表示团结﹑亲善和友好,我们愿同大家一起共同努力﹐创造一个美好的和平世界。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最精深的地方莫过于倡导一个共产主义和谐世界,而这个和谐世界是建立在人人平等,人人有住房有饭吃有衣穿,而所说的无神论,只不过是告诉大众要想实现这个理想,不要想有什么救世主,不要把美好的向往寄托在等靠要上,要通过艰辛的努力去创造,去奋斗。而这些内容,老子早在几千年前就提出了,他明确的告诉世人,天道酬勤,改造命运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去修行。由此可知,作为共产党人,跟着老子为人、处事,为百姓谋福利,有何不可?听老子的话,做一个慈、俭、谦、让的人有何不好?不能因为听了老子的话,自己就变成了道教徒,就以为自己违背了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变成了有神论者。这其实是对马克思无神论的曲解,这就是非左即右的真迷信,也是愚昧的表现。

所以,共产党人能不能学道,说实话,真的能!太能了!道本身就是朴素唯物辩证主义证法的哲学,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理论是相通的。共产党员不仅要学道,更要合理运用道的精神理念,引进道德优秀文化思想建设现代化中国。

六、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根本力量

过去,宋文帝对侍中何尚之说:六经这些儒家典籍的根本是济世育人,端正社会风气;若对于心性的探究,了悟宇宙人生的真谛来说,则佛法经论可做为指南。如果全天下的人民都能以真诚心接受这种教化,我就可坐享太平了。何尚之回答说:百户人家的乡村有十人能持五戒,就有十人真诚纯朴,千户人家的城市,有一百人能修十善,就有一百人和睦共处。持此良好的教化风气,遍及全国上下,则编户亿千之地,就会有百万仁人,整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就能改善。而且,人能行一善,则离一恶;离一恶则免用一刑;家免一刑,则国免万刑,确实可以垂手坐享太平了。

今天,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根本力量需要加强教规制度建设,加强与社会不同组织团结。这种合作的重要性存在连接不同观点进行社会普济。

宗教常常有一部道德准则,以调整人类自身行为。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把中国的性质和状态落实到教规制度中,使中国的宪法和法律、中国法律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先进思想、中华民族精神体现在宗教信徒的宗教行为和社会活动中,使宗教信徒既做好教徒又做好公民,实现好教徒和好公民的有机统一。如果说法律是治国之重器,那么教规就是治教之重器。必须高度重视教规制度建设,使宗教的组织制度与中国法律制度相适应、相协调,使教规成为法律的重要支撑和有益补充。宗教中国化方向的根本力量就是要发挥宗教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支持宗教界开展宗教思想建设、宗教文化建设、宗教制度建设、宗教组织建设和宗教人才建设。

七、宗教中国化的优秀传统

中国化的优秀传统是需要大力加强宗教思想建设。中国道教的性质和状态,是由中国思想、中国精神引领的。它的优秀传统来自道孝、道爱、秩序,来反映行为的层次。

坚持中国化方向,必须用中国思想、中国精神“化”宗教,使其吸收、体现、培育、践行、弘扬中国思想和中国精神,自觉充实、践行和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先进文化。一方面挖掘和弘扬教理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中与国人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的内容,一方面对教理教义、宗教道德、宗教文化进行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核心价值观要求的阐释和建设。使我国宗教与中华优秀思想一道前进,使宗教信徒成为自觉的爱国者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者。

宗教中国化方向的优秀传统,还因为不断铲除邪教,今天我们还要坚持提防和反对一切形式的邪教。邪教是指冒用宗教或者其它名义建立,神化首要分子,利用制造、散布歪理邪说等手段蛊惑、蒙骗他人,发展、控制成员,危害社会的非法组织。如何分辨邪教呢?邪教具有反社会性质,即社会是如此“丑恶”,只有加入他们“教会”才能净化灵魂。凡一个宗教的教义对政府施政做出对抗,以自己作为中心向有企图自立新政府的意向又或对民众作出控制或者进一步伤害性的干预民生。邪教大多是以传播宗教教义、拯救人类为幌子,散布谣言,且通常有一个自称开悟的具有超自然力量的教主,以秘密结社的组织形式控制群众,一般以不择手段地敛取钱财或颠覆政权为主要目的。

八、宗教中国化的民族性

宗教中国化的民族性需要大力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是思想教育的根基。华夏民族自古的团结,都来自理性的宗教文化教育,其中发挥善恶分界,并有民族血性相吸与融合观。

“中国化”根基是中国;不爱中国,就没有基础,何谈中国化。中国,既包括领土、人民、政权三大基本要素,也包括民族、语言、文化、历史等重要内容。爱中国,就是要爱中国领土、爱中国人民、爱中华民族、爱中华文化、爱中国历史,关键是爱中国的领导核心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爱中国,就要积极努力、与时俱进、适应时势,为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

习主席说:当下中国,很多国人因为宗教而堕入迷信者不少。这不仅仅是指那些学宗教、信仰宗教的凡人,无信仰的民众。在宗教与传统文化二者之间,搞不清它们的关系,往往混为一谈,造成这种不清楚的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没有认真读书。没有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中华文化,没有弄清楚什么才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应该多看看老祖宗留下的经典,诸如《道德经》等,什么都弄明白了。若然信仰坚定是可以做出合理期望的过程。发出层次性的动力,这就是精进的过程。人生段落的流程是当然性的,由历练产生的经历作为指导性的进化,在迷途的时候有寻找曙光的决志。

九、结论

最后我们要明白,究竟宗教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可以说宗教是可以调解人类心灵得到安慰,也可以育化人类安份、踏实、勤奋,发挥改恶向善。宗教中国化方向最终目的,是达成一个人人和谐生活在社会,产生服从、纪律、秩序、礼貌或者为一种普世价值观。

宗教是可以传播的;在艺术上是可以浪漫的,宗教有着浪漫的理想,皆因人人都会有盼望,但社会盼望终归都不能与人的合理期望脱轨。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