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柳田泰山:日本书法世家掌门人

文化中国 2017-09-14 18:45:09 熊光楷/文 总第362期 放大 缩小
  2010年11月3日,我在中国美术馆欣赏了一次别开生面的书法表演。

  当我们走进美术馆1号展厅,展现在面前的是一大“块”宣纸。平时我们量化宣纸,一般使用“张”,但我们眼前的宣纸必须用“块”来量化,因为它实在是大。以我的目测,这张宣纸差不多有五六米见方,算起来,该有二三十平方米了。这么大一张宣纸,显然没有桌子可供铺陈,因此它被摆在了地上,下面衬以绿色绒布。

  我们在宣纸前面坐下,宣纸周围也站满了观众。大家好奇地等待着表演者——日本书法家柳田泰山登场。

  在此之前,举办了“柳田泰山北京书法展”的开幕式。生于1950年的柳田泰山,今年刚好60岁。他是日本柳田书法家族的第四代传人,在日本组建了泰书会,以教授书法为业。早在2002年5月,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他就曾经向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泰安市政府新办公楼赠送书法作品。他的赠书范围之所以包括泰山市政府,是因为柳田家族与泰山有着特殊缘分。他的祖父柳田泰麓、父亲柳田泰云,以及他的名字里都有“泰”字,而他索性就以“泰山”为名。更重要的是,1989年10月,他的父亲柳田泰云曾经写下“国泰民安”四个大字,被刻在了泰山的玉皇顶上。此后不久,柳田泰云就以88岁高龄去世。可以说,柳田泰云把他的绝笔、他对中日两国人民的美好祝愿留在了中国,留在了泰山。

  在人们期待之中,柳田泰山出场了。他先把鞋子脱了,只穿着袜子,静静地跪在宣纸底端,低头沉思片刻,然后抬眼打量这个即将由他独自表演的“舞台”。他的表情平静,双眉微锁,仿佛在积蓄力量,潜心谋划。观众们也跟着屏住呼吸,安静下来。大概感到现场气氛过于凝重了,站起身后,他突然提了提裤子说道:“我太紧张了,裤子都松了。”在大家莞尔一笑中,他已经提起笔来。

  这支巨大的毛笔一直放在宣纸中心,约有一人高,笔杆很粗,需要双手抱持,笔端的锋毫蓬松着,威风八面。柳田泰山介绍说:“这支毛笔现在是20公斤,蘸满墨后将重达30公斤。”在人们的注视中,柳田泰山提笔走向墨池,把笔深深地浸入一大盆墨汁中,反复转动笔杆,使笔充分吸墨。他的动作缓慢滞重,显然是因为毛笔吸墨后重量陡增。

  书法表演正式开始了。柳田泰山提起笔来,重重地落在宣纸上,一面反复按压,使墨汁力透纸背,一面缓缓挪动脚步,运笔形成字的笔画。看着他用力运笔的动作,以及笔下逐渐成形的汉字,我意识到,这个表演确实难度很大。在那么大的一张宣纸上,挥动那么巨大的一支毛笔,还要用墨均匀,笔画粗细一致,柳田泰山必须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脚步,以及运笔的力度,脚步既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笔锋既不能粘滞,也不能虚飘。笔重30公斤,又只能悬笔而书,柳田泰山必须把浑身的力量运用到这支毛笔上。

  柳田泰山写了半个字,把笔放到墨池里重新蘸墨。早已经有助手把装墨汁的大盆抬到柳田泰山停笔的地方,并且小心地用一叠厚厚的宣纸垫在毛笔下面,以免毛笔上的墨汁洒溅,弄脏宣纸。柳田泰山写的是行草,又只写了半个字,所以整个字形还没有出来,人们还难以辨识。但因为宣纸太大,人们又不禁有些担心,剩下半个字能否占满剩余的空间,整个字的结构能否匀称?就在人们的疑惑中,柳田泰山重新拿起蘸满墨汁的大笔,继续他的表演。

  仍然脚步凝重,仍然悬笔缓移,在柳田泰山的一笔一画中,一个繁体的汉字“华”逐渐显出形状。写最后一个“ㄧ”画时,柳田泰山移动脚步,迈过“一”画,缓缓地拖动毛笔,以枯笔逐渐收于宣纸下端。“华”字便如摩岩石刻般出现在我们面前。助手迅速接过柳田泰山手中的巨大毛笔,换给他一支稍细一点的。柳田泰山接着便埋首在宣纸底端左右两边空白处落下了款识。

  在我们的鼓掌声中,柳田泰山鞠躬致谢,表演结束。他说:“今天腰有点不舒服,如果表演有不完善的地方,请原谅。”他又说,“这只是表演,目的是提高大家对书法的兴趣,并不是真正的书法艺术。”他还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有意义。他说:“原本还有一个候选的汉字,‘寿’,但想来想去,还是决定写‘华’,祝福中华,希望中日友好。”

  这使我想起刊登在《中国文化报》上柳田泰山的一段话。2010年5月,在日本东京中日文化界知名人士座谈时,柳田泰山说:“我的父亲说中国是父辈之国,要对他孝顺就要向中国学习,鼓励我学习中国的书法,为日中文化交流作贡献。我永远不会忘记父亲的临终遗言。”柳田泰山在表演中选择“华”字,正体现了他对加深中日友好的拳拳深情。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