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黄镇:画记长征唯一人

tupianzhongguo 2016-08-03 14:27:23 熊光楷/文 总第322期 放大 缩小

今年是伟大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80周年。我想起了十年前的纪念活动。2006年夏天,当时的总参发出通知,为纪念这个特殊的日子,决定举办一次老将军书画展,向总参系统的老干部征集作品。可是,我素无练习书法、绘画的习惯,该以什么形式参与这个活动呢?

我想到了我的珍贵“库藏”:数千本签名盖章书。参加革命工作后,我得到了许多前辈的帮助和指教,也有幸认识了许多大名鼎鼎的革命先驱,其中不少人就是参加过长征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收藏他们的签名盖章书,是我收藏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在一系列签名盖章的革命传统书籍中,就有一本与长征直接有关的画册——将军外交家黄镇的《长征画集》(人民美术出版社,1986年8月第四版第四次印刷)。

黄镇是安徽桐城人,早年曾在刘海粟为校长的上海高等美术学校读书,毕业后担任过中学美术教员。黄镇的《长征画集》是迄今发现的唯一一部创作于长征途中、全面反映长征历程的美术作品,而《长征画集》的出版及黄镇作者身份的发现,却有一段引人入胜的传奇。

在准备展品的过程中,我写下了一段话,里面简略记载了有关《长征画集》的曲折故事。我写道:

我一向崇敬追慕长征精神,又一向酷爱藏书,于是黄镇同志的《长征画集》成了我的箧中珍藏。

《长征画集》初版由上海风雨书屋印行于1938年,作品是肖华同志托人辗转带到上海的,编者在不知作者是谁的情况下,署上了肖华的名字。1958年,有关机构决定重新印行,找到肖华,才知道作者另有其人。具体是谁,由于年代久远,肖华也想不起了。直到1961年,黄镇同志自国外归来,李克农提起此事,黄镇才回忆起这是长征途中他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中创作的。这是保存至今的唯一一部长征途中创作的绘画作品,生动刻画了红军的豪情壮志和乐观情怀,具有极高艺术价值。

我收藏的这本《长征画集》,扉页上既有黄镇同志的长征纪念章,更有黄镇夫人朱霖同志的亲笔签名,因此更显珍贵。

值此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谨以相机翻拍这本珍贵画册中的若干经典画作,连缀成红军长征历程,配以黄镇同志纪念章和朱霖同志签名,以志纪念。

伟大的长征精神永存!

                熊光楷

               二00六年十月

的确,一套图画印刷发行了20多年,还不知道作者是谁;即使到了作者看到这些画后,还要经过仔细回忆,才能确认这是他的作品。这种在今天看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却是经历了革命与战争的真实故事。而一旦这段故事拨云见日显露真相,立即变得经久不衰。我收藏的《长征画集》是1986年8月的第四版,之前还分别有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第一、二、三版。各次版本都收录了黄镇的全套绘画作品,以及肖华的序言、最早的出版者阿英的后记,魏传统还为每幅图画题写了诗歌。整本画册布面精装,书名烫金,朴素大方,典雅庄重,保留着浓郁的五六十年代精品图书装帧的特色。

我对《长征画集》情有独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解放军隐蔽战线的前辈刘少文将军曾经在《长征画集》的传播与出版过程中发挥作用。刘少文将军早年曾在苏联中山大学学习,后来长期从事翻译、联络和隐蔽战线工作,曾经担任瞿秋白的秘书。1937年卢沟桥事件后,刘少文被调到八路军驻上海办事处工作。在此期间,他积极支持上海的革命读物出版工作。《西行漫记》、《鲁迅全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书籍的出版,都与刘少文的支持有关。《长征画集》由肖华托人从陕北带到上海,又交到阿英手中得以出版,中间的经手人就是刘少文。而我于1959年从军校毕业后,就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刘少文领导的部门工作。

我对《长征画集》情有独钟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对黄镇的崇敬。黄镇曾经是百炼成钢的军事家,后来又是中国著名的外交家。而我的职业生涯,也始终与军事和外交密不可分。我曾在工作中见过黄镇。他平和谦逊,有学问,有修养,一点架子也没有,令人望而生敬。后来,我通过戴秉国同志得到了黄镇夫人朱霖亲笔签名盖章的《长征画集》。

2006年10月19日,我出席了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书画展开幕式。在众多书画作品中,我翻拍的黄镇长征图画以及朱霖的签名盖章很独特。虽然这些图画并非我的原创,但我想,这样的翻拍与展览,也是对长征精神的一种传承。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