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浅谈中国共产党党心系列专题之八:爱民之心

tebiebaodao 2016-08-03 14:10:36 毛 更/文 总第322期 放大 缩小

水因为有源头,所以其流才没有穷尽;树木因为有根,所以生长才没有穷尽。而国是因为有民,才能千古长存。因故,天下是属于天下百姓的,而不是属于一两个人的天下。

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对我们谆谆教诲,一再告诉我们,要爱民。唯有爱民,才能使民心向归。因为大鹏的冲霄飞翔,不是靠一根羽毛的轻捷;骏马的疾速驰骋,不是靠一只腿脚的力量。而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也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够扭转乾坤。

唐代李世民为帝之后,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他积极听取群臣的意见,对内以文治天下,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础。是因为他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的道理。

汉代的荀悦有过一个十分精辟的比喻“足寒伤心,民寒伤国”。意即脚受了寒就会伤害心脏,而民众寒了心就会伤害到国家。所以治理国家,使民众的心感到暖,而不是寒,国家的安定才有保障。

目前,中国整个国家的管理与治理这个重担几乎都压在八千万中国共产党的身上,八千万引领着十几亿中国民众,不但要吃饱,穿暖,住好,还要保障医疗、教育以及其他各方面的问题,更是需要有极大的爱心和包容心。更要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天下的太平与混乱,不在于一家的兴盛与衰亡,而是在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忧愁或喜乐。

干大事情,动大人众,必须协调一致、团结一心才能行动。如果不能协调,必须以诚意要求,以恳切的语言打动;如果还不行,就必须暂时委曲求全,以成大事。

大多数中国共产党员,还是始终未忘自己的职责与使命,为百姓办事,做人民的公仆。但是有一小部分共产党员却利用自己的职务与身份之便,为自己谋福利,通过损害人民的利益来满足自己的利益。百姓求他办一件小事,他却想尽一切办法,从中阻挠。除非得到他自己想要的好处。百姓无法顺他的心意,那他就绝不为百姓办事。有时其实就是盖个章的小事,可是总有那么一些人,非得让别人一次又一次地跑,恨不得百姓跑断腿,他才觉得自己有存在感。

正如一位叫做林伟的共产党干部说道的: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除了人民的利益,党没有任何自己的特殊利益。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仍然时时、处处想到群众的衣食住行。给老百姓干好事、办实事;帮老百姓解决实际困难,替老百姓谋利益。因此,百姓从心眼里信任党,拥护、支持党的事业。党就是靠这种与群众的“鱼水”之情打败了国内外敌人,建立了新中国。

当年,作为新中国第一任总理,周总理时刻把“为人民服务”的纪念章别在胸前,这决不是为了装饰,而是体现了周总理践行党的宗旨的坚定信念。周总理时刻心系人民,哪里有困难,总理就出现在哪里。焦裕禄硬忍着肝癌的巨痛,在没膝的雪地里转了9个村庄,他对村干部说:“在这大雪封门的时候,共产党员应该出现在群众面前。”

作为党的领导干部,周总理和焦裕禄能在日常工作中与普通群众建立起鱼水相亲、乳水交融的情谊。原因在于他们深怀公仆之心,倾注公仆之情,牢记公仆之责,时刻把群众需要视为第一责任,把群众满意视为第一追求,把群众情绪视为第一信号,把加快发展、改善群众生活视为第一要事。在他们心中,只要群众需要,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周总理和焦裕禄就是党和群众“鱼水”关系的光辉典范,他们像一座高大的丰碑永远矗立在人民心中。

然而时下,有少数党员干部却淡化或忘记了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缺少一颗“爱民之心”。如有的干部工作若干年,群众却不识庐山真面目,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干群形同陌路;还有的干部把帮助群众不当成是工作职责需要,而是一种“恩赐”,一种“给予”,群众要想得到这种服务,就应该“千恩万谢”,甚至就应该拿钱购买。更有的干部占国家的便宜,贪群众的利益,而积累自己的财富,破坏了党和群众的“鱼水”关系,群众不买账,法律不允许,党纪不能容,最终走上了审判台,教训极其深刻。

正因如此,回顾党的革命史和建设史,可以看到,什么时候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开展;反之,我们的事业就遭受挫折。所以,我们每一位党员干部,都必须以周总理、焦裕禄为楷模,真正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当作判别一切是非善恶的依据,常怀富民之心,常思富民之策,常兴富民之举,常写富民之字,永做增进党和群众“鱼水关系”的好党员、好干部。诚如此,周恩来和焦裕禄的爱民情结才能在党的干部队伍中发扬光大,“爱民之心”才能换来“鱼水情深”。

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群众永远是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和胜利之本。对于这个问题,作为领袖人物,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我们的一切工作,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邓小平同志曾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作为普通干部,焦裕禄“心里只装着老百姓,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些都是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生动阐释。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只有始终“把老百姓看成父母”,才能永褒本色,激发“正能量”,尽到“公仆责”。

根基在人民,各级党员干部就要常怀一颗爱民之心。老百姓的心,共产党的根。这是一个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质和清醒认识。对此,我们对百姓应有敬畏之心。然而,现实中不难看到,少数党员干部忘了自己也是百姓,对百姓缺乏真情实感,心上只有领导,没有百姓;只有自己,没有别人,有的甚至还骂百姓“给脸不要脸”,严重伤了百姓的心。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永远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实践证明,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根基在人民,各级党员干部更要切实为百姓办实事。为政之道在于安民,安民之要在于察其疾苦。不可否认,当前少数党员干部不能摆正自己和群众的关系,把自己真当个“官”,习惯于摆谱,追求政绩,忽视民生,不能与百姓平等相待,有的甚至侵犯百姓利益,给党群干群关系带来很不好的影响。党员干部要真正“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坚持深入一线,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切实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百姓,保证百姓过上更好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专程到河北省民政厅考察了省级部门活动开展情况,并强调:“民政工作是‘菩萨’事业。做‘菩萨’事业就得怀着菩萨之心,怀着大爱之心、爱民之心。”

要利民而不是争民利。当前,政府与民争利的现象非常普遍,尤其是在房产、交通、教育等民生领域,“抱团”争利、官商勾结层出不穷,严重的损害了人民利益。每个人都有追求财富的愿望,但君子爱财取之以道,作为领导干部更不能利用人民赋予的权力与民争利。走好群众路线,就“一定要真正在思想上解决入党为什么、当干部做什么、身后留什么的问题。”

要同民而不是与民同。领导干部官做的再大,也是人民的子女,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不搞特殊化不当庙堂官,只有保持一颗“凡心”,群众路线才不会走偏方向。当然,党员干部本质上虽是群众,但又不等同于群众,在生活上、工作上都要用高标准来要求自己,敢于身先士卒勇于冲锋在前,做一个“先”于群众却不“高”于群众的“老百姓”。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