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东北农民卖粮看期货” 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大商所样本”解析之二

2019-10-25 16:23:18 中央党校调研组/文 总第414期 放大 缩小
“东北农民卖粮看期货。”

东北农家炕头的这段佳话,最早盛传于新世纪初的东北广大农村,至今已经成为全国大型涉农企业的日常参照。

“一张期货合约涉及一个产业链”。以大商所为代表的中国期货市场始终把服务实体经济视为立足之本、发展之根和创新之源。经过多年探索,在服务意识、融合理念的推动下,“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基差贸易”“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等试点渐次铺开,产融培育基地、高校人才培育项目、产业大会等服务手段层出不穷,形成了期货服务实体经济、推动产融结合的新局面。

“保险+期货”:“机构融合”开辟服务“三农”新路径

“三农”问题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农产品起步并发展起来的大商所在“保险+期货”等项目上的探索和突破,使期货市场在服务“三农”、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早在2005年,大商所开展了“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将培训和信息服务送到东北粮食主产区,使产区价格传递时间从早前的一周缩短至一天,并推动“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经营新模式。然而,期货服务“三农”仅提供价格是远远不够的。2015年,借鉴发达国家利用保险和期货工具管理农业风险的成功经验,大商所推动金融机构业务融合,成功探索出“保险+期货”服务“三农”新模式。

在试点项目中,大商所支持期货公司与保险公司合作设计保险产品,农业企业、合作社或农户向保险公司购买该保险产品,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购买再保险服务(场外期权)、将承保风险转移至期货公司,期货公司通过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将风险分散转移。由此,创造性地构建起从农业生产者到保险公司、期货公司、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链条和业务运行闭环。

“保险+期货”试点一经推出,就引发市场广泛关注,并连续4年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试点规模和范围持续扩大,试点模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在2017年的试点中,大商所首次纳入“收入险”,兼顾了农业生产中价格和产量两个核心要素。2018年,推出“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不仅涵盖“保险+期货”、场外期权和“期货价格+升贴水”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方也扩大到包括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商业银行、证券公司、龙头企业等在内的多类型机构,为广大农村注入了现代金融服务的活力。

2018年,大商所在16个省(区、市)开展了106个试点,覆盖土地640万亩,服务了580个合作社和超过15万农户,总计为农民赔付1.77亿元以上。其中,项目在黑龙江省桦川县实现了玉米种植全覆盖,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覆盖所有4433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在更大规模、更广数量级上验证了“保险+期货”模式。同时,参与试点的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农民发放贷款近5000万元。此外,试点还引入中储粮、北大荒等28家龙头企业,通过基差贸易收购粮食近60万吨,销售渠道解决了,农民种粮的信心也更足了。

“保险+期货”让农民实实在在尝到了甜头。2018年,大连市普兰店地区先逢干旱、再遭暴雨,部分地区每亩玉米产量仅400斤,相当于往年40%。参保农户代表、普兰店区朝阳村村民王英杰算了一笔账,扣除成本种1亩地赔100元,她辛苦种了18亩玉米,到头来却亏损,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儿,但是有了玉米收入险,参保农户每亩获赔260元,总计理赔达919万元,农民的基本收入有了扎扎实实的保障。“我们终于能过个好年了!” 王英杰这句话说出了广大受益农户的心声。

目前,“保险+期货”仍在探索尝试中,期货市场服务“三农”仍任重道远。“保险+期货”要在全国范围内惠及更广泛农民群体,还需要统筹规划,通过凝聚政府和金融市场等各方力量,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更大作用。

产融结合:推动产融共生、共享和共赢

“三农”不是大商所场外业务试点唯一的关键词。实际上,大商所期货品种覆盖了粮食、油脂油料、木材、畜牧、化工和能源矿产六大板块。随着产业对风险管理工具应用的深入,个性化风险管理需求日益迫切。从2013年开始,大商所就联合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开展场外期权试点。相较于场内标准化合约,场外期权是一对一的定制协议,能实现量体裁衣式风险管理。2018年大商所支持15家期货公司、2家商业银行和2家证券公司完成23个场外期权试点项目,为企业利用场外期权进行个性化风险管理搭建了平台,探索了新路。

除场外期权试点外,大商所还于2017年推出基差贸易试点。该模式是以期货价格为定价基准,贸易双方只需事先约定基差,买方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未来一定期限内灵活选择时间点价,点价时的期货价格加上事先约定的基差即为最终成交价格。基差贸易具有延期定价、减少价格风险、锁定成本和利润、规避基差风险等优势。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择优成为基差制定方或点价方,并灵活选择点价期与交货期,能够在不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的情况下,利用期货价格进行风险管理。

2019年,大商所继续推出了涵盖场内场外期权、基差贸易、含权贸易等多形式,支持各类金融机构共同参与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试点,全流程、多维度解决产业企业实际问题。

在促进企业“走进来”、参与场外业务试点的同时,多年来大商所还集中开展了多层次的产业培训和业务推广,把先进的衍生品风险管理技能和经验“送出去”。

期货工具是个好东西,实体产业能够利用它对冲原材料和产品的价格波动风险、平滑收益。但是,让一个实体企业从无到有的了解期货、学习期货、拥有专业的期货团队,并且在内部管理中给使用衍生品“开绿灯”,哪个环节都不是易事。

从2007年起推出“千厂万企”市场服务工程,到近年来推出的银期合作“1+6”模式、“送期权进产业”“走进交割库”、高管EDP培训……每年,大商所依托会员、地方期货行业组织及政府机构,在各地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开展数百场培训,打造了一批高端培育品牌,每年培训客户超过1万人。

以“产融培育基地”为例,2017年来大商所与20家龙头企业合作设立产融培育基地,通过抓住龙头企业的“牛鼻子”,形成龙头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或周边企业“大手拉小手”、“期现手拉手”的新局面。其中,北京合益荣投资集团基地针对下游500多家经销商开展的基差点价培训,推动西北和华北地区企业参与基差贸易比例由此前的30%提高至约70%。基差点价、套期保值的广泛应用正逐渐改变行业一口价交易模式和赌单边的贸易方式,企业风险管理的模式更加先进、丰富。

此外,为促进产融对话与合作,大商所每年联合相关行业协会、市场机构举办油脂油料、玉米、塑料和煤焦矿等4个产业大会以及机构衍生品论坛等重要会议,聚焦和探讨企业风险管理的新思路、新模式。近年来,参加产业大会的实体企业人数占比达60%以上。

人才培育:推动解决行业人才瓶颈

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提升企业风险管理能力和水平尤为迫切,专业人才短缺与实体企业避险需求增加的矛盾不断凸显,成为期货市场亟须解决的问题。

如何推动期货人才培养、解决行业人才瓶颈,大商所进行了持续探索和尝试,先后推出期货学院、EDP培训、“十大投研团队”评选、分析师沙龙、产业链调研等活动。2006年,“大商所期货学院”成立,专注于培育专业投研人才,至2019年上半年已在全国29个中心城市设立分院,培训期货公司、产业客户等超过1.5万人次。

此外,大商所还把人才培育工作推进到大学校园,为产业夯实期货人才储备。据记者了解,大商所2016年提出高校期货人才培育战略,2017年通过在全国高校开设衍生品市场功能和作用相关课程,面向大学生培训期货知识和市场实务基础,探索前置期货人才培育。期货教育走进高校的“星星之火”一经点燃,迅速在全国各高校落地生根。截至2019年上半年,大商所已与8个地方期货业协会、51家期货公司、71所高校开展了104个合作项目,培训总人数近7000人。该项目探索出了一条衍生品投资者教育、提升全民风险管理观念的新路径,丰富了国民教育理论和金融教学内容。

从田野到工厂,从衍生品到实体,从企业到人才,从场内业务推广到场外业务试点……大商所深耕产业一线、推动产融结合,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始终在路上。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