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产业转移离不开市场力量

shehuiguangjiao 2014-07-23 20:48:47 徐 冰/文 总第247期 放大 缩小

 

“有些领域政府投资不盈利,社会资本一进入,不费劲就赚钱了。”这句话是6月25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常务会上所说,有的门户网站转载时用这句话做了标题,并且把社会资本改成了民资,成了“有些领域政府投资不盈利,民资一进来就赚了”,显得有些刻意强调对比。

仔细对照中国政府网所刊发相关报道的原文,虽然不能说李克强总理没有丝毫“对比”的意思,但其重点确实不在“对比”。此次常务会是“确定促进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调整的政策措施”,具体推出了什么措施,目前尚没有公开信息。但此次会议讨论的主题却应引起注意:产业转移提了很多年了,此时再提新意何在?

产业为什么没转移

产业转移,尤其是从中国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目前无论从政界还是学界,对这个问题其实基本已经形成共识。其理论逻辑是:东部地区产业发育和产业集聚程度远超中西部地区,而且其进一步发展已经面临越来越明显的瓶颈。主要表现在,产业布局的密度趋于饱和,相关产业和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呈现不足;人口和产业过度集中,当地环境承载力捉襟见肘,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由于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原材料成本以及用工成本急剧上升,企业成本压力极大;东部地区的产业急需升级换代,以高附加值产业和产品替代低端产业的需求日益迫切。

上述问题其实无需过多讨论,它们已经成为当前中国产业梯度分布、区域分工的极其现实问题。

产业转移提了很多年,几乎每年都进入政府工作报告之中。但是,目前的产业转移虽然不能说没有丝毫进展,却也实在进展不大。一个反向例证即是,如果产业转移进展明显,各级领导人也就不会在大会小会上反复提及;产业转移这几个字,恐怕也就不会多年连续不断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通过我们的现实感受其实也不难判断出,目前中国东部地区仍然是各类产业集聚之地,而在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也喊了很多年,但至今,你甚至都很难说出中西部到底都承接了什么产业,中西部到底形成了什么样的产业特色。

许多地区的领导非常乐于大会小会提产业转移,也很津津乐道转移了什么产业出去又承接了什么产业进来,可是,实质性的产业转移并未明显发生。这是之于产业转移的民间判断,只要不是把头埋进沙子里的鸵鸟,这种态势任何人都看得一清二楚。

产业转移是个市场化过程

产业转移为何至今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为什么喊了这么多年至今仍然在喊?对于此问题的分析汗牛充栋,其中自然也不乏切中肯綮之议。

大体而言,产业转移不出去有这么几条原因:一是基础设施薄弱。道路建设、园区规划、水电配套等硬件设置,以及服务业等软件设施,中西部地区都非常滞后;二是中西部地区虽然原材料和用工成本相对较低,但劳动力素质无法与东部相比,客观上难以承担产业转移要求;三是政府服务方面,行政效率低下,官本位崇拜以及地方传统观念难以适应现代政府的行政要求;四是所要产业转移的产业,许多是高污染产业,在目前环境意识日益强化觉醒的时期,中西部地区也不愿意大力承接这一类产业;五是产业转出的地方也不一定愿意产业转出,因为短期内会影响当地就业和GDP。

除了上述五点,产业转移的自身发展也存在一定问题,有些看似可以转出的产业,也未必一定需要转出去,它们在当地可能并未触及发展的天花板,转出并不迫切。

这些原因都是可以明显看到的,其实还有一条原因虽然不太明显,但对于产业转移却十分重要,这就是在产业转移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坦率而言,在产业转移中,目前政府的作为非常有限,其作为大体还停留在“基本靠喊”的水准。产业转移“基本靠喊”,可能受制于这样几个问题:一是主动行政的意识差,服务型政府的意识尚停留在口头上;二是搞不清行政服务和干预市场的边界,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多……

总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虽然目前形成了共识也进行了一定的推进,但要看到,产业转移的“市场”尚未发育成熟,可以说,产业转移的这个市场,依然是粗粝的,甚至是野蛮的。为了转移而转移,为了承接而承接,这样的情况实在并不鲜见。

那么,李克强总理在这个时候再次提及产业转移和重点产业布局,他的讲话里透露了什么新意呢?

产业转移的“克强经济学”

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在经济上推出了一系列让人耳目一新的举措,巴克莱银行为此创造出了“克强经济学”这个名词,并将其内涵概括为不刺激、去杠杆、结构改革三大重要方面。由于最近颇有力度的“微刺激”,人们对“克强经济学”的“不刺激”产生不小疑问,甚至中国货币政策会否转向,也成为争议的焦点。

但是,如果不那么机械地理解所谓的“不刺激”、“微刺激”,我们会发现,市场化,主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去处理经济领域的问题,依然是李克强总理经济政策的特色。

例如在6月25日的常务会上,在阐释“如何有效扩大基础设施”时,他总结与英国首相卡梅隆共同举行的中英全球经济圆桌会议上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的建议:一是要进行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是要开放更多领域,鼓励更多私营部门扩大投资,促进投资质量进一步提高。

“我们的流动性并不缺乏,但要想办法,让‘流动’在市场上的钱真正进到实体经济中来。”“我们的基础设施还有相当大的缺口,不能光靠政府的力量,而要积极吸引民间资本进入。有些领域政府投资不盈利,社会资本一进入,不费劲就赚钱了。”

这段话向我们透露了这样几个信息,一是放开更多领域,政府不能大包大揽,要更多地利用社会资本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而要达成此目的,投融资改革需要进行实质性的推进。二是依然坚持“总量控制”,也就是当前的流动性并不缺乏,关键是如何让这些流动性流到该去的地方。

如果说第一点因牵涉经济改革而稍显宏大尚缺乏实质内涵,那么第二点对于“流动性并不缺乏”的表述,则更具现实价值。可以说,这个表述和当前的“微刺激”的思路一脉相承,“克强经济学”并未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回到产业转移上来,李克强总理在6月25日常务会上的表述大约可以归纳为这样一条思路:产业转移要遵循市场规律,不能强迫企业去转移;政府不要大包大揽过度自信,而要创造维护便利的营商环境,吸引社会资本进入;不增加额外的财政投资,尽力创造条件让现有的流动性流到该去的地方。

当前再提产业转移的用意

李克强总理主持的此次常务会经由中国政府网报道,立刻引起了人们的关注。由于涉及问题较多,许多提法也展现了个性和新意,媒体在报道时侧重点也不尽相同。有的抓住李克强总理比较个性化的表述,比如“有些领域政府投资不盈利,社会资本一进入,不费劲就赚钱了”这句话,读者的反应就极为热烈。有的媒体则侧重“大项目”,因为李克强总理在会上现场点名了相关部门,近期要尽快拿出若干重大项目,全力推进,“不能东一点西一点地撒胡椒面”。

而通观对于这次会议的相关报道,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此次会议。

首先,因为产业转移并不是一个新话题,而是一个需要持续推进的政策,因此,此次会议恐怕难以提供颠覆性的,完全不同以往的新举措。但是很显然,如何让产业转移的思路和操作方式将会发生一定改变,其根本实质就是强化市场的作用,靠市场的魅力把产业和企业吸引过来,而不是单纯地“招商引资”。

其次,某些“大项目”可能会很快推出。而这样做的目的,依然是“微刺激”的思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面临减速的威胁,而在“克强经济学”看来,流动性并不缺乏,只要就业有保障,宏观经济大的方面就不会发生问题。因此,产业向中西部转移,一是产业梯度配置的要求,同时也是保障就业的要求。

问题在于,依靠市场的力量让产业向中西部转移,虽然转移的质量能够保证,但有些远水不解近渴,短期内对于保障就业率,对于推动经济增长显效不明显。如此一来,“大项目”就显示了用武之地。如果这些“大项目”选址准确、投向明确,将会带来“一箭多雕”的效果。很显然,这其实还是“微刺激”。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