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金元浦纽约访谈—— 作客ICN国际卫视 畅谈中国文化复兴

特稿 2017-07-19 17:24:39 总第357期 放大 缩小

  2015年5月29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金元浦应邀来到位于纽约44街的ICN国际卫视,接受界面专栏资深主持人薛纯阳先生的采访。

  薛纯阳:刚获悉你的《文化复兴: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一书的英文版在这次纽约书展上举行了首发式,并获得了很好的反响。你这本书开宗明义,要复兴中国传统文化,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今天要提出中华文化的复兴?

  金元浦: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正在和平崛起,一头睡狮正在醒来,中华民族正走在复兴的道路上。而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复兴,一是必然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否则谈何复兴?二是一个大国的崛起,最终是文化的崛起,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精神源泉。

  数千年以来,中华文化一直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近代一百多年,中国文化遭遇到数千年未有之变局,改变了曾经在世界上拥有的崇高地位,成为愚昧、落后的象征。在西方工业革命强大的科学技术潮流的冲击之下,中国文化落入低谷,被视为落后的、封建的糟粕,近代无数先觉者,曾振臂高呼,必欲去之而后快。由此开始了中国百年的打倒孔家店的新文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又继续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封资修之首,将其打倒在地,并踏上千万只脚。从晚清开始的近150年中国历史,数十年的文化大革命的历史,都以批判、打倒和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流。

  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多年,中国的发展也主要是借鉴西方,形成了一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但是对文化的复兴还是从中共十六大之后才开始逐步形成建设文化大发展与大繁荣的局面。

  十八大以来,中国新一代领导人高度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以习近平为代表的新一代领导,前所未有的把中华传统文化提到党和国家文化发展的新高度。习近平提出了“两个最”:“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习近平还提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可以凝聚和打造强大的中华精神和中国力量。

  薛纯阳:为什么会有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这两个“最”的新评价?

  金元浦:习近平主席认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判断十分重要,也就是说,我们今天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既是中华文明历史延续(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古国)的需要,更是当下现实的需要。我认为综合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当代中国需要传统文化的滋养。中国当下社会呈现出诸多问题,如金钱至上,唯利是图,道德失范,信仰缺失,价值混乱等,要求我们给出回答,而中国传统文化对此有着深刻的、富于历史感的解悟,是建设中国当代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库。

  二是当下人文精神的缺失导致中国从知识分子到官员,从商人到老百姓都普遍缺乏个体理想人格的培育,缺乏精神境界的追求,缺乏历史责任和民族使命的担当。而中国传统文化中那些经典的人格理想的准则,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报国情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就是培育个体高尚理想人格的文化渊源。而习近平本人则是体现这一个体高尚人格的典范。

  三是当代这个混乱争斗的世界也十分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智慧提供的解决方案。虽然离世界对中国方案的接纳还有不少距离,但不少国家和人士,已经发现了和合共赢的中国智慧的精妙。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这两个“最”的定位,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习近平是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在新的历史时期,倡导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最有力的领导者和推动者。同时,他把复兴中华民族每一个个体的理想人格和精神气质的追求放在极为重要的高度来倡导。这就从整体国家文化发展的大局和每一个个体的人格追求两个方面开拓了民族文化复兴的新途径。

  薛纯阳:你刚才已经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当今世界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联系,那请你继续谈谈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世界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对于当今世界的意义是什么?

  金元浦:中国传统文化不只属于中国,一个五千年古老文明的智慧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它包含着许多人类文明的生存智慧和优长之处。在确立人类社会普遍的道德规范方面,它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华智慧。从本体论来看,这些思想对于当今世界探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我内心的复杂关系,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的学说,都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思想资源,对历史的和今天的世界,对人类的生存与生活方式,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从方法论上看,百家争鸣的文化发展和进步的模式,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在竞争中实现百家兴盛。历史上曾成就先秦时代文化与文明大发展大繁荣的经典时期,这对于今天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也提供了一种方法论的途径和实践论的社会运营方式。

  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的复兴也是世纪之交以来全球文化转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世纪之交以来,西方文明对数百年来的工业革命以来的现代化路径展开了深刻的反思。后现代文化对现代性发展中的诸多弊病,如过度开发,生态破坏,精神凋敝等现代化弊病进行了后现代的批判和矫正,对忽视文化,过度张扬物质、经济和为获得霸权所进行的无休止的争夺予以反省。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战火频燃,争斗不已,灾难和恐怖行为频繁发生,紧张局势时时出现的世界。而中华文化的核心是和合,这是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是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它追求和谐、和爱、中和、和平的大同理想,主张执两用中,中道而行的辩证思维。这种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对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一系列巨大难题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道路和方法。比如在如何对待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上,天人合一以天合天的和的理念给我们重要启示:人类应视自然为亲眷,尊重自然,道法自然,以自然为友,来改变数百年来人类征服自然、掠夺自然,以人类为极端中心的现代化路径。在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的冲突和对峙中,这种和合的文化主张协和万邦,和而不同,允许各个民族国家保有自己充分的独特性。并在这种独特性之上寻找共同认可的政治、经济和道德的共识。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古老的理念,成为处理现代冲突的圭臬。

  薛纯阳:今天的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传统文化怎么发挥实际作用?

  金元浦: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不是原样地挪用中国传统的封建礼教,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创造性的改造,以适应当今社会科技的高度发展,适应文化与科技与市场的高度融合所带来的新的变化。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是对当下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问题的再思考。它是一种思想的力量,是一种重新解说的经典,从解释学的意义上来讲,复兴绝不是对过去经典的原样照搬,不是依循以往经典的“凡是”派重复,它是历史流传物在今天的再阐释、再解说和再弘扬。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是一次新思想的伟大创造。

  薛纯阳:谢谢金教授给我们精彩的回答。

  (本刊记者楚慕综合整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