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习近平谈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聚焦中国 2018-05-14 15:17:26 总第380期 放大 缩小

  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了饱含真情、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深情缅怀了马克思伟大光辉的一生,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丰富内涵及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总结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性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壮阔历程和丰硕成果,提出了新时代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

  历史长河奔流不息,真理的光芒穿越时空。

  1818年5月5日,一代伟人马克思诞生。

  200年后,世界东方。高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火炬,中国共产党正带领亿万人民书写人类发展史上新的奇迹。

  “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人庄严宣示——“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习近平谈马克思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

  一、习近平评价马克思的人生历程为3个一生

  1、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

  2、马克思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

  3、马克思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奋斗的一生。

  二、习近平概括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为4个理论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2、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

  3、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

  4、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三、习近平总结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造的奇迹为3个飞跃

  1、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使中国大踏步赶上了时代,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新时代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一伟大飞跃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四、习近平指明如何学习马克思的9个思想

  1、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

  2、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

  3、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

  4、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民主的思想。

  5、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

  6、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

  7、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建设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

  8、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历史的思想。

  9、学习马克思,就要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

  习近平谈现在应该如何纪念马克思

  1、马克思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革命导师,是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创始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缔造者和国际共产主义的开创者,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思想家。

  2、两个世纪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们的尊敬,马克思的学说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

  3、马克思毕生的使命就是为人民解放而奋斗。为了改变人民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马克思义无反顾投身轰轰烈烈的工人运动,始终站在革命斗争最前沿。

  4、马克思是顶天立地的伟人,也是有血有肉的常人。他热爱生活,真诚朴实,重情重义。

  5、马克思给我们留下的最有价值、最具影响力的精神财富,就是以他名字命名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探索历史规律和寻求自身解放的道路。

  6、只有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才能透视出历史运动的本质和时代发展的方向。

  7、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

  8、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跨越国度、跨越时代的影响力,就是因为它植根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

  9、马克思一再告诫人们,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10、《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11、尽管世界社会主义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曲折,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12、今天,马克思主义极大推进了人类文明进程,至今依然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思想体系和话语体系,马克思至今依然被公认为“千年第一思想家”。

  13、马克思主义不仅深刻改变了世界,也深刻改变了中国。

  14、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15、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也同样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16、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博大精深、常学常新。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习马克思,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不断从中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

  17、马克思坚信历史潮流奔腾向前,只要人民成为自己的主人、社会的主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人,共产主义理想就一定能够在不断改变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中一步一步实现。

  18、马克思主义奠定了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理论基础。

  19、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

  20、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接力探索、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21、国家机关必须由社会主人变为社会公仆,接受人民监督。

  22、先进的思想文化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观念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

  23、理论自觉、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进步的力量;价值先进、思想解放,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

  24、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

  25、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26、自然是生命之母,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27、今天,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和彼此依存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频繁、更紧密。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28、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29、始终同人民在一起,为人民利益而奋斗,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同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

  30、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

  31、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历经艰难困苦而不断发展壮大,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32、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到今天,170年过去了,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仍然是完全正确的。

  33、要深入学、持久学、刻苦学,带着问题学、联系实际学,更好把科学思想理论转化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物质力量。

  34、共产党人要把读马克思主义经典、悟马克思主义原理当作一种生活习惯、当作一种精神追求,用经典涵养正气、淬炼思想、升华境界、指导实践。

  35、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

  36、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中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

  37、社会主义并没有定于一尊、一成不变的套路,只有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把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38、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

  39、今天,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

  40、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让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人类社会美好前景不断在中国大地上生动展现出来!

  (编辑:文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