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降息之于中国经济的多重意味

shehuiguangjiao 2014-12-12 22:11:16 徐 冰/文 总第261期 放大 缩小

 

降息,本是一个极为普通的货币操作手段,但之于当前的中国经济,却具有颇多意味。实际上,降息在中国已或多或少地产生了某种心理障碍,对其的探讨和运用,也并不仅仅是纯粹的经济行为。因为,中国当前的经济态势被视为“新常态”。

降息,下班后的突袭

2014年11月21日,这一天白天的工作时间,对于中国的经济生活来说并没有什么令人兴奋之处。经济学家依然在老生常谈地议论中国宏观经济持续下行的态势,他们对这种经济走势各持己见,争议也时日颇多。悲观者忧心经济持续下滑会对中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种种难以预料的危机,乐观者则以“新常态”为理论底气,认为对下滑态势应抱以更多容忍。在他们很多人看来,7%的年均GDP增速已然不低,甚至5%的增速在世界经济格局下也是很高的。

但在中国普通老百姓眼中,宏观经济下滑乃至什么“新常态”与他们比较隔膜,他们更加习惯于从感性感受上,关心点房价是否还会上升、抑或房价究竟还会下降多少这类话题。2014年4月份以来,一路狂涨的中国房价出现了明显的下滑,一方面使得高位接盘的人产生巨大担忧,他们之中许多是所谓的“中产”,房价下降将使得他们的资产大幅缩水;另一方面,房价下降也使得许多没买房之人燃起了希望。过去十多年的房价狂飙,没有及时及早出手买房之人,成为这场资产盛宴的最大失落者。

房价走势在一天之中很难有什么可见的变化。11月21日这天,让人有些兴奋的是中国股市。这一天,中国A股上证综指一举上涨34.13点,涨幅1.39%,收于2486.79点。中国股市最近两个月出现连续上扬走势,牛市已来的情绪充斥市场。有机构甚至已经高看到5000点。但11月21日这天的上涨还是让人异常振奋,不仅上涨点数颇大,而且上涨走势已有些气势如虹的味道。

11月21日,这看似平常的一天实际五味杂陈,因为在这一天,中国降息了。时点在当天下班之后,从操作上看,有些“突袭”的味道。官方如此操作一般解释为降低对市场波动的影响,但当天股市的走势却暴露了事情的底细,某些人和机构的“先知先觉”,一直是中国政策出台的标准动作。

经济学家的解释像“通稿”

11月21日晚18:30,中国人民银行官网发布消息,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降息的消息堪称爆炸性新闻。因为这是自2012年7月6日近两年半以来再次动用这一货币手段,自那时至今,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下滑到7.3%。按照一些经济学家诸如吴敬琏等人的看法,中国经济从2010年第三季度就已进入下降通道,虽然经过2009年的大规模刺激又维持了三个季度的增长,但随后又再次步入下行。尽管今年第二季度进行了“微刺激”,却也仅仅在第二季度推高了GDP0.1个百分点,下滑之势依然如故。

虽然经济下滑态势明显,但中国此期间却一直坚持没有采用降息这一标准的应对手段。仅此,11月21日晚间的降息决定就足以引人注目。综合经济学家的各种观点,大致可以勾勒出如下分布:

1、股市的特大利好,为牛市打下坚实基础。2、利好楼市。3、各种“宝宝”类以及理财产品收益率会下降。4、债券市场会上扬。5、“解压”企业融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6、并非大规模刺激,不是全面放松。

可以很明确地看出,经济学家们对于此次降息的解读基本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认为利好资本市场,利好企业融资;二是不认为降息意味着中国货币政策转向,也就是不会重回依靠货币投放刺激经济增长的老路。

显然,这样的看法非常标准而且“讲政治”,在肯定了普通人都能看出来的利好的同时,还从一般人没有的“高度”上,尽力打消人们是否重归大规模刺激的猜疑。坦率说,这样的分析完全是“通稿”式的报道指引,远远不是经济学的解释。

降息的障碍

经济学家们的降息解读形象说明了降息在中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尴尬。降息,本质上就是放松银根,向市场释放货币,通俗的说法就是“放水”。但中国经济管控部门面临的两难却是,既要向市场中放水,还不能让市场认为货币政策出现了转向。

于是,如何把放水解释成没有放大水,把刺激解释成没有强刺激,成为决策部门最大也是最展示艺术性、技巧性的工作。按照标准的官方口径,目前市场上并不缺乏流动性,货币政策并不需要转向,关键是让市场上的流动性,流到该流到的地方,也就是流到实体经济、小微企业等急需流动性的领域。

于是,降息缓解企业融资压力,不仅成为经济学家顺嘴就能说出的利好,成为官方最喜欢看到的解读,更成为官方重点提及的降息理由。就在降息决定发布后短短半个小时,央行官网就发布了答记者问,详细解释了此次降息的目的,重点表明了降息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

一次降息不表明货币政策转向可以理解,但降息成了经济政策和手段都极为忌讳的词,却也充分表明了影响中国经济的非经济因素。概而言之,降息这种原本常规性的调节经济、调节货币投放的手段之所以变成忌讳,就是因为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的威权氛围以及习惯所致。

原本,经济下行已经持续多时,降息作为常规应对手段应该适时运用。但是,此时的中国经济判断所运用的工具,却为“新常态”完全左右。“新常态”的要点,在于更加容忍经济增速放缓,不追求以货币大规模投放刺激经济增长,更加注重市场中现有流动性的引导,更加注重追求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率。显然,“新常态”本身并无问题,也可以说是中国经济今后增长的理想态势。但问题在于,一方面经济实际运行中对于“新常态”的认识和操作,明显出现了僵化、死板的情况,虽然嘴上不说,但实践中却认为刺激、放水就不是“新常态”。为了应对经济下滑,同时也为了使货币更多流向实体经济和小微企业,货币管理当局实际几次运用定向降准,甚至推出了PSL、SLF、MLF等几种创新工具。这些措施本质上就是放水,就是向市场投放货币,就是刺激,但在对外口头上,却即便创造出了“微刺激”这么个词,也不肯承认就是在搞刺激。一段时期以来,如此“口是心非”的操作,几成经济笑话,也一定程度扰乱了市场的预期。只要不是奉行鸵鸟战术之人,恐怕都会认为,目前的经济下滑应对之策,实际已经开始刺激。

这还仅是具体经济运行操作方面。另一方面,在思想认识上,主张降息某种程度上被视为所谓政治不正确,有被当成反对“新常态”乃至反对改革的危险。今年9月份,新华网的一篇评论文章,就将那些对于中国经济的悲观看法,将期待降息认定为是对中国改革的不信任。如此界定之下,迟迟不降息不仅不难理解,降息这个经济词汇,也就很自然地带有了中国特色的意味。

依然是“微刺激”

降息当然是一种强悍的刺激手段,相比于定向降准等挑挑拣拣的货币手段,降息是在一网打尽。正因此,降息传递的信号也极为明确。中国此番降息,与是否预示货币政策转向一体两面的预测,是中国是否会就此进入连续降息的通道。再不济,既然降息开始了,那么降准也就可以期待。

但我以为,强调引导预期、认为信心比黄金还贵的中国经济货币政策,根本无法用“转向”这样意义明确的词汇来理解。正因预期是被引导的,观察中国经济的运行,也就不能看宏观当局说了什么,而是要看经济运行中实际在做什么。

就目前而言,没有理由认为中国经济调控当局放弃了“新常态”。只要经济增速还处于容忍范围之内,尽量少刺激就不会被抛弃。正像“微刺激”这个有些可笑的词一样,此番降息尽管信号明确,强度也远较此前的定向降准大,却依然属于“微刺激”,其目的,在于维持经济增速在一定可控水平,不至于出现较大问题。说到底,就是给“新常态”所期待的更有质量的经济增长、更合理的经济结构,争取调整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新常态”目标之下,降息不过是比定向降准更强一点的刺激而已。

在今后一段时间,降息依然会是一个颇为顾忌的词汇。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