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一战中法国的中国劳工

redianlengkan 2014-08-13 18:03:59 总第249期 放大 缩小

 

法国《世界报》

在法国北部索姆省滨海努瓦耶勒市郊诺莱特华工公墓,长眠着数百位在一战中捐躯的华工。

每一块墓碑上都刻着死者的名字、编号以及去世的日期。他们都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倒下的,这一点并不假,但他们更多的是死于劳累而不是战场上的炮火、是死于疾病而不是榴霰弹。他们的墓碑上用中英文刻着“虽死犹生”、“勇往直前”等文字。

1916年,身处一战之中的法国和英国发现人手吃紧,于是派出特使到中国招募劳工。当时的中国是中立国。由于担心得罪德国,中国与法英两国约定,所派出的劳工不得在距前线16公里以内的地区工作,且不能承担任何军事任务。于是,人们开始四处招募劳工。当时,法国一位武官这样描述:“身体强壮、思想单纯、能吃苦、听话,中国北方的农民既能适应我们那里的气候,又适合从事此类简单的体力劳动:说穿了,他们都是苦力。”

法国滨海大学的讲师马莉(音译)专门写了一本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法国的中国劳工》。马莉说:最早到的一批人是1916年8月24日抵达法国的,但大部分人是1917年抵达的。他们从青岛出发,坐了三个月的船才到达法国的马赛港。这一年的2月,运送华工的法国“阿托斯”号邮轮在地中海被德国潜艇击沉,造成543名华工丧生,此后运送华工的线路作出了调整。他们首先得穿越太平洋,之后是加拿大,然后再穿越大西洋抵达法国,整个行程超过六个月。其间的艰苦难以想象,许多人因此命丧途中,永远未能抵达目的地。

按照各方普遍接受的说法,在此期间被送往欧洲的中国劳工大约有14万。其中,4万为法国人工作,主要在农场、矿山从事体力劳动,或在大港口做码头工人。但也有一些人被安排进了军工厂,而这违反了与中国政府签订的合同。最恶劣的情况出现在为英国人工作的华工身上:他们所雇用的中国劳工人数达10万,而且都在离战地很近的区域工作,有时甚至就在前线。他们就居住在临时军营里,比如努瓦耶勒的营地。

另外,战争后期的西班牙流感疫情也夺去了大量华工的生命。在为法国人工作的华工方面,普遍接受的死亡数字是1500至2000人,而为英国人服务的华工的死亡人数在2000至3000人之间。但马莉对这些数字持保留态度:“总共有25000人从此失去了音讯。”目前,在法国北部约有17个华工公墓。据统计,在最大的努瓦耶勒公墓中,埋葬了800多名华工。但马莉认为,实际上长眠在这里的华工应该超过1000人。

战争结束后,这些劳工又参加了战区排雷这一极容易造成伤亡的任务。之后,在这一劳役机制下幸存下来的人们开始陆续返回中国。但仍有1500至2000人留在了法国,他们当中大部分留在了巴黎,主要集中在里昂火车站附近。在1914—1918年的战争造成大量男人死亡的情况下,他们很容易能找到一份工作、一个女人。总之,这些人从此在法国扎下了根。他们大多在工厂上班,主要居住地就是今天华人最集中的巴黎13区。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