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漫漫求学路

fengyanfengyu 2017-03-04 15:56:13 总第343期 放大 缩小

戴秉国/ 文(前国务委员)

1952年秋天,我进入离家15里的板溪完小(即“完全小学”)读书。那时,小学五年级以上叫高小,四年级以下叫初小;小学设立有五、六年级的叫完小,没有五、六年级的叫初小。在我们村里,只有三个人上了三年学,算是初小水平。我记得,当时到完小报名时,我说要上五年级,可那个学校那一年恰好不开五年级的课,就是没有五年级,只有六年级。如果要上六年级的话,必须通过考试才行。结果我们一共三个人参加考试,只考取了两个,我是其中之一。

现在回想起来,我能直接进入完小的六年级上学,同我较早读书认字有很大关系。前些时候,我收拾旧东西时偶然翻到了自己小时候念私塾时用过的课本。这些书在“文化大革命”时都被列为“四旧”,要不是我父亲冒着风险把它们珍藏起来,早被造反派一把火烧了。父亲抢救下来的私塾课本大概有五六本,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都是线装本,扉页现在都变黑了。

看到这些书,不由得想起自己进私塾读书时的情景。我有一个隔房的叔公以教书为业,他没有孙子,很喜欢我们兄弟几个。有一天,叔公要我去上学,我又哭又闹,就是不愿意去。他硬是揪着我的耳朵,把我硬生生地扯进了课堂。

读私塾时我年龄还小,先生并不给我讲解书中的内容,只要求我死记硬背。我读过的那些书本上有红色的圈圈点点,书本的末尾还用朱笔写明是哪一年哪一月“戴秉国询通本”。“询通本”大概就是全背下来的意思吧。在父亲收藏下来我读过的四书里还夹着我大概9岁时写的一首小诗:“白云一点在空中,一走西来一走东。雾云已散斜光照,日起青山满目融。”也幸亏因为接受了私塾的早期教育,有了一点旧学底子,否则我根本不可能考上高小。

从上小学起,我接受的教育都是比较正统的。那时候,也非常重视少年儿童的政治思想和品德教育。假期,我们每周都要回校过“少先队队日”。我还订阅了一本《红领巾》杂志,经常翻阅。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刘胡兰》,还读过《三千里江山》、《董存瑞》、《黄继光》等。现已九十高龄的我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老师回忆起一件小事,说当年我曾经把拾到的三角钱交到了学校。

那时,虽然我们贵州山区的小学和苏联没什么直接联系,但我生活的那个时代被深深地打上了苏联的烙印。可以说,我们整整一代人都是在中苏友好的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从小就受到中苏友好的教育和熏陶。9岁到18岁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以及感受到的中苏友好的社会氛围对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上初小时,老师频繁地组织我们同学到集市上去宣传,内容大致是:现在解放了,建立新中国了。苏联是我们的老大哥,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将来,我们中国也会有拖拉机,而且会开到我们乡下来。我们每家每户都会过上好日子,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一口酒、一口饭、一口肉……总之,无限美好。我还清楚地记得,进入高小的那年冬天,下着大雪,学校组织我们高年级同学到山村各家各户宣传中苏友好。雪很大,山路很滑,我们打着赤脚,翻山越岭,却一点也没觉得苦。后来,我还成了学校中苏友好协会的会员,领取了会员证,胸前别上了中苏友好纪念章,心里美滋滋的。上初中时,我还写过一篇歌颂斯大林的习作,好像是一首诗,句子是排成阶梯式的,是马雅科夫斯基的风格。可以想象得到,当时苏联和苏联人在中国是多么受尊敬!中苏关系有多火!

1953年3月5日是斯大林逝世的日子。当时,我正在镇上姑姑家拉二胡,正拉得起劲的时候,突然闯进来一个区政府的干部。他非常严肃地训斥我:“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敢拉二胡!知道吗,斯大林同志逝世了!”那个年代,苏联和苏联领导人在中国社会备受尊崇,斯大林在中国人眼里几乎和神一样,在斯大林逝世的日子里摆弄乐器是“极不严肃的事、很严重的事”。

那时,在我的记忆中美国是什么呢?就是端着枪穿着高筒靴子的美国大兵和穿着条格背带裤的大腹便便的华尔街大老板。

上完小时我11岁,生活要靠自理。上了初中,生活依然比较艰苦。当时,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交伙食费,每月4元钱,如果不交就停伙。特别困难的时候,学校也会补助一两块钱,但不是全补。有一次,学校突然给我停伙,我只好饿着肚子走了四五十里山路回家,一见到母亲,我就抱紧她的腿哭了起来。母亲赶紧找人借钱,给我交上了伙食费。

初中快毕业时,我面临读高中还是读师范的选择。我从没做过长大了要搞外交的梦,就是想当个老师。我的想法是考师范。那时候读师范不需要花钱,而且上完师范就可以分配工作,早点赚钱养家了。为此,我父亲还专门找到班主任。可是,我的班主任死活不同意,认为我的年纪太小,他悄悄给我报了高中。后来我顺利地考入高中,但不是在本县读。当时,贵州省铜仁地区下辖九个县,全地区只有三所高中。我们印江县没有高中,一部分考生要集中到松桃县城的中学去读,而松桃县离我们家足足有300多华里远。

要到离家很远的地方去读高中是非常艰苦的。我那时候一个学期只能回一次家。新中国成立初期家乡有好多地方都没有官道,更没通汽车。从学校回家全靠步行,而且多半是打着光脚板走路。每一次回家都要走三天多,晚上就在路边找一家店子歇脚。

我们那里是云贵高原,山高林深,好多地方都人迹罕至。山路曲曲弯弯,净是一些羊肠小道,路旁长着很深的蒿草。一个人在路上走,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人。那时候回一趟家真是跋山涉水,非常不容易。前不久,我坐汽车回了趟老家,特地从我们村到松桃县城跑了一趟,光路上就花了三个多小时。现在是公路了还要花这么多时间,那时候可连像样的路都没有啊!我坐在车里凝视着窗外的景象,默默地想,就是这条路,当年到松桃读高中历经三个寒暑、六个学期,一共走了六个来回,加起来将近4000华里!有一次在放假回家的路上,我突然脸色发白,一身虚汗,同行的几个同学轮流着背我走了几十里山路。个中艰辛和挑战,现今的孩子想也不敢想。由于从小就打赤脚,走山路又很多,至今脚趾都还是变了形的。

从高中起,课程设置中就有外语,那时就是俄语。不过,当时的俄语教学实在太不规范了,教出的俄语非常蹩脚。我们的俄语老师听说是从新疆回来的,只是学了一点俄语的皮毛。上课的时候,他经常东拉西扯,讲些和俄语无关的东西,很不正规。直到高二的后半学期,学校才调来一位刚从贵阳师范学院毕业的女老师,叫陈婷华,成都人。从那时起,我们的俄语教学才算走上正轨。

高中毕业时要填报大学志愿,选专业。我稀里糊涂地就填报了四川大学外语系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记得这好像是我的第三志愿。当时填志愿,根本就没什么人会帮我们拿主意,父母也不在身边。而且他们是农民,即使在身边也不可能给我做主。

高考完了以后,我并不觉得自己能够考上大学,所以刚一考完,我就离开学校回家干活了。期间,我还因为在地里锄草时非常口渴,喝了山泉,结果患上了痢疾。繁重的田间劳动再加上痢疾,把我折腾惨了,几乎忘记了自己还有考大学这回事。

有一天,我在地里干活,直起腰来歇口气,突然想起高考招生可能要出结果了,就对弟弟说:“你去镇上赶集的时候,顺便帮我看一看有没有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那时候,乡场上的一切公共服务设施都相当简陋,乡邮政所根本不负责投送书信和报纸,谁家如果有信来,就都放进乡邮政所门外一个敞开的木架子里面,任由大家随便捡取。弟弟到镇上去,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录取通知书。这也足见当时家乡的民风淳朴,录取通知书一直都完好无损地摆在那儿,不知有多少天啦!

我收到了四川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然很兴奋。事后才知道,我是1959年松桃中学唯一一个考到外省去读大学的学生。那时,四川大学是全国少数重点大学之一。但是,难事也随之而来。要到成都去读大学,总归要花些钱,大概算了算需要40多块钱,但我们家肯定拿不出这笔钱来。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当夜,我就跑出去四处借钱。家里人七拼八凑,也只凑了12块钱。姑父在镇上的供销社工作,多少有点收入,给了我几斤粮票、几块钱,但这些远远不够。我又跑到区政府去求助,得到的答复是:“谁叫你考那么远!”

于是,我决定回母校去想想办法。那时候,我也就十七八岁,个子不高,胆子也比较小,要一个人赶300多华里的山路回母校,其实挺害怕的。而且,当时我还得了痢疾,身体也相当虚弱。走在路上,只觉得背上的铺盖卷越背越重。即使这样,我第一天还是坚持赤脚步行了120华里,真不知当时是从哪里来的力气。有一天半夜起来,跟随着交公粮的农民还赶了好几十华里的夜路。抬头看天上的月亮,人在走,月亮也在走,一切那么真实,也那么渺远。

可没想到步行三天多赶到学校,校教导主任也是一句话:“为什么要考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我一听眼泪“唰”地涌了出来,什么也没说,转身就走了。其实学校那时也穷啊!四十多块钱,对学校来说也不是一笔小钱。

我后来赶到铜仁专员公署文教局去求助。当时,从松桃到铜仁已通汽车,但我舍不得花车费,继续光着脚步行,来回又走了300多华里。幸运的是,这一趟没有白跑,专员公署文教局补助了我15块钱。我如获至宝,但数一数仍然不够,就给家里发电报,请家里无论如何要再弄点儿钱。不知父亲和哥哥想了什么办法,也给我汇来了些钱。后来,陈婷华老师从同学们那里听说了我在四处奔走筹集学费的事,就托人带了20块钱给我,当时她也刚工作不久,每月工资也就三十几块钱,这笔钱对她不是小数目。这件事我一直记在心上。陈老师说,后来我把钱寄还给了她。还钱的事我不记得了。陈老师调到成都工作后,还经常叫我去家里吃饭,这份难得的师生情谊,我一直十分珍惜。

四处筹钱耗去我好多时间。等钱基本凑够以后,四川大学已经开学了,于是赶紧往成都赶。那时要从贵州的大山走出来很不容易,需要先坐一段汽车,经过秀山到黔江、彭水,再搭乘在乌江上航行的木船。当时江上跑着两种船:一种是由老百姓划桨的普通木船,是敞座儿的,行走得很慢;还有一种俗称“汽划子”,是蒸汽船,跑得比较快。我赶到码头的时候很不巧,汽划子刚刚开走,而等下一趟的话需要5到10天,就只好坐木船了。顺江而下,坐了足足两天半的船才到涪陵。乌江从这里汇入长江,从涪陵登上民生公司的大轮船,溯江而上,开往重庆。那时,自己也就是一个在贵州大山里长大的山伢子,从没有走过这么远的路,外面世界的一切对我来说都是那么新鲜。现在闭目一想,“民生号”轮船在万里长江上鸣笛前行的情景就在脑海里清晰地浮现出来。

船一到重庆朝天门码头,我就跑到菜园坝车站去买重庆到成都的火车票。成渝铁路是当时我们西南地区唯一的一条铁路,通车还不到十年。买票要排队,没想到正好轮到我时,售票员要关窗口。我急了,赶紧伸手拦住,央求她行个方便,可她理也不理。我只好又在候车室里呆坐了一夜,第二天才到成都。这时,四川大学已经开学九天了,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为戴秉国不去了。不管怎么说,虽然一路上曲折艰辛,入学也迟到了,毕竟我走出了大山,“走”进了自己未曾梦想过的大学校园,我的人生由此也开启了另一扇门扉。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