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为什么打击“伊斯兰国”困难重重

tebiebaodao 2015-12-20 22:23:53 总第297期 放大 缩小

谢 磊/文 (国际关系学院)

11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一致通过第2249号决议,促请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和打击“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行为。这表明国际社会已经充分认识到了“伊斯兰国”对于人类社会的严重威胁,特别是巴黎恐怖袭击发生之后,“伊斯兰国”对于国际社会的威胁已经不仅仅只是局限在中东动荡地区,西方发达国家,甚至是政治秩序较为稳定、情报网络十分发达的西欧国家,也可能成为该组织的行动目标。

“伊斯兰国”越反越恐的内外因素

造成“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越反越恐,甚至成为当今国际社会最为重要威胁之一的原因有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是内外两个因素:

从内部因素来看,“伊斯兰国”与以往的恐怖组织相比,具有自己鲜明的组织特征和行动方式,为其发展壮大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了恐怖组织惯用的手段外,在日常运作中,“伊斯兰国”还采用了许多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尤其是通过新媒体手段对抗西方世界。虽然极端仇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以及西方科学技术,但是“伊斯兰国”并没有禁止使用这些新媒体手段,反而充分利用这些西方式的方式以对抗西方,进行政治外宣。比如,“伊斯兰国”拥有一个技术精湛的制作团队负责制作内部刊物,这些刊物采取了西方式的制作手段,版式设计十分吸引眼球,但是内容却异常残暴,主要宣传和强化自身的价值观。同时,“伊斯兰国”广泛利用新媒体,包括“脸谱”和“推特”等社交媒体,甚至是开发“圣战”网络游戏和手机应用软件,极力煽动世界各地的年轻人加入到本组织当中。在“伊斯兰国”的成员构成中,除了来自中东地区的激进穆斯林群体外,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在内的拥有西方国籍人士也加入当中,而这些成员加入组织的原因就是普遍受到了“伊斯兰国”新媒体宣传的鼓动。包括西方的一些女青年,也自愿放弃西方式的生活方式加入到这个女性地位十分低贱的组织,足以可见“伊斯兰国”政治宣传的成功。

美国的政策失误,在中东地区强行推行民主,干涉中东地区国家内政是导致“伊斯兰国”势力崛起的外部原因。

在2003年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美国扶植什叶派领导人在伊拉克获得了执政权。美国的占领导致了逊尼派聚居的区域失业率极高,也为“伊斯兰国”组织的前身“基地组织伊拉克分支”的崛起提供了有利条件。

尤其是2011年叙利亚内战爆发后,包括“伊斯兰国”组织成员在内的大量宗教极端分子和恐怖分子也涌入到叙利亚境内参加此次战争,并大量采取了恐怖袭击手段。尽管“伊斯兰国”极端仇视西方,但是美国在叙利亚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推翻巴沙尔政权,由于“伊斯兰国”反对巴沙尔政权,因此美国将其作为制衡叙利亚和伊朗的重要平衡力量,而对该组织在叙利亚采取的一些恐怖行动采取了默许态度。

然而,经过叙利亚内战的考验,“伊斯兰国”组织的成员已经从成立之初的游兵散勇转型成为一支具有实战经验的正规军事力量。甚至有媒体报道,“伊斯兰国”的成员在叙利亚内战爆发后接受过美国教官的训练,“伊斯兰国”的武装分子也拥有大量先进的美制装备。美国对中东地区的持续性干涉而导致本地区混乱的政治局面以及教派冲突也为“伊斯兰国”的发展提供了继续滋生的土壤。目前的这种情形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在阿富汗扶持基地组织,反而最终导致自食其果极为相似,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斯兰国”的崛起就是“美国制造”的产物。

 

打击“伊斯兰国”的前景不容乐观

随着巴黎恐怖事件的发生以及俄罗斯确认失事俄航飞机事件是由“伊斯兰国”策划,相关各方有可能以此为契机,加强合作关系,法国在巴黎恐怖事件发生后宣布联手俄罗斯对“伊斯兰国”进行军事打击就是这种努力的初步尝试。特别是安理会通过的2249号决议标志着各国合作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迈出了关键一步。当然,这一决议的象征性远大于强制性,因为联合国无法牵头派出多国部队对“伊斯兰国”进行军事围剿,只能“促请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措施”。2249号决议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凝聚各成员国的共识,也为相关国家参与打击“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法理依据。

然而,尽管国际社会已经做出了诸多努力,但是对于各国合作打击“伊斯兰国”的前景并没有一个十分乐观的预期,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三点:

第一,虽然各国对打击“伊斯兰国”形成了普遍共识,并且包括美国和俄罗斯在内的世界大国都派出了军事力量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但是各方对于打击“伊斯兰国”的目标都是三心二意,因此很难形成一个包括所有重要成员的长期性反恐联盟。造成反恐联盟无法形成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各方对叙利亚问题的立场,俄罗斯需要通过打击“伊斯兰国”以继续维持与巴沙尔政权之间的传统友谊关系,然而在这一问题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仍然会继续支持叙利亚反对派。对于巴沙尔政权的命运走向,美俄都绝不会做出原则性的战略妥协,因为这涉及美俄在盟友当中的声誉问题,以及美俄两个大国在全球层面的竞争关系。进一步说,即便反恐联盟形成,美俄之间也会面临主导权的问题,或可能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从而导致反恐联盟无法正常运作,因此也无法对“伊斯兰国”进行有效打击。

第二,在反恐联盟无法形成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目前的方式,即各国各自为战,主要继续采取空中袭击和导弹袭击的方式打击“伊斯兰国”。但是,这种单纯的空中打击无法从根本上瓦解“伊斯兰国”。不同于国家行为体,恐怖组织具有分散性和隐蔽性的特征,各国无法采取像北约1999年对南联盟空袭的方式迫使一个主权国家妥协来对抗“伊斯兰国”这样的恐怖组织。要想彻底铲除“伊斯兰国”,只能通过地面进攻的方式进入到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进行全面打击。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美国更为关注的也许还是中国的崛起以及乌克兰危机对于美俄关系的影响,而没有太多精力再在中东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旷日持久且花费巨大的地面军事行动。奥巴马也多次承诺不会向叙利亚派遣地面部队。俄罗斯方面则多次强调,未向叙利亚派遣地面部队,也并未在叙境内采取任何地面军事行动。因此,现在的棘手问题在于,采取继续空袭的方式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伊斯兰国”的问题,但是派遣联合部队进入到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进行地面打击对于相关各方又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事情。

第三,从自身发展来看,“伊斯兰国”组织架构严密,流动资金充足,军事装备先进,已经成为一个准政权组织。但是,“伊斯兰国”还有自己更为明确和更为高阶的目标,即建立一个囊括世界所有穆斯林的宗教、政治、军事三位一体的哈里发国家,声称其统治范围远到意大利、伊比利亚半岛和中国新疆地区。这种团结整个伊斯兰世界的口号对宗教极端分子具有很强的煽动性,目前众多恐怖组织宣布效忠“伊斯兰国”;更为关键的是,“伊斯兰国”声称要完全遵从先知穆罕默德的训诫(这是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恐怖组织都没有做到的一点,也是“伊斯兰国”与基地组织在2014年2月彻底决裂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先知的说法,穆斯林的哈里发必须要由古莱氏部落(先知穆罕默德的家族)担任,而“伊斯兰国”的首领巴格达迪就宣称自己是真正的古莱氏部落后裔,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增强“伊斯兰国”在宗教极端分子中的权威性和认同地位,进一步增强了国际社会打击该组织的难度。

恐怖主义是一个长期性的世界性难题,甚至可以认为,威胁21世纪世界秩序稳定与和平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恐怖主义。但是,如果仅仅只是通过军事打击的方式以希望对“伊斯兰国”造成毁灭性打击,即便成功,那也只是治标而非治本。恐怖组织之间往往存在紧密关系,“伊斯兰国”就与基地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本拉登被击毙、基地组织遭受严重挫折的时候,包括阿富汗境内的一些前基地成员也加入到“伊斯兰国”组织,以完成本拉登未尽的“事业”。所以即便国际社会通过严厉打击使“伊斯兰国”元气大伤,也无法避免出现类似的继任者组织,反而会导致恐怖活动越发猖獗。因此,唯有西方国家放弃现有打击恐怖主义的方式,摒除双重标准,真正团结起来,形成最广泛的反恐同盟,消除国际体系中广泛存在的不平等和不公正现象,才有可能真正实现铲除恐怖主义的目标。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