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刘大为:史诗与牧歌的描绘者

zhuantibaodao 2016-11-18 16:44:30 熊光楷/文 总第333期 放大 缩小

我与刘大为相识很早。我们都在军队工作。我与解放军艺术学院的关系一直比较密切,而他就长期任职于这所军队高等艺术学院并担任美术系主任。此前,我已经收藏了签名本《刘大为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99年11月第一版)。2010年7月1日的相聚,我又请他在《中国美术家作品集刘大为》(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11月第一版)上签名。2011年2月,刘大为又将《史诗与牧歌:刘大为绘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和《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系列丛书刘大为》(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0年8月第一版)签名赠送给我和夫人寿瑞莉。

《史诗与牧歌》是2009年刘大为在上海首次举办个人画展的画册,分为中国画、素描速写、水彩三个部分,基本囊括了刘大为的代表作。画册中还收录了一些权威的美术评论家的评论文章,很有参考价值。《中国当代美术名家系列丛书刘大为》收录的是刘大为的水彩画作品,以异域风光为主。

从题材上看,刘大为的绘画作品最早聚焦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民族风情。这与他在内蒙古长大、求学、工作有关。1973年举办全国美展,内蒙古入选两幅作品,其中一幅是刘大为的。1974、1975年的全国美展,刘大为都有作品入围,成为内蒙古唯一连续三届入选全国美展的画家。1978年,中央美院停招十多年的研究生班恢复,上千人报考,而招生名额只有10人,可谓百里挑一,结果刘大为凭实力被录取,从此步入李可染、蒋兆和、吴作人、李苦禅等大师云集的艺术殿堂。

早期的刘大为,绘画作品以工笔重彩为主。他继承了工笔画工整的传统,并努力避免工笔画容易烦琐、呆板、拘谨的弊病,与此同时大胆地将造型、结构、光影和色彩等元素融合进去,增强了工笔画的立体感和艺术感染力。在布局上,刘大为注重虚实相间及大效果的营造,形象充实饱满而结构严谨,使细节服从于画面整体美感。从这个特点当中,可以看出刘大为后来向写意画过渡的过硬功底。

从上个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刘大为凭借工笔重彩绘画多次参加美展获奖。创作出《金色高原》(1987)、《马背上的民族》(1991)等工笔重彩代表作。但他最为人所知的作品还是描绘晚年邓小平的《晚风》(1991)。当时,为参加纪念建党70周年画展,刘大为决定以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为主角画一幅工笔画。为了寻找灵感,刘大为两次走访邓小平之女、自己在中央美院的同学邓林,了解到邓小平晚饭后习惯在院子里散步休息,邓林告诉他:“院子里有几棵大树,树下有几把藤椅,累了后,父亲会坐下来看看报纸、喝喝茶休息一下。”这句话使刘大为想出一个好主意:就画处理完国家大事之后坐在自家院子里看报休息的邓小平。在《晚风》中,身穿夏装的邓小平坐在藤椅上乘凉休息,姿势自然舒适,环境清幽静谧,但仿佛又有波澜壮阔的改革风云悄悄奔涌而过。后来邓林也说,《晚风》中的邓小平神态非常逼真,是画她父亲最像、最好的一幅作品。

今天,我们看到的刘大为新作,大都是富于大为特色的写意人物画。传统国画中,工笔与写意是两个相差较大的门类。刘大为是罕有的能够打通工笔与写意之间的壁垒,并且在这两个领域都取得卓越成就的画家。这一方面得益于刘大为长期生活在内蒙古,以及在新疆、甘肃、西藏等地生活体验、写生创作的艺术积累,另一方面也由于他速写能力很强,又对写意水墨很有造诣。与工笔画相比,刘大为的写意人物画更加恢弘壮观,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关系更加浑然一体,开创了刘大为艺术创作的新境界。

艺术家王镛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史诗与牧歌》。2009年春,刘大为在上海举办首次个人画展,展名就是“史诗与牧歌”。王镛在文章中将刘大为塑造中华民族伟人、英雄形象的历史画称为史诗风格的作品,将他表现内蒙古、新疆、西藏等地少数民族生活的风俗画称为牧歌情调的作品,并引申说:“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艰苦卓绝奋斗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现代的英雄史诗,中国少数民族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幸福生活就是一曲曲优美的牧歌。刘大为塑造中华民族英雄形象的历史画呈现出史诗般的质朴厚重风格,他表现中国少数民族生活的风俗画充满了牧歌式的豪放浪漫情调。史诗风格与牧歌情调形成了刘大为的中国人物画艺术的两大特征。”的确,从刘大为作品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史诗的雄伟壮丽,又可以看到牧歌的浪漫豪放。联系到刘大为作为文联副主席、美协主席的身份,我相信,中国美术界的探索与实践也同时兼具史诗与牧歌的特性。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