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全球化、流行文化及阿拉伯身份

文化 2017-05-27 15:59:03 Elena Bay(贝盈)/ 文 (杨百翰大学) 总第352期 放大 缩小

  18世纪,法国革命的进行曲是马赛曲,而在阿拉伯世界中,阿拉伯流行音乐则成为改变该地区政治与社会条件的积极参与者,直接影响着该地区的政治与社会现实。若是我们熟悉这些乐队团体的抗争背景,那么他们都在相当程度上参与了所谓的“阿拉伯之春”运动。在如今此场运动的结果已经昭然若揭的情况下,简单地批判参与这场运动的乐队团体,显然不是一项学术性的进路。作为一项对阿拉伯社会来说颇具革命性的运动,它确实刺激着来自新出现的或者之前被镇压的流行音乐艺术家们的音乐响应,由此而揭露出的诸如贫穷、不断上升的失业率、镇压独裁政权、妇女维权等等现状,都是阿拉伯社会所切实存在的问题。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何以当他们将流行音乐政治化后,击中了社会弊病,却又无力于真正扭转阿拉伯社会的面貌?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他们的音乐谱成出了“革命的节奏”,却无法带来革命的果实?

  与此前阿拉伯社会的抗议相比,由音乐团体介入的该轮的政治社会运动,显而易见的差异,在于新的网络技术所提供的非凡的组织可能性。借由全球性的社交媒介,音乐团体得以在最快的速度内利用艺术,将音乐作为公共领域(媒体,通过社会媒体)及公共空间(尤其是接头)动员与表达不满的工具,获得此前所无法想象的、数量庞大的、且具有高度分散性的受众。伊朗与阿拉伯的暴动已经开创性地使用了这类政治手段。他们已经在中东不同地区的次级团体中鼓动了各种运动。今天这些次级团体们在阿拉伯流行音乐中有着大量的代表,他们的动员与组织已经证明他们很有可能会为社会斗争及运动推动更广阔的政治空间,要求社会公平。

  需要指出的是,全球性的社交网络不仅构成了音乐传播的纽带,而且在相当程度上,还形塑了这些音乐作品所试图传达的意义与内容。这些音乐团体的作品中流露出的个人主义、世俗主义、女权主义等思想倾向,毫无疑问地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即使他们对于这些观念的传达掩盖着浓郁的阿拉伯色彩。以外来的价值观作为导向,自然可以照出本地的问题,但同时对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却又毫无疑问地偏离了本地的常轨,从而在西方-阿拉伯、传统-现代的二元对立之间,消解了问题的有效性,并极有可能掀起那些沉溺于阿拉伯文化的人群的愤怒和反抗,终至于在流行文化的价值观与阿拉伯身份之间形成某种不可弥合的撕裂。

  这些音乐团体确实为阿拉伯社会提供了新的社会想象,但他们却遭逢了随着全球化时代来临后愈来愈强烈的本土保守主义的冲击。流行文化及其各种形式的另类生活方式现在都成为全球化与现代价值观的主要载体,它们确实为国家、宗教及种族认同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辩论竞技场。但是,在有着传统价值与极端不同的身份支配观念的穆斯林国家中,其反应也会因这种由流行音乐所挑起的对阿拉伯本土文化的辩论而倾向于激烈反抗,并会由此而重新将怒火引向外部的世界。

  阿拉伯流行文化团体的出现及其潜力,是主流社会所不能忽视的,但如我们之前在本文中已经提到过的那样,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对新出现的阿拉伯说唱或者独立摇滚乐队抱以称赞,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支持女权团体和同性恋权力活动者。这些流行音乐文化冲击着政治势力,但同时也因为其异质的价值观在社会内部形成了反对派。人们对亚文化团体有着颇为复杂的反应,但是这些反应经常是与相互对立的更深一层的原因,即与他们根深蒂固的文化认同紧密相关。结合了来自文化与政治的角度之后,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个越来越全球化的世界中,文化已经成为阿拉伯流行音乐文化相关争论的焦点。

  文化群体及其固有的重要性是与身份认同研究最基础的维度联系在一起的。阿拉伯流行艺术家之所以会引起争议,是因为他们提醒了人们现代化与全球化之间会不可避免地造成冲突与破坏。不过,就中东地区而言,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维度,那就是人民对腐败与独裁政府感到异常愤怒,政府没能回应民众寻求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需求。如果老的传统社会秩序会被任何未知的状况打乱,或者受到它们的挑战,如嘻哈乐队或者代表着西方思想的次级团体,那么它会同时吸引着人们走向对外来价值观的认同,并由此抵制本地社会那些沉积的病症。在中东与北非地区,对现代化与全球化持有憎恨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但这种憎恨却并不能由此而磨灭那些更深层次的、长久存在于阿拉伯社会的难题。

  阿拉伯社会的流行音乐文化发展,凸显了文化全球化及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将会如何影响不同人群,引领他们朝着个人与国家的对立和冲突。如果意识形态就是通过各种媒体对观念进行社会架构及宣传,以塑造人们对于某个特定方向的思考,那么毫无疑问,当人们在考虑如何促进全球化的发展模型时,它就不可避免地会起到作用。意识形态的力量,在于它对于社会有着模糊但又切实的操控能力,给人一种关于其基本原理或者功能方面的错觉,以某种形式让人们接受它,而不会提出任何抗议或者出现任何抵制行为。因而,正是像阿拉伯流行音乐这样的异质“文化”,使得人们思考国家传统或宗教传统之外的新的生活方式和政治形态,让沉默的身份有了改变现实的意义。然而,我们也切不可高估了外来的文化或意识形态在阿拉伯社会的力量。文化之所以能促成现实的变化,并非仅仅缘于文化的力量,而是有赖于文化与社会生活的具体面向所构成的交织性的关系。文化全球化会造成西方影响与文化模式的普遍化,同时也会悖论性地带来当地的价值观的复兴。对于这种二元对立性的困境,阿拉伯流行音乐团体的成功与失败都与此有着紧密的关系。他们的努力不会白费,但如果想要切实地通过音乐的力量唤醒阿拉伯社会,那么除了与原有的本土文化及其附带性的社会问题斗争外,他们还应该诚直地考虑到阿拉伯社会与他们所宣扬的那些价值之间所存在的深深的鸿沟,并试图调解、而非倾向性地扑向某一方面。或许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为西方现代性所照见的阿拉伯社会的难题,以及整体性地为阿拉伯的现代转型开辟一条独特的、植基于本地的途径。当然,这并非某一团体、某一代人便可以实现的伟业,而是需要长久的、或许不乏歧途的努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