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长征:一座传承至今的精神富矿

tebiebaodao 2016-09-23 16:52:07 齐忠亮/文 总第327期 放大 缩小

长征是一个说不完的历史话题、一座挖不尽的精神富矿。从细微处探究一下红军的战地生活,更能够丰富和深化我们对长征精神的思考。

长征日记:探究长征奇迹的窗口

长征日记是从微观角度探究这一奇迹的一扇窗口。很久以前就读过一些当事人的长征日记,如今再读林伯渠、关向应、童小鹏、陈伯钧、肖锋、韦国清、李黎林、徐梦秋等人长征途中的日记,我仍能从字里行间看到这些戴着眼镜的战士在枪声稀疏的片刻。请看陈伯钧1935年6月5日的一段日记:

“越甘竹山,下小平子,悬崖数丈,绝壁时生,石坎参杂,烂泥殊深,攀葛附藤,举足难进……而我不但越过石达开受困顿之绝地,反而西北出天全,东逼汉源,使敌人全取守势,东奔西驰。这亦是我战略指导之机动与神速、战士之坚信勇猛所致。”恬淡干净的文字里,洋溢着作者身处险境时的从容、镇定和自信。

长征政策:生死与共、血脉相连

长征部队的这种文化品位、精神特质、恢宏气象在它的政策上有更系统的展示。秋毫无犯的群众政策就不必说了,与人民群众生死与共、血脉相连的鱼水关系也不必说了,它的往往被人忽略的民族、宗教、工商政策却从一个方面凸显了它的高度、远见、勃勃生机和旺盛生命力。军事博物馆收藏了不少长征途中红军张贴的尊重少数民族、保护宗教信仰和寺院的布告、标语。

这样的军队、这样的领导、这样的政策,一开始就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于一个历史、文化和精神的制高点上。正如外国一位作家所说的那样:“长征是一篇史诗,在人类活动史上是无可比拟的。”仅仅用规模、装备衡量战斗力,向来都是片面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精神力、意志力,向来都是战斗力的重要构成要素。拥有了这种政治、文化、精神和心理优势的红军,它的发展、壮大和胜利是必然的,是谁都挡不住的。

(来源:中国军视网)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