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邓小平对中共党建的思想贡献

redianlengkan 2015-12-20 22:46:18 总第298期 放大 缩小

路 宽/文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邓小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也是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熟悉中国国情,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适应世界大势,根据中国国情,提出科学的符合实际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党的建设方面,他提出了许多战略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的思想,形成了邓小平党建思想的科学体系。

邓小平的党建思想萌芽和形成于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成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新时期,具有明确的目标和清晰的组成内容,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党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

新中国建立后,中共的主要角色本应由革命党转变为执政党,但由于各种原因,在“左”的思想指导下发动了很多政治运动,最终导致了“文革”的发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贻误了最好的发展时机。粉碎“四人帮”后,邓小平逐渐成为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一般来说,很多国家在旧体制下都渴望改革,但改革往往由于时间过长,预期的效果很难在短期内显现,预期和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会导致执政党缺乏掌控全局的能力,造成社会动荡,人民受害。邓小平成为世界伟人的英明之处在于:他不是一上来就抓具体的琐碎的经济改革、政治改革或文化改革,而是一上来就抓“牛鼻子”,抓住改革的核心和关键,即抓好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他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要使党不出问题,保持长期执政的地位,就必须使党回应人民的心声,进行毫不犹豫的转变。他的首要之举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指明目标——中共必须改变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而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他提出,必须把中共建设成为富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现代化建设的领导核心。为了使这个目标成为全党全国的目标,在他的指导下,1987年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中共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路线。邓小平提出“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这等于说为未来中共的努力方向套上了“紧箍咒”。由此出发便可以理解,近年来中国屡遭邻国日本、越南,甚至菲律宾的挑战,而中国一直忍气吞声,只能提出为广大国人所不满的软弱谴责和抗议。这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中国人爱好和平,但更重要的原因即在于这个“紧箍咒”的作用。

关于党的建设,邓小平具有清晰的战略思想和举措,提出很多重要的新论断。他不是不痛不痒面面俱到地讲党的建设,而是立足于党建全局,抓重点,抓难点,针锋相对地提出指导意见。时至今日,人们不得不佩服他巨大的理论勇气和作为政治家的睿智。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要使全党有正确的行动,必须要有科学的思想指导。邓小平抓中共思想建设的重点在于扭转人们的“左”倾思想,以新思想驱逐党员干部脑中的旧思维。他说:“中国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他一方面积极支持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提出完整而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种看似保守的做法使全党在价值和感情方面能够保持稳定。另一方面,他大力批判“两个凡是”,提倡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拉开了全党思想解放的序幕。

由于形势大变,为促进改革开放顺利进行,必须开展建章立制的工作。党的制度建设是邓小平尤其关注的内容。1980年8月,邓小平指出:“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这种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变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关于制度建设,邓小平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第一,“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制度,也是最合理最便利的制度。但是在长期的实施过程中,集中有余,民主不足。邓小平提出要重视党内民主,在党内生活和国家政治生活中,要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要从制度上保证党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民主化,经济管理的民主化,乃至整个社会生活的民主化。这个思想至今仍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第二,实行党政分开的原则。他认为党和国家领导制度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权力集中、党政不分和以党代政等问题。所以要实行党政分开,政府在党的领导下有效开展工作。第三,率先提出废除党和国家领导干部职务实际上存在的终身制。1982年中共十二大决定成立中央顾问委员会,解决党的领导机构新老交替的问题。此后,中央还通过了《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

正确的政治路线要依靠科学的组织路线的保障。在组织建设方面,邓小平提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否快一点发展,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他提出干部队伍建设的“四化”方针,即要实现干部队伍建设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他说:“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将他们放进新的领导机构里,要使人民感到我们真心诚意要搞改革开放。”正是在他这个思想的指导下,胡锦涛、王兆国、温家宝等一批青年才俊才能受到上级瞩目,脱颖而出。他还要求全党干部要跟上时代发展潮流,善于学习,善于重新学习新思想、新知识,接受新科技。

党的作风关系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关系到中共的生死存亡。在作风建设方面,邓小平提出“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惩治腐败”。他鲜明地提出党内存在“思想不纯、作风不纯、组织不纯”的现象,必须对这种现象严阵以待,下大力气解决。

腐败是党身上的毒瘤。关于反腐败建设,邓小平提出“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他提出,“要惩治腐败,必须要重视监督。他指出,如果中共不接受监督,就一定会脱离群众,犯大错误。”他认为,党要接受三方面的监督:即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的监督。共产党员一要怕党,二要怕群众,三要怕民主党派。当然,对领导干部最重要的监督来自党委会本身。他还提出,必须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为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建立了中央纪律监察委员会,制定和实施了对党员干部的监督条例和规定。1987年7月,中纪委制定了《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试行)》,这是“文革”后最早的关于监督的专门文件。

此外,他还提出了许多关于党的建设的新论断。关于党的领导,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为了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努力改善党的领导”。关于党内斗争,他说,党内斗争是什么性质就说是什么性质,犯了什么错误就说是什么错误,讲它的内容,原则上不再用路线斗争的提法,这就改变了以往党内斗争容易上纲上线,戴帽子,打棍子等的做法,根本扭转了中共党内的风气。在处理党际关系上,他总结社会主义国家党际关系,尤其是中共和苏共关系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处理党际关系的四项原则,即独立自主,完全平等,相互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他强调任何党,不论大小,都应相互尊重对方的选择和经验,对别的党、别的国家的事情不应该随便指手划脚。苏东巨变后,中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要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对、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对于党内一些同志因苏东剧变而信仰动摇,邓小平指出,中国一定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走到底,只要中国不垮,世界上就有1/5的人坚持社会主义。他说,我们必须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

邓小平党建思想是中共不断改革和进取的理论动力。今天,当中东伊斯兰世界战争不断,难民遍地,人民惨遭蹂躏的情况下,中共却能锐意进取,坚定推进深化改革,大力推进反腐和依法治国,在现代化之路上不断前行,回过头来,我们不得不由衷钦佩邓小平在新时期党建领域的伟大智慧、长远眼光和开拓之功。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