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两会看经济:稳增长有望,去产能很疼

tebiebaodao 2016-03-24 17:00:17 缪因知/文 总第308期 放大 缩小

孔子说:“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做事情的时候要看到困难、多加筹划,才是成功的保证。在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出了这样的意味。

去年国内经济增速跌破7%,今年并无逆转。李克强明确指出,中国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目标就是增长6.5%-7%。以前一般把增长目标设置为单一数值,如“保八”,今年首次以区间作目标,反映了宏观经济中不确定因素较大。决策者既不想直接以7%为目标,而催生太多的压力,也不想把目标定得太低,放弃“踮一下脚尖”的努力。但李克强总理不讳言表示政府正面临着艰难时期,“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而且这不是偶然的时运不佳所致,而是“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风险进一步显现”。

俗话说,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多年积累下的问题,总是无法轻易解决的。不过好在从时点看,中国经济还不能算得了病,正如李克强强调的,从2016年到2020年,中国的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仍有可能达到6.5%。中国人的勤劳智慧,三十年改革进程的积累,对市场竞争、自由贸易的高度拥抱,都是保持稳定增长的有力基础。放眼整体放缓的全球经济,即便在发展中国家里,这也是个不错的成绩。

但不利条件的客观存在,意味着6.5%的增长率并非唾手可得,总理提出的、作为经济相对快速增长之保证的“正确的措施”比摄心养病也要难得多。自从三年前开始李克强已经多次强调要用“壮士断腕的精神”推动改革。三年来,在制度层面的变化已经有不少进展,如自由贸易区设置、公司注册资本要求放低、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等。相比之下,其实更为痛苦的是去产能。去产能在接下来发生的幅度、深度和进程,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健康指标。

什么叫去产能?说白了就是关闭大量效率低下、盈利下滑、污染严重的煤炭、钢铁、水泥和其他工业产品的生产企业。九十年代末曾风起云涌的兼并重组、债务重组或破产清算等措施将会大量重现。这就是“供给侧改革”,即消除低质量的供给,而不只是简单鼓励扩大内需,因为“买买买”不是不分良莠,总得给个理由先吧。

这听着不错,但无数“僵尸企业”的背后是数百万活生生的人,他们要吃饭要生活。现在经济环境也与十几年前不同,需求端疲软,经济增速放缓,在全民微商的背景下,下岗工人上街练摊成富婆的成功故事已经难以复制。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强调不会出现“下岗潮”,也有安定人心之意。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表示,政府将安排1000亿元用于职工分流安置。这不仅是稳定人心、保障民生的表现,也反映了深化改革、向难处动刀的决心。过去十年是国企特别是大型央企的黄金十年,一时间这些巨无霸们风头无两,俨然找到了国企和市场共荣共生的窍门。但潮水退去时,大家却发现央企们的辉煌,说到底还是来自大投入的粗放式增长罢了。财政部报告尖锐地指出,由于“石油化工、钢铁、煤炭和其他产业的利润下降”,大型央企的收益在2016年将减少超过13%。

低头看账目,抬眼望苍天。石化钢煤企业的现状不得不改的另一个原因也很明显。尽管人们对沙尘暴的记忆正在减退,大气雾霾污染、水污染和土地污染造成的公众担心却正在加深。削减重工业、矿业和煤炭等化石燃料的使用量,不仅是为了经济账,更是为了民生账。在做政府工作报告的同时,李克强公布了政府的下一个五年规划,明确今年到2020年底,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将减少18%,土壤污染的监测范围将扩大,数百个农业示范基地和建筑示范工地将演示如何清理有毒土壤。这些措施和投入的功德毋庸多言,在短期内却会对经济增长造成压力,也是GDP不能达到7%的原因之一。但随着核电站、水电站、太阳能发电厂和风力发电厂等建设目标的完成,新一轮稳健增长又将有坚实的基础。

去产能是“做减法”,另一项做减法的领域是减税。今年,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收入预计会增加3%,但增加幅度只有去年增幅的一半左右。财政赤字却安排了2.18万亿元,比去年增加5600亿元。但这些赤字主要体现为用于减税的5000多亿,若以整个行业为计算尺度,各行各业的税负均有望只减不增。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增值税划分也会更有利于地方。这一切都是为了“放水养鱼”。

但由国家集中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在推进,包括涉及金额以千亿元计的铁路、公路投资、大型水利设施、智能电网、油气管网、城市轨道交通、5万个行政村通光纤工程等。大工程得靠钱多,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的货币政策比去年还宽松,通俗地解释,中国人民银行的印钞机会大马力地运作。

总体而言,“稳增长”的风格得到了延续,并依然举足轻重。今后的经济增长思路多了一些“国退民进”的色彩,这或许能提供别样的机会。具体而言,重工业型的国企有望大量退场,但会维持力度,以激发民间活力、为民间创业民间投资提供便利。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并未提及股票发行注册制,但指出要全国性地开展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以便从养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训、文化体育、乃至网络信息、智能家居、个性时尚等多个服务领域刺激第三产业的发展。这是一种尝试,把经济发动的引擎掌控权更多地、一点点地放给民间,能否拿好这个接力棒,成了全民的共业。本届政府任期届满前,可以预期此思路不会变化,其成效将影响之后对政策的评估。对中国中长期内发展模式的转型而言,当下应是一个重要的关键时刻。

(来源:微信公号—团结湖参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