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内蒙古库布其荒漠化防治为世界树立了典范

zhuantibaodao 2015-08-17 17:21:48 吴 勇/文 总第285期 放大 缩小

中国第七大沙漠——内蒙古库布其沙漠,经过20多年多方的共同努力,昔日的漫漫黄沙正在一点一点被改造成绵绵绿洲;从通过产业发展反哺治沙,到探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治沙模式,如今的库布其基本实现了生态、经济、民生三者的共赢。

沙漠绿了  农民富了

内蒙古库布其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北部,距北京正西侧直线距离800公里。十几年前,这里的沙尘一夜之间就可以刮到北京城。没有植被、没有通讯、没有出路,生活在这里的老百姓饱受风沙肆虐之苦。

当地农民张喜旺自从成为亿利资源集团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工人以来,家里的日子一天天看到了希望。“十几年过去,我的种树经验多了,沙地里绿色也多了,气候也变好了。现在我靠种树、打工,一年收入六七万,生活越来越好。”张喜旺由衷地说。

亿利集团1988年开始治沙。在实践中,他们探索创造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沙方法:农业治沙,激励群众参与循环种养业;工业治沙,引导群众将沙子变废为宝,形成产业链;能源治沙,发展“发电+种树+种草+养殖”的生态光伏产业,实现生态与能源良性互动……如今,沙漠上崛起一片绿洲,参与治沙的农民也富了起来。

国家林业局调研报告数据显示,通过综合治理,库布其沙漠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提高,沙尘暴次数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渐恢复。到2015年,库布其沙漠沙尘天气比20年前减少95%,生物种类增长10倍,年降雨量由治理前不足70毫米增长到300多毫米。沙漠中药、生物肥料、生态旅游、生态光伏等产业不断壮大,10多万沙区群众脱贫致富,人均收入由过去不足2000元增长到1万多元,部分达到了3万多元。

治沙“输血”变“造血”

在库布其沙漠治理实践中,形成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拉动、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生态、产业、民生”共赢机制,实现了从“输血”治沙到“造血”治沙的转变。

在鄂尔多斯,政府出台了“谁经营,谁受益,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政策,引导个人和企业参与治沙。农牧民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以沙漠荒地入股,以有偿劳务方式种树。企业用经济林和中药材做绿化,既能卖药材,又能把沙漠改造为有效的土地;租用农民土地,为农牧民建设新村,集中居住、集约生产,发展沙漠旅游业。

和绿色蔓延相随的,是亿利资源产业链的不断加粗拉长。“防沙治沙—生态修复—土地整治—产业开发”的沙漠生态经济循环产业体系正在形成。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组织和190多个缔约国代表认为,库布其荒漠化防治为世界树立了典范,创造了“市场化、产业化、公益化”的治沙经验,探索出一条“治沙、生态、民生、经济”平衡驱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首个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今年3月,库布其沙漠治理成效和前景引起工商资本关注,亿利资源集团联合国内外数十家大型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起设立了“绿丝路基金”,首期募集达300亿元,主要投资生态修复、生态光伏和生态光热能源产业,通过产业发展修复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的荒漠化土地。

治沙成果  仍需巩固

当前,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有173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近1/5,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以现有治理手段,需要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一些已经治理的地区如果得不到有效巩固,将前功尽弃。中国西部“一带一路”沿线地区1/3左右的土地是沙漠;丝绸之路经济带经过的中东、中亚等地区,荒漠化也日益加剧。沙漠治理正处于攻坚克难、不进则退的关键时期。

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有效模式,加大推广力度。

专家指出,加快荒漠化治理有助于缓解耕地红线压力,将有条件的沙漠改造成耕地,是一条经过实践证明可行的思路。通过甘草固氮改良土地等方式,在库布其沙漠,已改良出150万亩厘米级厚、初具耕作条件的土壤。同时,推进沙漠治理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也有重要意义。

专家建议,中国沙漠治理的技术与模式已日渐成熟,具备了大范围推广应用的条件。应推广库布其沙漠生态修复和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和经验,继续推广水气法植树和沙柳、甘草等免耕无灌溉耐寒耐旱经济作物培育改良法等适用技术,进一步释放各类市场主体活力,形成国家、社会、企业、个人共同参与沙漠治理的新局面。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