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因地制宜抓生态 夯实基础求发展

zhuantibaodao 2015-02-03 11:49:41 总第266期 放大 缩小

 

阿拉善盟位于内蒙古最西部,东与乌海市、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相连,南与宁夏毗邻,西与甘肃接壤,北与蒙古国交界,土地面积2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3.53万,有735公里的边境线,是内蒙古自治区面积最大、人口最少的盟市。全盟总面积中,沙漠、戈壁、荒漠各占三分之一,适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区域仅占总面积的6%,其中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横贯全境,年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蒸发量高达3500毫米以上,干旱缺水,植被稀疏,风大沙多,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特定的地理环境决定着阿拉善盟在全国生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阿拉善盟自1980年成立以来,在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历届盟委、行署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作为全盟工作的重中之重,提出了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持为主的工作方针,积极探索了一系列防沙治沙及人工造林的有效措施,千方百计改善生态环境,取得了明显成效。

阿拉善生态建设的探索实践和发展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1、培育生态文明的理念是搞好生态建设的思想基础。盟委行署把思想发动作为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常抓不懈,在全盟范围内大力宣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性,引导人们认识理解和树立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盟牢固树立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成为全盟各族人民共同的事业和自觉行动。

2、强化领导、明确责任是搞好生态建设的关键措施。阿拉善盟委、行署积极主动承担起构筑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把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扛在肩上,纳入到各级各部门实绩考核范围,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建立了强抓管理、重抓落实的生态建设责任机制。

3、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以保护为主的工作方针是搞好生态建设的重要路径。阿拉善把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作为全盟生态建设的重要路径,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发挥自然修复作用,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加大网围栏建设、退牧还草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作力度,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同时,发挥丰实的风资源优势,深入挖掘奇石、胡杨林、沙漠等独特的旅游资源,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4、依法行政、严守红线是搞好态建设的根本保障。阿拉善明确提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红线不能逾越,建立健全了土地开发保护、耕地保护、环境保护、水资源管理、资源有偿使用、生态补偿等一整套符合盟情实际、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制度体系,依靠制度规范,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使工作步入正轨,为建设生态安全屏障提供了制度保障。

5、政策引导、项目带动是搞好生态建设的重要抓手。阿拉善盟用足用活国家有关扶持政策,认真实施退牧还草、天然林保护、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等生态项目,通过“点上建设”,促进农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向二三产转变,进而达到“面上保护”的目的,始终做到发展与保护并重,美丽与发展双赢,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效合一”的路子。

6、产业带动、全民参与是搞好生态建设的有效方法。阿拉善以绿色的环保特色生态产业的发展,带动沙区农牧民转产,着力打造沙生植物产业园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全盟生态文明奠定基础。并以此统揽三牧工作,积极推广“企业+基地+农牧户”模式,引进企业建基地,发展沙产业,鼓励支持农牧民依托企业和基地发展肉苁蓉、沙葱种植、骆驼养殖等相关产业,逐步实现沙地绿起来、企业强起来,牧民富起来。

7、以水为本、重点治理是搞好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阿拉善盟千方百计保护和利用好阿拉善境内河流水域资源,使其成为改善阿拉善生态环境的一大支撑。依托黄河流经阿拉善境内85公里的水资源规划建设了乌兰布和生态沙产业示范园区,立足沙生植物的开发,打造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生态保护建设新型基地。

8、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是搞好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阿拉善围绕沿黄河、沿交通干线,立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依托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乌兰布和沙产业示范区、腾格里经济技术开发区及敖伦布拉格产业园区的建设,主要发展特色沙生植物深加工产业、现代农业、新型能源、高端旅游等产业,并充分发挥中科院、高等院校、医药研究院所等科研院所的作用,积极培育和创建具有阿拉善特色的沙生植物的产品和品牌,做大做强沙产业,形成分布合理、优势互补、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生态产业格局,走科技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