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施特劳斯故居博物馆盖章书

liaowangzhisheng 2016-06-23 17:07:13 熊光楷/文 总第318期 放大 缩小

被称为“歌曲之王”的维也纳人舒伯特一生贫困,相比之下,同样是土生土长的维也纳人施特劳斯(即约翰施特劳斯)则富足许多。他因为创作了大量圆舞曲而被世界公认为“圆舞曲之王”。

位于维也纳普拉特大街54号的约翰施特劳斯故居博物馆伫立在多瑙河畔。他与第一任妻子在1863至1879年之间曾居住于此。故居内陈列着约翰施特劳斯当年使用过的家具、乐器和随身物品。大量的图片、照片和文件记载了他的一生。在这里,约翰施特劳斯于1867年创作了享誉世界、被称为“奥地利第二国歌”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

我收藏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上,就盖着施特劳斯故居博物馆的印章。

圆舞曲通常又被音译为“华尔兹”。这种发源于奥地利乡村的舞蹈曲式,最早被称为连德勒舞曲,经过约翰施特劳斯的父亲老约翰施特劳斯和兰纳的共同实践创新,发展成为欢快优美、热情奔放的维也纳圆舞曲。人们也将老约翰施特劳斯称为“圆舞曲之父”。

约翰施特劳斯在父亲艺术成就的基础上更加完善了这种音乐形式,他谱写的《森林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皇帝圆舞曲》等都世界闻名,尤其是《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最为人熟悉。直到今天,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每年举行的新年音乐会上,《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仍然是高潮部分的保留曲目。我曾多次参观过金色大厅,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在时任中国驻奥大使卢永华的陪同下参观的。每当我静静地站在大厅一角环顾四周冥思遐想时,我的耳边总会感到《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的旋律轻轻回响。

《蓝色多瑙河圆舞曲》创作于1866年,最初是一首由乐队伴奏的男声合唱,后来去掉人声,成为一首独立的管弦乐曲。它由小序曲、五段小圆舞曲以及一个较长的尾声组成,典型的三拍子圆舞曲节奏贯穿始终,整个乐曲高雅华丽,节奏欢快,很好地表现了多瑙河的美丽风光,以及沿岸居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由于约翰施特劳斯生活优越,所以一般的评论认为,他的作品对生活的反映缺乏深刻性。但是,这些乐曲与奥地利民间音乐、维也纳市民音乐之间水乳交融的联系,反映出奥地利的社会风情,以及人民热爱生活的情感气质,成为世界音乐大家庭中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