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从2008年看2022:奥运蓝能炫多久?

redianlengkan 2015-08-19 16:51:53 总第286期 放大 缩小

王海滨/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员)

7月31日,北京冬奥申委主席、北京市市长王安顺在媒体发布会上发言。

7月31日,北京、张家口获得第24届冬奥会的举办权。基于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前后(以下简称“08奥运”)的经历,国内外的共识是2022年北京——张家口冬季奥运会(以下简称“冬奥会”)结束前,当地以及周边的每个人能够分享到环境“大红包”,包括奥运蓝,可是,国内外也普遍担心,冬奥会之后,京津冀的环境污染会出现“深V反转”。人们的担心不无道理:08奥运前后,北京几乎每天都蓝天白云,而现在雾霾天已成为北京的常客,口罩、空气净化器……已经成为北京普通家庭的标配。为了打消民众的深度忧虑,个人、企业尤其是各级政府应该做些什么呢?

08奥运的环境红利为何没能持久?

公正地说,08奥运还是为北京等地留下了一些宝贵的环境资产。当年,内地政府立志办一届“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在“绿色奥运”方面,政府在城市绿化、绿色交通、空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垃圾处理等方面投入大量资金。七年的时光虽已流逝,但“绿色奥运”的部分环保遗产还留存至今。

一些环保遗产是有形的。比如,京城中轴线北端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是亚洲最大的城市绿化景观,有大面积的森林、草地、湖泊……,是北京的一大绿色“印钞机”。又如,鸟巢用太阳能发电,是全球最大的环保型体育场。再如,奥运会前后,北京地铁建设出现“大跃进”,其中新修了地铁奥林匹克线,该线后来南延北展,变成如今的8号线,每天运输上百万人次。

无形的环保遗产也不少,最重要的是内地民众环保意识的空前提高。08奥运是全球盛会,全世界媒体对他的各个方面做了广泛和详细的报道,其中西方媒体用内地政府和民众无法想象的高标准,大量报道北京等地仍然存在的环境问题,使人们在讶异中接受了深刻的环保教育。因为08奥运,内地民众的环保意识明显提高。

可是,当时内地经济仍处在重化工业快速发展的阶段,不可能因奥运会的举办而猛然改变方向。所以,奥运期间北京周边停产、停工的重污染企业其后必然会卷土重来,甚至会变本加厉地生产,以追赶工作进度。再加上,08奥运刚结束,雷曼兄弟公司就破产,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蔓延至世界各地。内地经济也遭祸及,出口增长减速,工厂大量倒闭,GDP增速大幅下滑。为了挽救经济,中央政府实施了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钢铁厂、炼油厂等大型工矿业项目尽管污染大,但刺激经济见效快,所以纷纷上马。为了保增长,环境保护受到限制,环境改善的势头遭逆转。结果之一是,在东部甚至中部地区,雾霾天反复出现,如梦魇般驱之不去。

冬奥前后环境污染会再现

“深V反转”吗?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仔细看看冬奥前后与08奥运前后相比,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

相同点有:第一,内地政府在任何时候都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基本国策。第二,内地政府官员的政治前途仍会与当地经济的发展状况联系起来,所以还会有牺牲环境(以及其他一切)以发展经济的强烈冲动。

不同点有:第一,内地经济越来越“轻”,即重工业的重要性越来越低,服务业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在经历了过去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内地各类重工业的产能普遍过剩,如果继续在内地投资重工业,会加剧剩余产能,投资回报率也会非常低,这使企业和地方政府的兴趣大减。可以说,内地经济今后即便想“增重”,也很难。相反,服务业等今后会越来越走强。结果,经济会越来越“轻”。

经济的变“轻”与奥运蓝有什么关系呢?许多年来,在内地,环境污染的主力是工业,尤其是重工业。打个比方,内地多年来就像一举重运动员,靠体力吃饭,但也落下了一身毛病,环境污染是毛病之一。内地经济的转型近几年已逐渐明显,而且这个过程一直会延续至冬奥会之后。从这个角度看,2022年冬奥会后,环境污染的大举反扑缺乏足够的产业基础。

第二,从赛事筹备的角度看,冬奥会后也不大可能重演08奥运后的污染反弹。08奥运的投资额巨大,大量体育场馆、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钢材、铝材、水泥、玻璃、电力……提出了大量需求,进而导致河北等北京周边省市的钢铁厂、水泥厂、玻璃厂、发电厂等野蛮生长起来。

据报道,2022年冬奥会预计将仅投资十多亿美元,这连08奥运投资的零头都不到。所以,我们将不会再次见到奥运带动的基建热潮,这对想炒热“冬奥会题材股”的股民来说是个坏消息,但自然环境在冬奥会之后对人类的报复或可避免,这对百姓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如何让奥运蓝常驻?

虽然冬奥会的环保前景看似要比08奥运好很多,但是坐等污染消除、环境改善,这显然低估了内地污染物的庞大基数,以及污染程度的严重性。因此,从今天起到冬奥会以及更远的未来,内地的个人、企业,尤其是政府,都必须奋发图强、有所作为,为奥运蓝的长存而努力。

对中央政府而言,应该一方面增强针对企业和个人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政策激励,另一方面应该积极发展民营经济,以推动新经济的发展以及环境的改善。事实证明,政府的环保措施发布后,个人以及各类企业都会有所反应,但民营企业的反应往往会最快、最到位。民营经济的发展其实已经对内地的环境保护发挥了很大作用。比如,腾讯、阿里巴巴等民营企业开发出来的打车、顺风车、拼车等软件大大减少了内地出租车的空驶率,也明显提高了私家车的利用率。而大量网店店主及其客户通过淘宝、微信等民营企业开发的平台,进行即时沟通,则减少了物流、仓储等环节的资源消耗。资源的大量节约,就是对环境的巨大贡献。中央政府必须充分意识到民营经济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贡献的巨大潜力,而且及时做出足够大的政策创新。

对各级地方政府而言,他们的眼光要远,需要“风物长宜放眼量”,必须意识到如果他们不发展低碳、低污染经济,而依然沉溺于旧经济,很快就会遭遇惩罚。他们的招商引资等工作必须有新思维,不要继续抱着重工业的大腿不放,相反要热情拥抱新经济。在过去,如果一个地方成功招引到大的投资项目,包括重污染的工矿业项目,就能实现一箭数雕:推高GDP,增加就业,加官进爵……然而,随着近几年来重工业产能过剩日益明显,那样的好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万灵药不复存在。即便大的工矿项目早已建成,但由于行业大环境变差,产能过剩不断发展,其开工率可能会下降,甚至会出现较多的人员失业。而随着企业效益的下滑,企业向政府缴纳的各项税收会减少。从长远看,如果某些地方的政府继续得过且过,不主动破旧立新,那么可能会导致当地被发展思路超前的其他地方甩得越来越远,这显然对当地民众以及官长都不是什么好事。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