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解放军拒绝“斯诺登”

shehuiguangjiao 2014-11-19 14:59:31 孙 礼/文 总第259期 放大 缩小

 

在中国军队内部,信息安全工作的地位正在加速提高。2014年10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军队信息安全工作的意见》成为最新例证。在这份由习近平签字同意的文件里,破天荒地将信息安全工作称为军事斗争准备的“保底工程”。

解放军首提“保底工程” 信息安全地位遽升

保底工程,虽然不如“中心工作”惹人注目,却事关“底线”,是退无可退的最后保障。因此也是事实上部队领导最关心,不惜代价去守护的工程。在军队内部,中心工作所指的军事训练和保底工程之间,孰轻孰重是个令人纠结的话题 。

在此之前近十年时间里,为人们所熟知和接受的一个共识是,“安全稳定”常被认为是解放军内部建设的“保底工程”。2008年《解放军报》曾经在一篇评论中直言,“近些年,安全稳定工作是‘保底工程’的提法,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在传统的官方语境里,这个“安全稳定”通常是指部队稳定,对可能的人员伤亡和事故严防死守,对“重点人”看紧,确保内部氛围和谐稳定。在解放军内部,关于“保安全”和“抓训练”孰轻孰重的争论绵延不断,虽然官方媒体曾多次痛陈“消极保安全”的弊端,但坊间认同的常识是,训练等工作抓得好,是锦上添花,而安全稳定这样的保底工程要是出了问题,是要一票否决的。

引人玩味的是,《解放军报》曾在今年5月的评论中指出,军事斗争是中国必须坚持的“底线手段”,而此次《意见》将信息安全称为军事斗争的“底线工程”,让信息安全这项水面下的工作,成了底线中的底线。

信息化是习时代的治军支点

早在2006年,中国国防部发布的白皮书中曾公开展示了信息化的宏图壮志:2050年完成信息化建设的战略任务,而在2020年前的中期目标是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军队信息化体系,特别是军队办公的信息化。

21世纪的第2个十年已经过了一半,解放军的信息化建设正以历史上最快的速度狂飙突进。2011年6月,总参谋部通信部改编信息化部,成为这一波信息化浪潮的重要里程碑。

机构调整更名在中央治军中代表着重要的话语和权力变迁。2008年中央军委决定设立总装备部,统领全军武器装备建设工作,武器装备在军队内部的话语权得到极大提升,从此拉开了中国军队新型武器研制、列装的黄金年代。自主研制的歼10战机、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等明星工程都诞生在此之后。而通信部到信息化部几字之差,却显著地标识着信息化这个关键词在军内的地位上升。

同样细微而敏感的变化,出现在中共十八大的报告中。沿用多年的“世界新军事变革”被改成“新军事革命”,从变革到革命,显示出中央决策层对世界军事变革的定性变化,这必然带来行动和规划上的升级。

和大会文件相呼应的,是最高领导人的一系列口头表态。习近平在主持政治局学习时,曾专门强调,“要勇于改变机械化战争的思维定势,树立信息化战争的思想观念”。他为二炮部队定下“建设强大的信息化战略导弹部队”的目标,同时也在视察陆军单位时指出,陆军改革必须插上信息化的翅膀。

十八大后中央的治军策略正在变得日渐清晰。在中国梦强军梦的口号下,习近平在治军中体现出两个强烈的导向,在政治纪律上强调作风建设,而军事训练上则被信息化统领,其中最重要的杀手锏就是编制体制调整。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中国军队还将利用编制体制调整,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布局,如《意见》中所言,“推进信息安全集中统管,加快构建与国家信息安全体系相衔接、与军事斗争准备要求相适应的军队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信息安全隐患正成为解放军的阿喀琉斯之踵

对于有着80余年历史的解放军而言,信息安全仍是一个新课题。这支军队从1921年南昌起义开始,百万大军依赖的是起义农民,而非专业化的职业军人,这是一支被人戏称为泥腿子出身的军队。

无论是敌后抗日、国共内战还是参战朝鲜,让这支军队蜚声世界的数场战争,他都处于武器装备上的劣势,因此解放军的作战理念深受“人民战争”的影响。解放军对信息化的初印象,还是被海湾战争惊醒。海湾战争一开始,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就发动了代号为“白雪”行动的电子战。在空中作战前24小时,使伊军失去了警戒侦察和通信能力。特别是在1996年台海对峙和1999年南联盟炸馆事件之后,解放军知耻后勇,才真正将作战思想从“人民战争”中解放出来,加速机械化和信息化。

即使在前些年,“倚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化对手”的想法依然颇有市场。甚至有观点认为,美军的信息化能力之强,过于依赖全球卫星定位和通信,战场上过于依赖C4ISR系统,一旦被瘫痪,军队将变成瞎子和盲人,信息化将反成其拖累。

风水轮流转。今天的解放军陆海空三军部队已经经历多轮装备更新,基本完成了机械化,战场互联网和自主北斗系统等信息化建设也开始崭露头角。每年北京军区朱日和基地的大演兵,都让外界感叹中国陆军信息化进展之迅速。与此同时,中国军队面临的外部威胁环境也在悄然变化,特别是在应对周边安全事态时,解放军的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处于相对高的水平,在前期发展出来的区域拒止和非对称作战能力之外,中国军队更需要保护自己信息化的“阿喀琉斯之踵”。

不幸的是,至今解放军的信息安全依然存在巨大隐患。

长期以来,中国军用计算机大量使用windows系统。过去,管控信息安全的方法主要依赖政府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从2003年起,微软公司也通过“政府安全计划”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60多个主要国家公开了Windows2000、Windows XP等软件的源代码,允许相关国家政府人员对微软的产品进行安全审查。但自从vista系统之后,微软不再开放源代码供政府审查,而win8等新系统大量采用云端技术,直接导致了中国政府一刀切地禁止政府和军方采购新版win8的计算机。

即使在那些采用了国产操作系统的单位,也只是在ubuntu等海外开源系统上进行改造,对于系统底层,中国并不掌握主动权。

解放军绝不允许出现中国版“斯诺登”

如果说海湾战争给了中国军队信息化的第一次启蒙,那么斯诺登泄密案给解放军带来的,不啻于二次启蒙。

第一次启蒙带来的改革浪潮,是在信息化基础设施上的巨大投入和进步;而二次启蒙则给初具信息化条件的军队敲响了内部管理的警钟。信息化程度越高,网络化管理越普及,潜在的泄露事件带来的危机就越大。

在此之前,中国一直承受着有组织黑客攻击的污名。2011年,国防部透露,解放军建立了一支“网络蓝军”,目的是为提高部队网络安全防护水平设立,就遭遇海外媒体质疑中国建立“网军”图谋网络攻击。2013年,《纽约时报》更直指解放军61398部队从上海驻地发起网络攻击。美国计算机安全公司Mandiant发布长篇报告,追踪了据称来自中国黑客群体中的成员,白宫还发起了针对解放军5名军官的控诉。

斯诺登泄密案让饱受指责的中国松了一口气,却也让决策层惊醒——即便师从已久的美军,原来也在信息安全上存在如此巨大的漏洞!一支高度信息化的军队里,一个等级不高的雇员,竟然能获取到如此多惊人的秘密文件,高墙大院却后门洞开,如此景象不能不令军队决策者警觉。

解放军在保密问题上历来谨慎,从战时的机要部门管理,到平常三令五申的保密教育,都在信息化时代遭遇难题。即使军队内部网络采用了和互联网物理隔离的设计,但泄密案件依然高发。更关键的问题是,军队的信息安全管理过去是九龙治水,保密委员会,技术部门,政治部门都设有规章制度,却难以形成统筹共管之力。

从2014年起,中央和地方都设立了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中央的网安小组甚至由习近平直接担任组长,这种模式为军队信息安全管理提供了借鉴。《意见》提出的信息安全集中统管,与国家信息安全体系相衔接的要求,正切此意。

但严防死守之下,能否真正看顾好军队信息安全的底线,一切还只是开始。《意见》中所言,要拿出“超常”举措来应对关键矛盾,仍需拭目以待。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