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粮食“十一连丰” 吉林由农业大省迈向农业强省

zhuantibaodao 2014-12-29 18:22:48 尹 健 赵文博/文 总第263期 放大 缩小

 

雪落沃土兆丰年,时和岁稔谷飘香。

从长白山下到松花湖畔,“苞米楼子”里藏满囤流,蔬菜大棚内绿意盎然,农村大集上“年货”琳琅满目……丰收的书卷无不展现吉林省农村安居乐业、穰穰满家的景象。

日前,记者深入吉林省粮食生产重要县市采访。“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吉林省农委主任李国强告诉记者,做好新形势下的“三农”工作,必须抓住核心问题,这个核心就是农民。只有坚持以农为本,切实保障农民权益,才能稳固粮食生产,繁荣农村经济,为解决“三农”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长久以来,吉林省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有效把握、利用和不断创造有利于“三农”发展的政策、环境和条件,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围绕粮食优势做文章,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用现代农业化方式发展农村经济,给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增产增收粮食总产破700亿斤

2014年,吉林省有效抵御了春季低温寒冷,夏秋局地干旱等自然灾害,在连年增产的基础上高点爬坡,高位盘护,全省粮食总产量达706.56亿斤,继续位居全国第四,实现“十一连丰”。在地方政府抓粮、农民群众种粮、科学技术兴粮的推动下,“三农”的好消息一个接一个。

“这些年,农业农村形势很好,变化很大,可以说是历史上三农发展的黄金期。”德惠农委副主任崔振礼说,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很高,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样样不少。“在此基础上,当地政府出台了土地流转补贴,这些都让农民种粮有保障、有信心”。

过往多年里,农民感受最深的就是国家和当地政府惠农政策的不断出台,农民负担减了又减,家庭收入连年递增,生活水平逐年提升……李国强主任自豪地讲,2014年吉林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10000元,从此也跨入“万元俱乐部”行列。

科技兴粮醉人黑土地五谷飘香

备战春耕,德惠的庄稼汉们有了新的“常规武器”,站在自己地头儿,神气地掏出手机拨打“12582”,按键输入得到语音提示:“我们已成功为您定位,请注意查收配方指导信息。”两分钟后,宋大哥收到满屏的短信息提示:“建议施肥配方如下,氮28,磷13,钾14,一公顷土地可施化肥750公斤。”宋大哥照此办理,较比以往,每公顷少使用化肥150公斤,秋后还增产了百斤的玉米。这一幕叫做“手机测土配方施肥定位服务”,这是吉林省的全国首创,农业部现场推广,农民兄弟津津乐道。

庄家一朵花,科技来当家。“农”字号的各类先进应用技术集成组装配套,几乎覆盖了吉林省的全部耕地。

近几年,吉林省的耐密高产玉米、超级稻等新品种选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良种对粮食增产的贡献率达到43%。在平安种业研发中心,董事长张平大力推荐分子育种技术,其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平安169”玉米种,在很多地方试种大获成功,2014年这个品种的销售额已破亿元。

土地流转的加快让一些大田块连成片,不仅各种农业科技有了用武之地,各种先进的农机也可以施展拳脚。农民追逐农机的热情不断看涨,2014年吉林省农机补贴已经发放13亿元。

吉林省农委的调研报告称,该省科技进步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6%,一些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给广大农民不断带来惊喜。

创新创富农业大省向强省跨越

“三农”工作有起色,成效好,贵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蜕变步伐,更加注重粮食的品质、品位、层次和质量,注重科学种田,不断加强科技支撑,在粮食深加工、畜产品加工等农业产业项目集群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提高了5个百分点。家庭分散经营向联合集约经营转变,农民自发组建的统种、统管联合体发展到12万户。此外,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进入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环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呈现多元化。农民土地经营权收益保证贷款扩面提效,农民贷款难问题也得到有效破解。

扩大农村土地确权试点,探索“两权”分离,加快推进规模经营,设立农业发展基金,改革农机购置补贴,发展智慧农业,实施黑土地保护治理,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李国强主任感言,“了解和解决农民所盼所想所需,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吉林省的三农工作渐入佳境,新农村建设走向深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