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以“和”相聚,“和”合共进: 来自海外留学生的感言

聚焦中国 2018-12-05 14:56:00 王琦慧/文 (剑桥中国创新研究院) 总第393期 放大 缩小
当我初次有幸聆听李华教授讲解中国“和”式创新的时候,作为学生的我对这一理论深受感染同时期待更深一步的理解;当再次有幸拜读李华教授发表在《瞭望中国》“中国携华夏五千年文明重返世界之巅”一文,我坚信更多的中外学者在字里行间中亦对中国“和”式创新理论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李华教授本身是一位富于激情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与此同时,作为中国“和”式创新理论的开创者和中西方经验丰富的学者,其开风气之先的理念无疑会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创造出更多有影响力的发声。

李华教授提及的中国“和”式创新理论的16字精髓为“拥抱矛盾,与时俱进,求同存异,和谐包容”。这具备高度概括性的16字解释了崛起中的中国“从哪儿来”,并指明了“到哪儿去”。其巧妙性体现在使本土哲学理念,中西管理智慧,当代企业发展,未来世界格局等看似复杂多样而具备差异性的个体内化为一体,相辅相成,和合共进。

追溯本源,贯穿16字精髓的“髓”即来源于中国本土的哲学智慧“和”。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古典哲学中,对“和”的内涵和意义一直有着博大精深的解读,自孔子以来,中华民族就形成了“和为贵”的文化传统,孔子高徒有子提到:“礼之用,和为贵”,此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老子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人,提倡“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时至今日,“和”亦是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一种精神理念与理想境界,“和合美美”“家和万事兴”这些提倡和谐的词语遍布在人们的生活中。在此基础之上,国家提出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把传统的“和”文化延至今用,让其与社会相融合,强调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思想强调的“和”文化,更多体现在其和谐包容上,而北宋哲学家张载哲学体系中的“两”与“一”的概念,辩证的把“和”侧面体现在事物间的对立及统一之上,他提出的“有像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强调的即是事物间的矛盾与统一的两面性,同时暗含了事物间的相通性及斗争性。不过张载“和”的理念以及《易经》中提到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更多侧重于宇宙万物自然现象间相反相成的哲学范畴。

任何一种思想,倘若能经受历史长河的淘洗而历久弥新,必定有其内在的独特价值和存在的重要意义。然而,古代哲学智慧若只有单一的继承而不是创新性的继承,就好比“好马配鞍”,不是“鞍”不好,是“马”已随着驰骋千里愈发矫健,更需适应于一路因时而变和越历万千的腾飞之“马”,方能实现好“马”配好“鞍”,顺应时代潮流。

中国的发展即像一匹日骋千里的腾飞之马,“一带一路”是当下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想,不论从规模,时间,地域等方面可以说是史无前例。创新亦是中国未来发展部署的重要驱动力,“一带一路”作为国家经济,外交,文化等牵动各领域发展的创新初体验,若想在全球化背景下步步为营,在大国纵横之间游刃有余,具备创新指导意义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则变的尤为重要!李华博士提出的中国“和”式创新理念,即可成为推动未来“一带一路”发展十分可行的战略及理论指导。16字精髓很好的贴合了中国国情,同时适用于纵横捭阖的国际环境。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不谋而和,他们均在历史的文化与智慧中生根,同时都需要建立在创新的土壤上发芽。“拥抱矛盾”为解决地域,政治和市场差异性提供指导,做好迎接新挑战的战略部署;“与时俱进”使中国快速跟进国际形势新变化,发现和把握新机遇;“和谐包容”体现了中国面对多重国际合作伙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大国胸怀;“求同存异”使中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争端中审时度势,在争得先机的同时实现互利共赢。可以说,中国“和”式创新理论是应运而生,它“辩证性”“创新性”的继承了中国博大精深的哲学精髓,让创新根植于民族文化之魂,又点睛其以“包容性”“适时性”于时代机遇的大趋势之下,故而凝结成这顺应当代中国潮流发展,同时与世界格局接轨的16字精髓。

结合我个人的求学经历,包括身边学习商科学生的体会,我发现很多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困惑,那就是在英国学习完以后,回国该如何学以致用?因为英国的研究生制大部分都是以一年为准,学制时间短,课程内容相对宽泛,理解好理论已经很难,更别说结合实际。尤其是,国内和国外的商业环境,管理制度,国家政策,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形势等因素存在较大差异,所以把这些学好的内容带回国去,并最大限度的在本土工作环境中发挥作用,有时相对较难结合起来。在体会了李华博士的中国“和”式创新的内涵及意义之后,我认为,或许是作为学生,我们的思维方式出问题了。因为有时,除去环境的差异性,和我们自身学习程度深浅的一些原因,我们有这样困惑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缺乏一个本土的管理创新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践,解答我们的疑惑。我们一向习惯于向西方寻求答案,认为西方一些先进的理念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指点迷津,却忽视离我们最近的,或许最理解我们困惑,最贴合我们问题根本的扎根于中国本土的进步理念。不可否认,西方的一些优秀管理理念的确在一些方面具备优势,同时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学习本身是好的,但学习成果或许会因方式的不对而造成邯郸学步的悲剧。时代在改变,中国现在大力提倡创新,那作为教育的核心,指引国家未来发展的我们,更应该具备批判性思维,我们的创新也应体现中国特色,而不是一味的拿来主义或盲目追随。

最近票房创各种奇迹的中国电影《战狼2》中有这么一句台词:“你们这种民族就应该一辈子受欺负”“那是以前!”。很多人为之深受感染,我借用这句话的原因是,作为一个留学生,我们为国家日趋强大的硬实力而骄傲,让我深处海外却依然感受到来自祖国赋予的坚实安全感。而除了国防力量,中国的很多方面都在发生着巨大的进步,学术力量作为十分重要的国家软实力,亦是同等重要。那为什么我们不能把扎根于我们本土哲学智慧之上的文化软实力,也通过我们的力量向世界发扬光大呢?李华博士的中国“和”式创新,就很好的满足于我们海外学子,包括中国学子的学习及实践需求。因为这个创新型理论不止专注于中国本土,李华博士本人有着海内外十多年的工作及教学经历,他对于海内外的大环境,及世界发展的整体格局都着高屋建瓴的实践理解和战略观点。中国“和”式创新建立在对东西方文化,管理经验的解读与汇总之上,并加以批判性的创新,向我们呈现了一个能让广大学生在巧妙结合东西方差异,同时不脱离本土环境的理论模型,更重要的是,其适用性极强,它在指点迷津的同时,可内化成个人的所思所感,达到真正的学以致用。希望大家有时间可认真研读一下李华博士《中国“和”式创新:引领未来》这本书,更深一步的理解其理论精髓,相信你在这本书中,不仅能找到解读你困惑的答案,同时能结合个人的学习和实践经历,达到融会贯通。

印象中,李华博士常说做人要记得自己“从哪儿来”和“到哪儿去”,故在中国“和”式创新理论中,他也强调中国的崛起是“从哪儿来”和未来要“到哪儿去”,即便李华博士有着海内外三十多年的复杂经历,但爱国之心却十分令人动容。本期刊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优秀学者的思想及经验,我相信通过他们对该理论不同视角和不同领域的解读,你会对李华博士的中国“和”式创新理论有更加全新的理解和认识;也欢迎有缘阅读这本融合众多编辑人用心期刊的你,能提出自己深入浅出的见地及给我们言浅意深的反馈;作为学生的我,亦希望在未来的学习及实践中,对中国“和”式创新理论有更加深刻而全面的学习和认识,让我们共同为中国在全球化的未来发展中以“和”相聚,“和”合共进!

参考文献:

李华《拥抱矛盾与“和式创新”》清华管理评论 2016年06期

李华《中国携华夏五千年文明重返世界之巅》瞭望中国 2017年04期

李华《中国和式创新与和平崛起》瞭望中国 2017年11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