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砥砺前行重在文化引领——大国尊严系列之十五

关注 2019-07-23 15:51:10 杨宝荣/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总第408期 放大 缩小
2019年6月习近平主席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文中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主席本次撰文以文化自信强调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总结,是毛泽东思想的继承,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新发展,是新时代中国领航人居安思危的体现,吹响了文化进步引领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号角。

文化是指引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灯塔

在人类发展史上,文化对社会发展引领的重要性是至关重要的。西方世界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开启了世界近现代文明的历史进程,中国的“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传播和中国现代发展道路探索开启了大门。20世纪全球范围内多国实行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首先进行的是文化洗礼和思想解放。冷战结束后,世界广大发展中国家受苏联解体以及西方强国的打压实施发展转型,或转向了从传统文化寻找发展出路,或转向实施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道路范式,一时间社会主义道路的吸引力空前下降,在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中寻求发展出路的国家成为稀缺。但时间是最好的证伪器。当中国抵住外部压力,坚持在“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原则下继续发展社会主义并取得巨大成就时,再次证明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理论、制度的正确性。相比,从传统文化中,甚至古老宗教中寻求发展之道的国家,目前仍然在发展的道路上迷茫与徘徊。如果说20世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是来自西方的文化和苏俄的革命与建设成功实践经验,那么站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和成功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其经验值得世界上仍在探索发展道路的国家借鉴。就历史传承看,烙有中国发展经验的文化,才更具有世界性价值。中国的文化建设经验已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

作为文化大国,中国是人类文明传承最完整和久远的国度,也是最具开放心态学习外来文化并成功的国度。如果说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是西方世界开启了正确认识人和神、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发展的关系大门,那么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国人在久远的古代就已经摆脱了愚昧时代“神”主导社会发展理念的束缚。在数千年的封建家天下“造神”时代,中国并没有出现长期宗教统治的时代,而将诸如“仁治”、“民心向背”等作为发展理念。相比,中世纪长达一千多年的欧洲却因长期宗教神学占统治地位,被历史学家称为“黑暗时代”。作为文明理性之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相差近300年,可见愚昧统治影响之深远。由此,从近代魏源《海国图志》1843年出版到1915年《新青年》杂志的发行和马克思主义的传入和社会实践,中国学习西方近代新文化的进程是大大缩短的。从马克思传入中国并指导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开始,中国共产党人就不断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国情相结合,在实践探索中总结经验,并将经验用于指导实践的国家。如果说马克思主义学说是来自于西方世界的文化,那么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举国体制内学习马克思主义如此坚定执着和成功。这是因为中国人认识到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基本要求

落后国家搞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直受到社会主义实践运动导师列宁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其论述颇多。一方面,肯定社会主义文化需要在资本主义文化基础上创新和发展。列宁在1926年“关于无产阶级文化”一文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赢得了世界历史性的意义,是因为它并没有抛弃资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相反却吸收和改造了两千多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按照这个方向,在无产阶级专政的实际经验的鼓舞下继续进行工作,才能认为是发展真正的无产阶级文化。”另一方面,文化建设以代表先进生产力和为人民服务为方向。在数千年封建意识形态占统治,80%以上文盲的社会,培养一个占绝大多数人口比重的敢于彻底的反对迷信、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崇洋媚外等一切不符合社会主义人民当家作主的意识形态和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是毛泽东主导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毛泽东在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为谁服务的问题,1956就科学文化发展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如果说这是共产党关于具体文化领域发展的方向,那么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内容,更受到毛泽东高度重视。

文化建设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建设的重要经验

曾几何时,因“文化大革命”人们讳谈毛泽东的文化建设内容。但文化建设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毛泽东对文化建设的导向立足于服务革命、国家制度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长期需要及应对敌对势力。首先,党指挥枪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军队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让军队从思想上树立为人民服务,为社会进步,为中华民族复兴意识。这为建立强大的革命军队确保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1944年3月22日,毛泽东在中央宣传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关于陕甘宁边区的文化教育问题”讲话针对党内存在认为政治、军事是第一的,经济、文化是次要的问题指出,在革命年代,不把敌人推翻,不摆脱敌人的压迫,就没法安心搞生产图发展。“二十多年以来,我们党首先学会了政治,后来又学会了军事,去年学会了经济建设,今年要学会文化建设。如果文化建设取得伟大的成就,那我们就又学会了一项很大的本领,陕甘宁边区就可以在全国成为更好的模范!”就文化的重要性指出:“它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又指导政治、经济;它反映军事,又指导军事。”其次,强调多形式大力提升全民文化素质,发展社会生产力。毛泽东指出,“如果不发展文化,我们的经济、政治、军事都要受到阻碍。现在我们是被拖住了脚,落后的东西拖住了好的东西,比如不识字、不会算账,妨碍了我们的经济、政治、军事的发展。假如我们都能识字,文化高一点,那我们就会更快地前进。所以从现在起,我们就要提出发展文化这个问题。”“文化是反映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的,但它同时又能指导政治斗争和经济斗争。文化是不可少的,任何社会没有文化就建设不起来。”并提出用五年计划,通过报纸、学校、艺术、卫生等方式在陕甘宁边区和党政军共150万人中,统统把文盲消灭掉。正是在毛泽东推动下,上世纪50年代中华大地上掀起了人类史上参与广度绝无仅有的“扫盲运动”。经过不到30年的努力,中国的识字率由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的不足20%以上升到1976年的80%以上。如果说文革后恢复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人才选拔是对部分人的人生起跑线的提升,那么全国范围内的扫盲更是一个关系到中华民族起跑线的提升。第三,通过文化的“群众路线”来应对外部敌对势力干扰破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祸水东引”到“冷战”“和平演变”“娱乐至死”,西方列强就没有停止过消灭社会主义制度的努力。正如毛泽东针对西方“和平演变”战略所讲“仗我们是不怕打的,帝国主义要想‘和平演变’我们这一代人也难;可下一代、再下一代就不好讲了……如果那样,许多烈士的血就白流了。”正是对此的担忧,面对60年代初资本主义的咄咄攻势,为消除中国走修正主义和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中国才有了“文化大革命”的群众运动。作为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身心健康积极向上,作为国家领导人,希望自己的国家团结统一欣欣向荣,要想不断进步就离不开健康向上的文化引导。

加强文化引领作用是新时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回顾历史我们发现,推动我们历史道路反思的是文化,改造旧有世界观的是文化,指导我们社会改革实践的是文化,肯定我们发展成就总结我们发展经验的是文化,引领我们时代发展的是文化。既然历史证明我们的道路是正确的,那就要加强正确文化的指引。正如十九大报告所指,当前我们要加强的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它是在继承中国革命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创新,是要与社会主义新时代政治、经济相适应的新文化,是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需要的文化,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再攀高峰的文化,是战胜当前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挑战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相统一的新文化。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