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国为何不建“独立”监督机构?

fengmianwenzhang 2017-02-04 17:21:27 总第339期 放大 缩小

1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就解读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精神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央纪委副书记吴玉良在回答外媒为什么中国不建立一个独立监督机构的提问时,用中国人耳熟能详的成语故事“削足适履”作了精辟而形象的解答。这是他第三次借用中国成语故事回应外媒类似问题。

发布会上,有路透社记者提问:中国有没有计划建立一个不向党汇报的、完全独立的反腐败系统?

吴玉良说,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的优势,做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我们13亿中国人民的共识,也是我们全党的共识。无论是党内监督还是国家监察,都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进行的。前不久颁布的党内监督条例第10条就规定了:“党的中央委员会、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全面领导党内监督工作。”同样,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构建一个集中统一、权威高效的国家监察体制,实现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覆盖。所以不存在不接受党的领导的、所谓的“独立”的监督机构。

这是吴玉良近一年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第三次回应外媒类似问题,前两次他都借用了中国成语故事作答。第一次是在中纪委六中全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讲了一个《吕氏春秋》里“疑邻盗斧”的故事。第二次是在十八届六中全会闭幕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讲了“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故事。这次,他依然借用起成语故事,就是“削足适履”。

他说,西汉的刘安在《淮南子 说林训》中讲过一个“削足适履”的故事,结论是不能削足适履。通俗的解释是,你的脚可能穿的鞋小,别人的脚大,穿你那个鞋就不行。结果你出主意,让别人把脚指头砍掉再穿你这个鞋,这个主意对不对?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说成立一个独立的、不接受党的领导的监督机构,就类似于削足适履。”

他由此谈到《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就是说叶子看起来相似,但吃起来味道绝对不一样,因为水和土都不一样了。

吴玉良微微一笑后说,类似中国是否建立一个独立监督机构的问题被反复提出来,还是从三权分立、多元制衡的思维模式出发的,没有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没有理解中国的道路、理论和制度。“我们中国人讲文化自信,中国文化是我们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一个最好的诠释,是我们民族的血液和DNA,我们的文化和你们的文化不一样。”

(来源:上海观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