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APEC北京会议后:中国策略选择

tebiebaodao 2014-12-02 19:31:57 刘 威 杜雪利/文 总第260期 放大 缩小

 

作为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合作论坛,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于2014年在中国北京召开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该次会议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续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各主要经济体经济发展依旧缓慢及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竞争激烈的背景下召开的,在一些关键问题上给予了重点关注并达成共识,也为亚太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方向指明了努力方向。

APEC北京会议关注的重点议题

此次北京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围绕“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的主题,在三方面议题上达成了认知上的一致:

其一,以贸易投资自由开放为主题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1994年的APEC会议提出以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为核心的茂物目标:要求APEC的发达经济体在2010年之前,发展中经济体在2020年前要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然而发达经济体至今仍未形成对APEC成员方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尤其是APEC内因各成员方发展水平不同,签订了众多双边与多边合作协议,出现明显的“意大利面碗效应”,导致APEC内的贸易和投资差别待遇依然存在,直接影响了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形成,因此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此次APEC会议的首要议题。

其二,以改革和发展新经济为渠道推进各国经济增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及亚太地区持续20多年的经济增长情况下,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亚太地区经济都出现增长乏力态势,急需找到新的增长领域,以巩固其作为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地位。APEC北京会议因此发布《亚太经合组织经济创新发展、改革与创新共识》,确立了以经济改革、新经济、创新增长、包容性支持与城镇化为支柱发展地区经济的共识。

其三,以降低交易成本为目标加强亚太地区基础设施与互联互通建设。APEC北京会议明确提出《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决定在2025年前完成各方间的互联互通,使亚太地区全面接触和融合。

APEC北京会议后亚太地区

可能的发展热点目前APEC在许多议题上已达成共识,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因此APEC未来的发展热点就是对现有议题的深化和具体实践。

加快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

目前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明显慢于欧盟及北美地区,而不同类型国家间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协议产生的“意大利面条碗”效应,在其中起着明显不利影响。尤其是以美国主导的TPP协议和以东盟主导的RCEP协议间的竞争性,极大的阻碍了亚太地区的贸易和投资一体化。而APEC就此明确达成共识,要启动亚太自贸区形成的影响、收益、困难、各种可能路径的理论研究,并开始推进其信息交流机制和透明度的建设,这些无疑将使亚太自由贸易区建设进入实质开展环节。

强化全球价值链的改善与合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下,国际分工从传统的产业间分工到产业内分工,再到当前的垂直型产品内分工,随之形成的全球价值已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而包括中美两国在内的亚太经济体是全球价值链的主要成员方,各方也在全球价值链上因跨境贸易增值的差异出现利益分配上的不平衡,全球价值链的改革因此亟需进行。在APEC北京会议上,各经济体专门制定《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合作战略蓝图》,就应对全球价值链发展中的贸易投资壁垒、启动APEC全球价值链统计工作、发展中经济体更好参与全球价值链、帮助中小企业从价值链中获益、增强全球价值链的韧性、鼓励公私合作促进全球价值链发展等问题达成共识,这无疑预示着加强全球价值链的改革与合作将成为APEC未来发展的重要问题。

以能力建设和加强机制建设为核心的经济技术合作

目前APEC中的发达成员方和发展中成员方在能源、信息通信技术与交通运输设施建设,以及软件联通和人员互通建设上仍存在一定技术差距,这必然要求其成员方之间要积极开展以能力建设和机制建设为核心的跨境经济技术合作。这也使得在主导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同时,跨境经济技术合作仍将是APEC发展的热点。

以新经济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合作

APEC北京会议明确了各经济体要以新经济为支柱,加快经济转型,其中重点提到要以互联网经济、蓝色海洋经济、绿色能源经济为核心,充分挖掘其对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效应。这必将推动APEC成员方在互联网经济技术合作、海洋领域的蓝色经济合作、及能源经济发展上的多方面协调,科技创新与协调必将成为未来亚太经济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及推动力。

合作扩大中小企业实际获益

APEC北京会议首次将“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纳入会议工作大纲,并将如何帮助中小企业实际获益作为重要议题之一,这预示着亚太地区需要各方进一步加强在中小企业合作上的交流与合作,尤其是对如何增加中小企业获利的理论研究与政府间合作将会增多。

以“一带一路”建设带动亚太互联互通与基础设施建设

习近平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工作已迈出实质性一步,而中国也将出资400亿美元建立丝路基金,专门针对位于亚太地区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等提供融资支持,这必将使亚太地区的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未来亚太发展的新热点及主要内容。

中国的策略选择

主动应对亚太地区各类协议的竞争,尤其是TPP与RCEP的协调

目前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已经形成了以美国主导的TPP谈判(“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和以东盟为核心的RCEP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议”)两种主要路径。而中国仅加入了RCEP谈判,却被美国等排除在TPP之外,因此TPP在知识产权、环境保护和劳工问题上的高标准,势必将在未来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中国需要提前采取措施进行应对:短期中国应重点推进RCEP的谈判;中长期中国应尽快熟悉TPP有关协议,尤其是非贸易和投资自由化领域的条款,加快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做好出口可能下降的准备;同时中国还应积极拓展与TPP成员的双边贸易和投资,降低贸易转移的不利影响,最终逐步协调TPP与RCEP的竞争性,加快APEC发达成员与发展中成员的融合。

改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不利地位,增加自身实际获益

在现有的全球价值链中,中国还处于“微笑曲线”国际分工的中低端环节,对外出口以加工装配类产品为主,仅获得加工装配生产环节的低附加收益,这不利于中国贸易的长期可持续增长。当前中国应抓住APEC推动全球价值链发展带来的机遇,鼓励国内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新经济的发展,改变中国出口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增加自身实际收益。此外中国还应以此为契机,加快国内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一方面提高服务型企业的经济效率与国际竞争力,抢占世界服务市场的贸易份额,另一方面扩大对蓝色海洋经济、绿色节能经济、互联网经济的政策支持,进一步增加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实际获益。

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为契机加强与APEC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

加强亚太地区各经济体间的互联互通,可以使中国更充分的与亚太地区其他国家展开深度合作和资源利用,增强相互依赖性,有利于中国政治与经济利益的提升。但需要指出的是,中国通过亚洲基础设施建设银行和丝路基金,为亚太落后经济体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本做出贡献的同时,也要加强与这些经济体间的资源相互利用和技术合作交流,增加自己的实际利益。尤其是要以互联互通建设为契机,加强国际合作与经济交流,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寻找新的动力与来源。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