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治国理政中心任务之四】确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高端解读 2017-07-20 11:03:26 李君如/ 文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 总第357期 放大 缩小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新理念时,不仅坚持了理念要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认识论的要求,而且恪守了理念要从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和唯物史观的基本原则,强调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人民是推动发展的根本力量,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因此,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作为自己全部工作的根本宗旨。改革开放以来,党做出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坚持这样的世界观、认识论和价值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时候也强调:“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特别是在论述“共享”发展的理念时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这里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正确理解五大发展新理念的关键,也是贯彻落实五大发展新理念的根本要求。也就是说,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五大发展新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要贯彻好“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处理好三个问题:

  一是,发展同人民利益的关系。发展,是为人民谋利益、谋福祉的。这是我们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根本原因。但是,同所有相互联系的事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一样,发展与人民利益之间有时也会发生矛盾甚至冲突。在发展与人民利益发生矛盾的时候,我们不能牺牲人民的利益去谋求发展,而要在发展中给人民带来最大的实惠;我们可以把发展最终会给人民带来什么告诉人民群众,教育引导人民群众,而不能在群众没有理解之前强制人民群众接受我们的决策。

  二是,发展与人权的关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中,有一个要求讲的就是“人权得到切实保障,产权得到有效落实”。发展权是人权,既是整体意义上的人即人民的权利,也是单个人意义上的人的权利。我们之所以强调不能在群众没有理解之前强制人民群众接受我们的决策,就是因为要尊重和保障人权。五中全会强调要发展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讲的就是要在发展中重视人权问题。这个道理,我们许多同志不懂,常常在工作中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纠纷,以致有些小事最后导致群体性大事件,还为国际社会敌对势力所利用。

  三是,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党中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列,应该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五中全会把“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作为“十三五”发展目标提出来,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举措。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发展中,既要为人民谋利益,也要不断提升人民的素质和能力;既要重视高素质人才的作用,也要创造条件提高所有劳动者的素质和能力。中国在综合国力竞争中,人力资源是最可珍贵的资源,也是最具有潜力的竞争力。现在有一种说法,说我们的劳动力红利已经没有了。这只讲了一面,主要是廉价劳动力红利正在大幅度减少,但是一大批具有较高素质的劳动力正在或已经成为我们创新创业的主力军。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调动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正是根据“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邓小平发展理论的重大继承和发展,引领着中国发展的大趋势。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