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巴曙松、陆磊:央行年内再度降息 助力实体经济

tebiebaodao 2015-05-31 21:13:32 总第278期 放大 缩小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这是2015年以来央行第二次降息。此次央行降息的原因是什么?下一步人民银行在利率调控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方面还有哪些考虑?就此一系列问题,中国政府网电话连线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陆磊与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回应社会关切。

此次降息体现货币政策稳健性

在电话连线中,专家指出,当前,国内物价水平总体处于低位,实际利率仍处高位,此次降息符合实体经济的客观需要。

在陆磊看来,2015年一季度以来的经济运行所面临的下行压力、物价总水平保持低位,都决定了通过名义利率适度下调以实现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客观需要,以此稳定实体经济运行预期。陆磊认为,此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在发挥逆周期宏观调控工具的作用,体现了货币政策的稳健性。

巴曙松表示,实际利率仍处高位促发货币政策积极引导名义利率下行。“事实上,银行间利率从3月中旬以来已经持续大幅下降近200个基点,存款利率的及时调整总体上是合乎市场预期的,并不意外。”

2015年利率市场化改革将步入收官阶段

此次央行同时宣布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3倍调整为1.5倍,对此,巴曙松分析,金融机构存款定价的专业化、精细化、差异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分层定价的存款定价格局基本形成。可以预期的是,2015年利率市场化在此次改革之后将进入收官阶段,这有利于金融机构风险定价能力的进一步完善,向中小企业倾斜信贷资源,同时也会在客观上促使金融机构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激励金融市场的创新和直接融资的发展。

陆磊对此表示赞同,他指出,存款保险制度与存款类金融机构定价行为为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基础。从近期数据看,国有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在30%的存款利率上浮区间内并未采取“一浮到顶”的做法,上浮50%有利于金融机构和客户综合评价自身承受力实现市场定价,交易双方关切点势必从基准利率转向风险溢价。“可以说,从存贷款市场情况看,完全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的时机、条件已经成熟。”陆磊说。

利率下调与QE有本质区别

巴曙松提到:“总体上看,以M2增速目标为代表的政策变量,始终在预定的政策目标范围内波动,这与欧美央行在传统的货币政策工具失灵之后所采取的非常规的量化宽松(QE)是有本质区别的。同时,现有的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和定向结构性工具都有较大操作空间,也无需走向QE。”

陆磊认为,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同步下调0.25个百分点,可以起到对市场预期的预调与微调作用。一方面,利率政策作为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其运用意味着政策空间依然存在,通过降低融资成本以改善实体经济部门财务状况的政策效果显然可以预期,而当前所谓“中国版QE”的说法是建立在传统货币政策工具失灵、缺乏操作空间的基础上,与近期中国货币政策量、价工具组合综合运用具有较大地不符。另一方面,0.25个百分点的调整幅度反映了尽管经济下行存在较大压力,但我们具备挖掘经济潜力,形成新型经济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的发展空间。

打好宏观调控组合拳应对经济新常态

两位专家一致认为,转型期需要宏观调控政策工具发挥组合拳作用。

陆磊认为,利率政策仅仅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逆周期调节工具,对预期的引导还需要财税、产业、区域政策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进行引导,仅有融资成本降低是不够的,还需要形成融资的有效需求,以实现金融资源存量和增量的优化配置。

巴曙松表示,中国的货币政策操作一直在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综合近期降息降准等政策来看,中国的货币政策依然有足够多的政策组合选择,可以在保持政策基调中性取向的同时兼具灵活性和前瞻性,并酌情适度走向宽松。

(来源: 中央人民政府网站)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