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中欧关系背后的世界格局

shehuiguangjiao 2014-10-26 16:35:32 总第256期 放大 缩小

2014年10月9日中国总理李克强出访德国、俄罗斯和意大利,访问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并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这是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第四次出访欧洲,也是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3月访欧、李克强6月访问英国和希腊之后,中国今年对欧外交的又一重大行动。这一系列的外交活动,不仅反映了中欧关系的日益升级,而且折射出中国最高决策层对于发展中国家崛起与世界格局变化的基本认识。这些认识,简要而言可以体现为三个基本方面。

10月1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与德国总理默克尔圆满结束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后共同会见记者

以提升对外开放带动国内

经济转型

新一届的习李政府,自执政伊始就体现出强烈的道德主义倾向,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大刀阔斧的措施来反腐肃贪,这无疑有助于新一届的领导人迅速赢得民心、增强自身权威。但一些怀疑者认为,这一系列的反腐与整风,意味着中共将体现出更多的保守主义特征,甚至将重回毛泽东路线。为了澄清这种误会,习李政府对内反复强调深化改革,对外则用一系列的出访向世界尤其是西方发达国家展示中国继续改革开放的决心。

对于习李政府而言,加强与欧洲的联系,除了向外界展示中共新一届领导班子开放的形象之外,还有三个重要的利益动因:其一、增强外资信心。自2012年以来,有关外资出逃的谣言不绝于耳,以至于2013年7月《人民日报》要专门予以澄清。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与转型,西方国家的在华投资也将逐渐转型为以长期投资为主,在这种情势下,信心成为了引资的关键。因此李克强此行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展示对外开放的决心,从而增强西方国家投资者在华长期投资的信心。

其二、为中国经济向创新经济转型寻求助力。中国政府逐步认识到2007年开始的全球危机,并不仅仅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偶发的灾难,而是全球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财政结构和金融结构的严重扭曲所带来的中西方共同的灾难。中国连续30余年的高增长已基本结束,国民经济不仅增速放缓,而且面临着经济增长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政府已经深刻认识到,这个变化是一个发生在实体经济层面上的自然过程,我们无法通过政策调整来改变它,这意味着传统的需求刺激政策已经走到末路。不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克强经济学”,其目的都是在寻找一条新的出路。这条出路的关键就是创新,就是以创新来实现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在经济上实现由量的发展到质的发展。基于这一现实需要,习李政府对于欧洲的创新大国——德国表现了异乎寻常地重视。在10月10日由李克强总理与默克尔总理主持的中德两国政府第三轮会谈中,两国共签署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定总额为181亿美元,“让开放创新引领中德合作”成为最重要的主题。李克强总理在会谈中表示:“中国正在全面深化改革,我们将以结构性改革促进结构性调整,推动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向中高端水平迈进。在这一进程中,我们愿同德国做改革的伙伴、创新的伙伴、升级的伙伴。”这段话实际上意味着,中国政府希望在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与德国建立起更加密切的战略伙伴关系,而《中德合作行动纲要》正是这一意图的完美体现。

其三、推进中欧自贸区。由于美国认为WTO下中国是受益最大国,不愿意推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国政府发现世贸协定实际上远远难以达到预期。因此寻找新的出路就成为了必然。中欧自由贸易区的设想应运而生,事实上这也是目前为止,习李政府有关于经济方面最为浪漫,也最为高瞻远瞩的战略构想。李克强在与默克尔的会谈中明确表示,中方对德方支持中欧投资协定谈判表示欢迎,并希望德方支持启动中欧自贸区可行性研究。

以东西平衡作为中欧战略的基本原则

李克强此次访问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和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并出席第十届亚欧首脑会议。除了为长远的经济战略布局之外,也有现实的政治考量。自乌克兰危机以来,美俄、俄欧之间的关系已经显著恶化。出于对俄罗斯扩张的恐惧,欧洲各国正在重新拥抱美国主导的北约,而与此同时以民族主义作为合法性来源的普京政府又很难在乌克兰问题上作出大的让步以安抚惊恐不安的欧洲。欧洲东西两极的对立,虽然不至于发展成为曾经的冷战,但是敌对与紧张的关系却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存在,甚至不排除进一步恶化的可能。

随着美、欧对俄罗斯制裁力度的增大,向东方寻求出路已经成为普京政府的唯一选择。与此同时,中俄关系也正处在近30年最好的阶段,中国连续四年成为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也已上升为中国第九大贸易伙伴。中国累计对俄投资达到320亿美元,成为俄罗斯第四大投资来源地。中国政府深刻地认识到,在中国实现国家崛起的过程中,能源与安全始终是必须予以解决的最重要的战略问题,而这也是中俄两国关系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自习近平主席执政以来,俄中两国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有了质的提升,尤其是两国所达成的历史性的天然气协议,更是为解决中国高速增长中的能源困境打开了一条现实出路。

当然,对于中国政府来说,中俄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不能成为促使中俄在所有问题上都采取共同立场的理由。中国既需要同俄罗斯保持战略伙伴关系,以实现睦邻友好的国家战略,并满足自身对能源的需求,也需要保持同美欧国家的友好关系,以深化改革开放。这种复杂的利益需求,促使了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种平衡的手法来处理欧洲问题。此次李克强总理出访欧洲,先德国后俄罗斯,就多少体现出这种东西平衡的原则。虽然目前阶段,中国政府对于成为乌克兰危机的斡旋者还缺乏实质兴趣,但是基于中国与欧盟、俄罗斯与乌克兰的良好关系,未来这种可能性始终存在。

以中欧合作推进多极化世界

秩序的形成

习李政府之所以对欧洲高度关注,重要原因在于欧洲对于中国未来的国际战略而言,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欧洲不仅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而且是中国对于未来多极世界秩序的预测中极为重要的一极。尽管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略的事实,但是中国的崛起既不是对美国霸权的替代,也不是与美国霸权的对抗,更不是与美国的G2共治。从本质上来讲,中国的崛起是立足于主权完整、民族复兴上的崛起,他不仅不追求类似美国的全球霸权,而且在地理上、文化上也难以成为类似美国的全球霸权。

美国的全球霸权,在文化与历史上是对以盎格鲁——撒克为轴心的世界殖民体系的继承,在地理和政治上得益于远离两次世界大战的主战场。中国的情况与此迥然不同。

首先,中华文化尽管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并不是全球性的文化,其中心只局限于东亚、东南亚区域内,无论是对于基督教世界还是伊斯兰世界以及各种区域性文化,中华文化都不会构成实质性的威胁。其次,与美国天然孤立的地理与政治环境不同。中国处于大国环绕之中。如果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中国将更可能地被卷入其中,而非渔翁得利。中国的崛起必须是和平式的,因为中国的发展难以承受与周边核大国的军事冲突与对抗。同样的,中国也不愿轻率地成为对抗美国的霸权或是与美国共治世界的霸权。美国以武力为后盾的帝国霸权,既不符合中国的传统文化,也不符合中国所处的地缘格局。

这种更依赖市场、文化与创新而非武力的崛起模式,让中国与欧洲各国找到了更多的共同点。对于欧洲各国而言,中国的崛起是新型全球化的产物,其主要内在动力是更加自由的经济要素全球流动以及多元文明的互动强化。中国主要是通过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崛起的,他与欧美等大国的经济和社会保持着高度紧密的联系,因此即便在诸多观点上存在分歧,欧洲各国仍然很难相信中国会从根本上挑战令其获益的现存国际体系。在欧洲各国看来,中国的崛起在更多的意义上是为与发达国家合作提供了更为对等的条件,而不是为挑战国际秩序提供更好的条件。在美国权力衰退和重心回归国内的形势下,多极化世界秩序的出现已经不可避免,加之全球性问题和全球治理的兴起,国际体系更加需要依赖多国共治、基于规则的全球治理机制。中国和欧洲比以前的任何时刻都更需要彼此。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大国崛起的战略规划,必须通过与欧洲务实、对等的合作来实现。

美国帝国策略这几年的挫折充分证明,尽管在民族国家的丛林里,实力始终是硬道理,但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国做不成美国,也不应作美国。中国无法为欧洲提供保护,也不能为欧洲去围堵俄罗斯,但是中国可以成为平衡俄罗斯与欧洲关系的重要力量,也可以与欧洲、俄罗斯一起成为构建更合理、更和平的世界秩序的建设性力量。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