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全球化寒流下的拉美之行

tebiebaodao 2016-12-09 15:41:51 邓聿文/文 总第334期 放大 缩小

一年一度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11月20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举行。这是本年度最后一场重要的国际多边会议。再过一个多月,新年的钟声就要敲响,不管是好是坏,历史将翻过2016年这一页。

与往年不同,本届APEC峰会是在全球自由贸易存在更多变数的情况下举行的。对以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的质疑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国际社会并不担心有朝一日全球化会逆转,然而,自美国总统大选在11月揭晓,以反自由贸易面貌参选的特朗普赢得大选后,全球对自由贸易的前景委实有些忧心忡忡。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启了他今年也许是最后一次外访的拉美之行。

中国要扛起自由贸易的大旗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于前不久闭幕,习被加冕为党的“核心”,这表明他的权力又上了一个台阶。“核心”不是要拥权自重,而是利用这个地位更好地推进改革。中国正在打响一场名为“供给侧”改革的经济再平衡战役,要想经济下行趋势得到扭转,结构调整的任务如期完成,就需要一个开放的外部环境,唯如此,中国力推的“一带一路”和产能输出才有用武之地,外国资本也才能更多地涌入中国。

因此,习近平此次拉美行带有三个目的,第一个目的,就是上面提到的,出席APEC峰会,并在峰会上兜售中国的亚太自贸区计划,以中国的影响力,为自由贸易和全球化打气;第二个目的,是顺访厄瓜多尔、秘鲁、智利三国,更深地植根拉美,顺带挖美国的拉美后院墙脚;第三个目的,是在APEC峰会期间,广泛地同其他国家领导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会晤,同老朋友叙叙旧,与新朋友建立新情谊,推进多边外交。

第一个目的主要体现在两场演讲以及同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双边会谈上。习近平先后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作了两次讲话。前者的题目是《深化伙伴关系 增强发展动力》,强调了构建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性,并指出“要重振贸易和投资的引擎作用,增强自由贸易安排开放性和包容性,维护多边贸易体制”;后者的题目是《面向未来开拓进取 促进亚太发展繁荣》,强调要深化亚太伙伴关系,以开放谋共赢,以融合促繁荣,不断开拓进取,共创亚太发展的美好未来。两篇演讲的主题其实大同小异,习近平要传达的是,亚太国家要坚定不移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引领经济全球化向更加包容普惠的方向发展,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同时要坚定不移提升亚太开放型经济水平,支持多边贸易体制,早日建成亚太自由贸易区。

中国之所以要扛起自由贸易的大旗,如前所述,是因为中国受惠于自由贸易和全球化,而特朗普对跨太平洋协定(TPP)的态度则为中国提供了一个推动自由贸易的难得机会。TPP本是奥巴马领导下的美国围堵中国,重返亚洲的一根支柱,另一根支柱是军事。奥氏本人就曾称TPP协议是对抗中国崛起的一个途径。如果TPP实施,现有的多边贸易体系将会废除,世界贸易规则和秩序将会重写和重构。虽然TPP对中国的影响是好是坏尚不确定,但普遍认为弊大于利,中国很可能在新的全球化格局中被边缘化。为抗衡TPP,虽然中国也在力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以及“亚太自由贸易区”(FTAAP),但相比TPP,RCEP被看作更传统的贸易协议,而FTAAP目前只有远景规划,还处于图纸上,相关国家并不很热心。在经过几年艰难谈判后,TPP的12个成员国终于在今年达成协议,就等各成员国的议会批准。本来美国国会应该在今年内批准该协议的,可人算不如天算,半途杀出一个特朗普,强烈反对TPP,致使TPP前途未卜。目前美国国会已明确表示不会批准TPP。

就像被猎人紧追的猎物一样,TPP的停滞在这个紧要关口让中国喘了口气,它导致的一个后果,是国际社会对美国的领导能力和意志力心生怀疑。即使特朗普执政后失言让TPP有条件通过,也不能解除国际社会的这种疑虑。亚太很多国家不会把自己吊死在美国这棵树上,转而会寻求新的自由贸易选项,中国主导的RCEP将会被认为是达成亚太地区广泛自由贸易区的唯一途径。目前澳大利亚等国甚至日本也对RCEP表现出了更大兴趣。秘鲁已表示,将与北京展开就加入RCEP的谈判,成为南美第一个既加入TPP也加入RCEP的国家。

习近平在APEC的演讲就是要让国际社会相信,中国将从美国接过自由贸易的大旗,成为全球化的新的推手。从本次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的宣言来看,中国达到了该目的。

巩固发展中拉关系

习近平拉美行的第二个目的,是对厄瓜多尔、秘鲁、智利的国事访问,以巩固和发展同拉美的关系,将双边关系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此次访问是习就任以后对拉美的第三次访问,算上2013年和2014年对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哥斯达黎加、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的国事访问,中国对拉美的重视可见一斑。

近年来,中拉关系互动频繁,合作紧密。2014年7月,中拉确立了平等互利、共同发展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2015年1月,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举行。此次访问的厄瓜多尔、秘鲁、智利三国,都是拉美具有重要代表性的国家,对华合作走在拉美国家前列:厄瓜多尔自去年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来,对华合作发展迅速、规模巨大;秘鲁是同时与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一揽子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也是中国开展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国家之一;智利是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南美国家,也是第一个与中国签署自贸协定的拉美国家。

中拉合作以人文交流特别是经贸为主,在习提出的中拉关系“五位一体”新格局中,人文交流是重要一极,也是中拉合作的三个支柱之一。经贸合作则一直是中拉关系的重要支柱。拉美是中国积极发展双边经贸关系、推动企业走出去、开展产能合作和国际装备制造合作的重要区域。统计显示,2015年中拉贸易额达2365亿美元,近10年来增长20多倍。目前中国是拉美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国,拉美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仅次于亚洲地区。双方在能源、基础设施、金融、制造业等领域的合作取得积极进展,双边合作面临机制升级的机遇。习近平对上述三国的访问就把重点放在这两方面。

需要一提的是,拉美向来被美国视为后院,防止他国尤其是同美国有竞争关系的国家染指。中国发展同拉美的密切合作关系,虽然是基于中拉双方的利益考量,未必有意针对美国,但在美国和西方引起了巨大反响,被认为是对美国重返亚洲、搅局南海的反制措施,这一观点在中国也有市场。西方舆论之所以抱有如此看法,一大原因是拉美前些年的普遍的左倾化,左翼政府纷纷在拉美国家中执政,让中国能够乘虚而入。然而,从前年开始,拉美的左倾受到抑制,右派走向前台。习访问的10个国家除委内瑞拉和古巴外,都已变天。委内瑞拉的议会也被反对派把持,古巴则和美国建立了外交关系,结束了长达40多年的敌对状态。拉美的再次右倾,美国在背后起了重要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西方舆论又对中拉关系大唱悲歌,预测中拉关系将会走向低潮,中国此前对拉美的巨额投资将会打水漂。然而,这种情况并未发生。巴西、秘鲁等国总统上任后首次出访就来到中国。厄瓜多尔甚至打破该国总统不到机场迎接到访元首的惯例,其总统亲自去机场迎接习近平。就连最可能关系生变的阿根廷,其新政府上台后,两国关系也保持平稳。作为TPP成员国的秘鲁,则率先表态参加中国主导的RCEP。

可以说,中拉关系经受了拉美变天的考验,这客观上会对美国造成一定压力,对美国亚太战略形成一种牵制。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否继续

习近平拉美行的第三个目的,就是广泛同其他与会领导人接触交流,增进友谊,表明态度,阐述主张。在APEC峰会期间,习近平先后会见了哥伦比亚总统桑托斯、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越南国家主席陈大光、美国总统奥巴马、俄罗斯总统普京,并同日本首相安倍进行了10多分钟的交谈,同台湾与会代表宋楚瑜“偶然相遇”。上述这些会见和会晤,应该绝大部分是应其他国家的邀请进行的,这反映了中国在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中的分量日益重要。虽然类似会见更多是一种礼节性质,不像国事访问一样会有具体成果,但它是一个指标,反映了一个国家是否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以及重视程度。

在上述会见中,最受关注的自然是中美领导人的会谈。虽然奥巴马还有两个月就要离开白宫,实际上已经成为看守总统,但鉴于中美关系本身的重要,此次会晤还是能够透露出一些信息。习近平在会谈中总结了他上台后3年多来发展中美关系的三点经验:一是要把握好中美关系发展大方向,合作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二是积极拓展务实合作,追求双赢、多赢,既造福两国,又惠及世界;三是坚持建设性管控敏感问题,相互尊重、避免误判、多作换位思考,防止矛盾升级。双方也谈到了特朗普,承认中美正处于“关键时刻”,显然,这个“关键时刻”是特指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对中美关系造成干扰。此次会谈习没有再提及以前每回都必谈的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是否预示着中国已经放弃了这一提法尚不确定,但至少表明中国在评估特朗普对此提法的态度。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习总结的发展中美关系的三点也是说给特朗普和美国新政府听的,反映了中国政府对特朗普的不确定性的评估,实际上也是警告特朗普在发展中美关系上不要背离这三点。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