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1200年之后,诗歌复兴

liaowangzhisheng 2015-04-17 18:53:53 总第273期 放大 缩小

 

不久前,中国一些著名的诗人相聚北京。他们之中有一个是IT人士,他希望开发一个新的社交应用,这个社交网络不是基于共享图片或者联系人,而是基于分享诗歌。他说服诗人去朗读他们的一些诗歌。

诗人麦芒(黄亦兵)录下了他的诗,然后放进一个名为“为你写诗”的应用中:“让我们肩并肩……”。黄亦兵说,不少诗人对此持怀疑态度,这对诗歌来说真的是诗歌的好场所吗?但是,在上传他们的诗几分钟后,就有上百人点赞,并且写了评论。

数分钟内可以收到上百个赞!在美国,或许有一部分人喜欢诗歌,但是笔者绝不会说,“如果你真的想了解美国,那么推荐你读一些诗歌。但是在今天的中国,似乎每个人都在写诗。”

《中国当代文学》编辑Jonathan Stalling说,“郑晓琼这样的诗人,她写诗记录下当她在中国南方打工时的生活。‘我在某个机台上打磨生活,涌动如潮汐的未来,我收集着的爱,恨,青春,忧伤,正被流水线编排,装配……’也有如黄怒波这样的著名富商,从一个资本家的角度写诗。”

在其他一些领域,互联网已经在中国诗歌界产生了巨大的民主化力量,不论是农民工还是富商都可以在此公平的一较长短。中国人对诗歌的热爱早就存在。中国的诗歌有2000多年的历史,父母会给孩子读诗,孩子会在学校里学诗。但中国上一个诗歌的鼎盛时期是在唐代,距今1100多年。因此对于今天的诗人来讲,他们所选择的艺术形式的崇高地位,对他们来说是一把“双刃剑”。

“有人说新诗歌在中国已死。”诗人鸣笛(音译)说道。她喜欢中国古典诗歌,但是那种严格的诗歌创作形式已经趋于灭亡。唐代已经把这种形式发展到极致。现在我们处在21世纪,我们应当做一些新的东西——要么是“旧瓶装新酒”,要么是走自己的路。

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博士殷海洁(Heather Inwood)说,中国当代诗人都在探索全新的方式,比如形式、句子结构和对象。黄亦兵说,“人们曾经争论过……中国当代的诗歌还没有完全找到自己的定位。很多人会怀疑这真的是诗歌吗?因为很多当代诗歌不押韵,人们不认为这是诗。”

然而社交媒体可能扭转这一局面。今年一月份,中国社交网络——微信上,突然走红了一位不太可能走红的诗人——余秀华。她的诗歌既不押韵,也没有刻意回避生活的糟糕,比如《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她的两本书一夜爆红,卖出了15000册。

如果微信可以让余秀华这样原本默默无闻的女子成为备受瞩目的名人,那么很难不让人对类似的社交网络产生好感。微信最近推出了一个新的程序,每天晚上十点会由一名嘉宾来朗读一首诗,甚至包括中国第一夫人彭丽媛。微信的计划是“帮助人们对生活有更深的了解”。

著名主持人在微信上朗读黄亦兵的诗,这让黄亦兵激动不已。但是,这一切对于中国当代诗歌来讲意味着什么?黄亦兵说,“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这对中国当代诗歌来讲是有危险的。这是一种智力懒惰,更多的是利用诗歌来产生娱乐效应和博人眼球。”

社交媒体让大量的诗歌存活和展示出来,但这也让真正优秀的作品更难被找到。有多少微博上的诗歌是你真的愿意去看,通过诗歌来陶冶情操呢?诚然如此,而且笔者认为即便是纯粹爱好诗歌的人也会感到失望,因为他们认为好的作品本就困难且遥不可及。对这个群体来说,鼠标点击率夺走了诗歌的一些光彩,而且这不可避免。

互联网不会杀死诗歌。相比其他的娱乐方式,诗歌的流行度和欣赏度并不是高速列车,而是独轮车。从欣赏者角度讲,即便是最简单的诗歌,对普通人来说,所花的时间要比看电影还多。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