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富周边、建丝路、护安全

tebiebaodao 2014-10-26 16:23:44 总第256期 放大 缩小

毛悦/文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博士)

2014年9月,习近平主席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印度这三个南亚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习近平自2013年3月任国家主席以来,出访西北方向的俄罗斯,奠定中俄合作的基调,出访中亚五国,巩固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良好的双边关系,在东北亚打开了中韩合作的新局面,在东南亚稳定印尼和马来西亚这两个重要的东盟国家。此次在中国西南方向的南亚之行应该算是习主席对周边国家首轮造访的最后一站。

习主席的周边之行以南亚为最后一站,并非因为南亚在周边不重要,其中原因之一是印度政府更迭。2014年5月,印度举行大选,执政十年的印度老牌政党国大党沦为在野党,而出身贫寒的印度人民党人莫迪打着“发展”和“民族主义”两面大旗出任总理。习主席访印时,莫迪政府上台刚刚百日。

中国周边局势可用“西重东急”来形容。由于近年来中印关系比较稳定,中印虽有尚未勘定的边界,也偶有边界摩擦,但并未发生大的问题。如果中印关系交恶,中印边界出现不可控的冲突,中国西部边疆是民族宗教构成复杂的新疆西藏,加之南亚地区阿富汗的乱局的影响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地区的恐怖主义的渗入,后果将不堪设想。而在当前东部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西部的稳定也使我们有能力和精力来妥善处理东部的问题。因此,与印度保持稳定健康的国家间关系,与南亚各个扼守战略要地和交通要道的国家开展合作对于稳定周边局势至关重要。

关照印度发展关切,

开辟中印合作新领域

尽管印方此次对于中方所关心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反应并不积极,然而此次访问的成果不仅充分考虑了印方近期的主要关切,还为两国未来的合作开辟了新领域。

第一,中方充分考虑了印度在发展制造业、改善国内基础设施等在印度经济崛起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意义的领域的需求,向印方在这些重要领域提供帮助,充分显示了作为同样在上升过程中的毗邻大国的诚意。如提出在古吉拉特邦和马哈拉施特拉邦建立工业园区,对于印度从靠服务业特别是软件业带动经济发展的非常规发展路径走上依靠制造业发展拉动经济发展的传统工业化道路有着启发、示范效应;印度的铁路网络覆盖广泛,是其国内最重要的交通方式,然而设备陈旧落后,中国高铁技术的引入以及与中方在此领域的合作将会大大改善印度的铁路运营能力。印度时常把中国看作竞争对手。如果说印度对中国存在敌意,那么这种敌意除了60年代战争的阴影外,很大程度上来自竞争者的妒意。中国在对印方经济发展有关键意义的领域给予其帮助,对于稀释这种妒意、提升双方互信大有裨益。

第二,中国还将对印度工业和基础设施发展项目投资200亿美元。这一数字虽然不如此前日本给予的350亿美元。但日本对印度的投资一直较多,而且日本官方发展援助(ODA)在总量减少的情况下,对印ODA却呈上升趋势。而据统计自2000年以来,日本对印投资达160亿美元,而中国同期对印投资仅有5亿美元。如果从增长幅度来看,未来五年,日本对印投资增加一倍,而中国未来五年的对印投资则是此前十几年的40倍!

第三,对印方一直关注的对华贸易逆差问题给予应对。中印贸易近年来发展迅速,2013年双边贸易额超过650亿美元,双方也已定下2015年双边贸易额1000亿美元的目标。然而双边贸易并不平衡,印度的对华贸易保持逆差且不断扩大,是中印关系中印方常提到的问题之一。此次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不少具体措施。其中还有一条是中方同意进口更多印度电影进入商业院线。此举不仅有利于解决贸易逆差,而且可以让中国普通民众了解当代印度,坚实两国关系的民间基础。

在外媒热炒美日拉印制华的声音中,习主席的此次访问又为两国关系发展找到了新的增长点。

第一,中印将开展民用核能领域的相关合作。2005年印度与美国签订了民用核能合作协定,但项目的落实遇到阻力。2014年8月莫迪总理访日时,曾希望与日本达成类似协定,但未能如愿。此次的联合公报称中印将开展民用核能领域的双边合作,包括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之间的工作磋商。如双方在此方面开展合作,不仅考虑到了印方的关切,有利于赢得印方的信任,而且有益于双方的能源安全,更将受到世界瞩目。

第二,建设中印各自的智慧城市。所谓智慧城市,是城市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依托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也靠知识社会环境下逐步孕育的开放的城市创新生态来推动。中国未来现代化城市发展需要新模式。印度信息产业发达,但城乡差距不大,城市现代化程度有待加强。智慧城市的发展模式对中印两国都具有吸引力和实际意义。联合公报称,中印双方将探讨设计智慧城市的共同示范项目和倡议,双方各自在国内确定一个城市,作为示范。

一带一路精彩路演,

海上丝路走向现实

习主席此次出访堪称是“一带一路倡议的一次精彩路演”。首先,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倡议得到了马尔代夫和斯里兰卡的积极回应。在战略上,马尔代夫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是东西航道的必经之路,中国古代典籍中特别是随郑和出访的人员留下的记录行程的古籍中都有对马尔代夫风土人情的描述。当前在对海上丝绸之路构想进行规划和细化的过程中,有专家认为马尔代夫可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中转站。中国海上丝路的倡议也得到了马方的积极回应。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的明珠”,也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一部分,其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能够发挥的作用将是不可替代的。中国建设海上丝路的规划能够充分利用斯里兰卡优越的地理位置,凸显斯里兰卡的重要性、特殊性。海上丝路建成后带来的贸易便利对斯里兰卡经济发展大有裨益,其国际地位也将大大提升。正因此,斯方才对我们的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有强烈共鸣。

其次,习主席此次出访与南亚三国签订的各种协议集中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海洋合作与对话,实际上已经使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从构想向现实迈入。中国与马尔代夫加强海洋事务上的合作、对马方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援助、考虑到马方的需求,与其在旅游和民生领域合作,并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与斯里兰卡启动双边自贸谈判,重点推进港口建设运营、临港工业园开发建设;改造升级印度铁路,在印度兴建产业园区,并将于年内举行首轮海上合作对话,议题包括反海盗、航行自由和两国海洋机构合作。因此,尽管印度并没给予海上丝路倡议积极回应,但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海上合作对话的议题对于未来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而言都是有益而且必要的。切实开展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有益于当地发展,有助于消除相关国家的疑虑,另一方面也为丝绸之路的建设打好了基础。

郑永年教授认为,中国早期的改革开放是将中国开放给世界,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是让其他国家走近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此次对南亚三国的访问以及一些基础性工作的落实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更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大工程,是中国大国复兴、实现中国梦的重要环节。

亲诚惠容定周边,

各国携手护安全

习主席此次访问也是对亚洲新安全观的一次推广。2014年5月的亚信峰会上,习主席明确提出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新安全观,强调亚洲人解决亚洲问题,亚洲人维护亚洲安全。在呼吁亚洲国家加强合作的同时,也积极欢迎各方为亚洲安全和合作发挥积极和建设性作用。

首先,亚洲新安全观强调亚洲人自身的作用,与南亚国家的政治外交传统契合。南亚国家有着不畏强权、独立自主的政治外交传统。印度等南亚国家自独立以来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传统。五十年代,印度与中国、缅甸一道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印度也是不结盟运动最早的发起者之一,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第三世界国家的不结盟运动。在地区事务上,印度一直反对域外大国插手南亚事务。中国提出的这一新安全观与南亚国家一贯坚持的独立自主的政治外交传统有相通之处,相信会得到印度等南亚国家的认可与支持。

其次,习主席此行成果充分反映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理念。习主席此行与南亚各国达成的协议充分考虑了各国的特殊需求,展示愿与他们共同应对挑战的姿态,“周边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凸显。如与马尔代夫合作强调海上合作、旅游和民生领域的合作,并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考虑到了马尔代夫作为旅游业发达的印度洋国家的实际情况。与斯里兰卡签署的各项协议加强海上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维护斯里兰卡的发展和安全给予了有针对性的合作和援助。与印度在海洋合作问题上首开对话,不仅是为海上丝路建设铺路,也是对于印度洋国家安全关切的考虑。海上对话的主题包括反海盗、航行自由等亚洲国家共同面临的安全问题,而两国海洋机构就这些共同问题即将展开的合作就是对亚洲新安全观的切实的实践。

中国外交正经历从“韬光养晦”到“有所作为”的指导思想的变化,在复杂的形势下,中国领导人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及时部署、调整中国的周边外交战略。习主席频繁出访,正是对这种周边外交理念的实践,不断开发双边关系中的增长点,稳固与周边各国关系,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这样的和平之路、发展之路、增长之路连接亚洲各国,维护亚洲的繁荣与和平。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