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2017年香港有普选吗

tebiebaodao 2014-09-29 20:29:03 程 航/文 总第254期 放大 缩小

 

2017,这个令多少港人期待的年份,会是一个里程碑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日子?那一天,合资格的500万选民可以一人一票选特首吗?

这是一个悬念。

8月3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根据决定提出的框架,2017年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五任行政长官的选举可以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但在实行由普选产生的办法时,须组成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提名委员会;提名委员会按民主程序提名产生二至三名行政长官候选人。每名候选人均须获得提名委员会全体委员半数以上的支持;合资格选民均有行政长官选举权,依法从行政长官候选人中选出一名行政长官人选;行政长官人选经普选产生后,由中央人民政府任命。

决定公布,作为一个多元价值、多元声音的社会,香港社会各种反应纷至沓来。从坚决支持,到不太满意,但也能接受,到坚决反对——客观说来,香港的政制发展关系香港未来,关系每一个香港人的切身利益,各界关注无可厚非,特别是当人大常委会决定公布初始,社会需要时间消化和理解,当即出现情绪化和冲动很正常。不过,当尘埃落定,即时反应的“情绪期”已过,社会各界将面临的是如何冷静思考,对接下来的路如何走达成共识。可以说,中央已经开闸,接下来2017年能不能有普选,取决于70名立法会议员的决心,甚至取决于香港社会民意的走向。 

多元的声音与极端的取态

人大常委会决定公布的次日,也就是9月1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基本法委员会主任李飞、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张荣顺、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冯巍抵港,并于香港亚洲国际博览馆,与约千名社会各界代表会面,介绍人大常委会关于香港政制发展决定的简介会。随后,李飞一行到多个机构与多方人士交流沟通。

中央的意图很清晰,就是将中央的决定,也就是中央对香港普选的底线和制定框架的原因向各界讲清楚,这也体现了中央对香港不同政治文化的理解与尊重。

根据中国宪法和《基本法》,香港的政制体制,包括行政长官普选,必须由中央政府决定,这是中央的宪制责任。但是,中央希望更多市民和各个社会团体认同并支持中央的决定,大家共同走好普选的民主路。

中央决定公布后,社会出现多元声音。有公开表示支持,认为中央一锤定音,免除了香港社会的纷扰和无谓争拗;有认为中央决定合情合理合法,对国家安全和香港利益都有保障;也有认为,中央给出的门槛太高,中间温和派难以接受;也有很多声音认为,对于现行方案,应该“袋住先”(先拿到),事物总是在发展,民主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改善。同时,激进的声音也不可避免出现了。

早在去年初,香港大学一名法律学者就提出了非法占领中环的计划。中环是香港的经济金融中心,国际上各大银行地区或香港总部,香港联交所,各大国际公司办公楼都在这里。这位法律学者称“瘫痪中环才能增加港人与北京谈判的实力”。他声称要号召“万人长期占领中环,瘫痪交通”。

当全国人大常委会831一锤定音后,这名名叫戴耀廷的法律学者面对一家外媒的采访承认,占中策略失败,未能赢得中央对政改让步,“到目前这一刻,我们失败了”。但他和一些人同时声言将继续占中抗争。

不过,这次他们的策略有变。

这次是学生被放在前面打头阵。学联日前宣布,从9月22日起罢课一周。以中学生为主的学民思潮也宣称要罢课一天。而媒体分析占中行动可能发生在10月1日。

日前媒体披露,多份反对派会议记录,甚至包括录音日前被放到了社交网上。会议内容包括交流对政局形势的分析和商讨日后行动,如商讨如何配合占中、学界行动等。放料人质疑占中三子和泛民大佬一开始就存心以学生当炮灰冲锋,而自己则退居幕后“擂鼓呐喊”。

放料人的质疑并不是空穴来风,去年开始,占中三子就开始在学校向学生推销占中。七一游行之后的“占中预演”,满目所见,大多是青年学生,多数泛民议员和占中三子不见踪影。

人大常委会决定公布后,占中迟迟没能发动。在9月14日“黑布游行”后的集会上,陈健民一语道破天机:学生罢课先行,占中随后跟随。

有政界中人分析,随着黎智英献金事件披露,不少泛民政治明星卷入其中,令这些议员颇有自顾不暇之感,占中的接力棒自然转到激进的青年手中。何况青年人单纯,易于冲动,有理想,易于被鼓动。

随着马路、校园的不安宁,可以想见,未来的立法会议事大厅也必然会更加对抗。70名立法会议员中,有23名9月10日“捆绑”在一起,宣布将抵制特区政府即将开始的第二轮咨询,强调不接受“袋住先”。有一向声称尊重民意的“民意代表”甚至说,即便民意7成8成支持“袋住先”,自己也不会“妥协”。

泛民甚至提出了对特区政府施政全面抵制,瘫痪立法会,最终达至瘫痪政府。

多元声音与极端取态交织,香港的普选还能走下去吗?$nextpage$

几种主要声音分析是进步还是更保守

一些人士认为,中央决定下的普选方案(1200人的提名委员会提名,然后500万合资格选民一人一票),比过去、也就是仅仅靠选委会1200人选举特首的方案更加保守。他们的理由是,当初泛民的梁家杰、何俊仁都有机会参选,新的方案把泛民参选的路子堵死了。

但另外一些观点反驳说,这是一个明显有进步的方案。一是1200人投票和500万人投票,谁更民主,一目了然;二是不能以某些人不能参选作为民主的标准。不错,当初梁家杰、何俊仁二人是参选了行政长官,但是,香港已经选过4任行政长官,事实已证明他们只能陪跑,当选的机会为零。即便按照某些泛民声称的宁可原地踏步,也就是说保持现行1200人选委会的投票选举办法,他们能够当选吗?这是毋庸质疑的。三是人大框架的高门槛筛选的只是那些与国家民族为敌、甚至时时想推翻执政党的人。相反,泛民中也有“爱国爱港”者。只要是真心热爱国家,热爱香港,不要老做“马路天使”,减少破坏性,增加建设性,没有不能当选的理由。四是世界上没有一层不变的事情,社会总是在走向进步,随着香港民主进程的发展,为什么选举制度就不可能有循序渐进的改变呢?

国家安全与香港普选有无关系

一些声音认为,中央以“国家安全”作为“借口”,制定高门槛,是以国安来阻吓泛民参选。

另一种声音说,国家安全毋庸置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海外势力渗透香港并非空穴来风。

前特区政府保安局局长李少光披露,美国驻港及总领事馆编制在回归后由约600人增至过千人,美国在港监听规模庞大。

他们要干什么?

梁振英上台之初,仅仅在位工作了约2周的发展局局长麦齐光突然被曝光涉嫌在二、三十年前用互租屋宇的方式“骗取”政府的津贴,令麦齐光黯然下台。此举严重打击刚组建的特区政府新班子。

今天是谁来翻麦齐光的旧帐,谁有条件利用这些旧档案来打击梁振英的新班子吗?

如果今天还有人认为海外敌对势力渗透香港是“阴谋论”,就请拿出事实来说服我吧。

香港媒体报道,当陈方安生、李柱铭到美国求救不久,就传出来美国将重启《美国——香港政策法》并计划在短期内重组几年前已解散的香港工作组,监察香港情况,每年向国会提交香港报告。据称,这也是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的一部分,其针对性是醉翁之意不在香港,而在中国内地。

《东方日报》专栏作者王俞认为,香港风风雨雨,纷纷扰扰,表面上是反对派与港府的较量,实际上是国与国之间的角力。西方势力在香港无孔不入,得心应手。

《亚洲周刊》说得更明白:越来越多证据显示,从占中预演到围攻政府总部,背后都是颜色革命的剧本,幕后是香港媒体大亨黎智英支持占中的议员和团体。西方在港以巨资影响政治的流程曝光。必须竭力遏止反民主派极端派,要将他们与外国反华势力联手夺权的颜色革命泯灭于萌芽状态中。

不能不承认,香港目前缺乏一个好的普选内外环境。前特区政府中策组首席顾问刘兆佳说,香港本身阶级矛盾激烈,政治对立,本土主义盛行;中国内地深化改革和转型中遭遇不少不稳定因素,特别是国内的分离主义会否利用香港作为跳板;国际上,美国在亚洲的一连串动作……而特区的政改关系到政权落到谁手上,掌握特区政权的力量与中央友好还是对抗?在这种内外复杂且不稳定的情况下,普选很容易与政权、国安,以及香港落实“一国两制”搅合在一起。而泛民主派不愿意面对这些问题,只从制度上考虑是否合乎民主的国际标准。

“袋住先”与否决方案

人大常委会决定公布后,要否在人大常委会框架下进行普选,也就是要不要“袋住先”(先拿到已到手的普选),是香港近来讨论最为热烈的话题。

反对“袋住先”的认为,这是“假普选”,必须抵制;如果实现这种“假普选”,当选的特首就可以自以为有认受性,可以为所欲为。

支持“袋住先”的观点包括:500万人一人一票相比1200人的一人一票,怎么都是一个进步,符合《基本法》规定的循序渐进。即便有不完善的地方,也可以先走出第一步。

事实上,一些人士分析,一些泛民、特别是激进泛民,并不希望政改顺畅,不希望政改能够通过,因此千方百计想捆绑泛民投反对票。作为职业政客,他们需要有目标和靶子,只有政改不通过他们才会有更多政治弹药,提名才能获得社会上极少数激进人士的选票,这才能保持他们的政治能量以及政治生命,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很多知情人说,香港一些做政治的人物并非是电视镜头上显示的那样,有多么高大上的理想,他们中多数是把政治当做一盘生意来做。一旦他们不反对,不激进,很可能连立法会议员都选不少,以致没有出路,甚至一份体面的工作可能都找不到。

民意在政改中起关键作用

按照特区政府的计划,第二轮咨询将很快举行,此次的重点包括很多具体的细节,如果顺利,明年早些时候将上立法会讨论。

但是,很多人对政改能否通过,对2017年能否有普选抱悲观态度。

就眼前形势看,的确不乐观。

政改的出路在哪儿?

有人认为,民意是抗衡激进的最好法宝。香港市民大多理性务实,不少人士并不介意“袋住先”。但即便有强大的民意,政改局面一定会扭转吗?泛民已经明确表示,即使多数民意支持“袋住先”,也绝对不会妥协。不过,《东方日报》专栏作者王俞说,如果民间民调真的显示过半数市民赞同政改“袋住先”,泛民不跟民意投票,还能自称民主派吗?

目前香港民意的争夺可谓进入白热化,特别是大家都在争取沉默的大多数,呼吁沉默的大多数出来表态。

多家民调多次显示,超过5成的人反对占中,支持占中的2.5到3成;认同特首“爱国爱港”的超过5成。

“袋住先”的民意走向未来是否与反占中一样,就要看特区政府与建制派人士的努力了。有言道,政治一天都嫌长。一些人对温和泛民依然抱有期待。2017年普选行政长官,如果不是为反对而反对,泛民可以看到普选给香港民主和香港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泛民也可以在其中大有可为。

但如果拒绝了这个历史性的机会,让500万合资格选民丧失自己手中的一票,令香港民主停滞不前,相信历史会对这一事件的责任者予以谴责。

从明年开始,接下来香港将是连续三年的选举年:2015区议会选举,2016立法会选举,2017行政长官选举。特别是2016年立法会选举,与政改方案通过与否息息相关,很可能是一场民意的大摊牌。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