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安徽乡村文化的整合与重塑

zhuantibaodao 2014-05-20 13:11:22 汪 廷/文 总第241期 放大 缩小

 

从“周家老屋”到文化乐园

2014年1月10日,安徽省金寨县南溪镇门前村60岁的周世铸老人换上了簇新的衣裳,早早走出了家门。与过往不同的是,他不是去参加村里的什么红白喜事,而是去参加安徽省首个农民文化乐园的开园仪式。

农民文化乐园是安徽省在2013年开始策划实施的一项重大乡村文化工程。为了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按照整合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惠民工程功效、建立农民自己的综合性文化阵地、将文化融入百姓生活的宗旨,农民文化乐园建设采取先试点、再推开的办法,首批从省内6个市的20个中心村开始启动,逐步将这个文化惠民工程向全省推开,今年将试点范围扩大到100个,覆盖全省16个市。

周世铸老人所在的门前村农民文化乐园,是由当地“周家老屋”翻新建设的一个徽派特色小建筑群,依山而建,古色古香,文体广场、讲堂礼堂、阅览室、活动室等一应俱全,集学教礼仪、文体活动、乡风展示、议事聚会等多功能为一体。

从业已废弃闲置的“周家老屋”,到修旧如旧的农民文化乐园,这个距离不是用尺度可以丈量的。这是当下中国发展进程中乡村文化的嬗变与发展。“周家老屋”因为文化乐园的概念,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这个大别山小村里最美的一道文化景观。按照周世铸老人的话说,这个农民文化乐园的开园,是村子里多少年来最大的一桩喜事!

35年前的1978年,也是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村民在土地承包责任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35年后,还是在安徽,农民文化乐园在全国范围内,又率先开启了乡村文化建设与重塑之路。这种看似偶合的比对,所显示的不只是历史的某种关联,而是中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回眸,这种努力不是试图构建文化的回归,而是达成当下中国乡村文化的重塑!

乡村文化设施的空心与对策

近三十多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乡村人口急剧向城市转移,出现了严重的村庄空心化现象,既包括农村土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也包括农村产业空心化和乡村文化设施的空心化。受以GDP 为主要政绩考核标准等因素的影响,多年来,县乡地方政府将主要精力放在发展经济上,文化建设成为点缀,功能失位,基层文化供给和服务不足,无法反映农民文化诉求,更无力组织开展村庄文化建设,大大降低了文化供给的效益,也导致乡土公共生活的无序和紊乱,农村地域经济社会功能的整体退化。加之又缺少适应当前文化建设内容和方向的有效抓手,不独安徽,整个中国当下都面临乡村文化建设内外交困的境况。

安徽地处华东腹地,却又与上海、浙江等发达地区近距离衔接,在产业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乡民外出务工成为了一种涌流。在繁重的生存和经济压力之下,他们难以顾及滋养自己的原生文化,成为现代工业体系中最为承重的群体。

以安徽北部的萧县为例,由于该地毗邻江苏徐州,交通便捷,乡村里的年轻人纷纷外出谋求生路,故乡未被遗忘,但却被荒芜,古老的萧国文化和曾经让当地人引以为豪的书画文化,渐趋弱化、功利化。逢年过节,外出务工的农民返回家乡,带来的是不伦不类包容芜杂的潮流文化符号的物质拼接、炫耀以及快速消费。乡村文化退化,文化功能面临消解。

如何面对现实,将农村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发挥其价值引领和精神动力作用,进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繁荣,对当下急剧变革的中国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和战略意义。

自2013年始,安徽省宣传文化系统对当下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曹征海曾三次到金寨县南溪调研,就农村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问计于基层、问需于群众。这种调研绝对不是走官样形式,而是在顾及当地经济社会特点的前提下,进行极具建设性的了解、探讨与策划。有一个细节,当前期确认启动农村文化建设工程的时候,到底是选点乡镇一级、还是村级呢?为此颇费踌躇。选点乡镇一级,可以顾及到农村文化设施集约化共享,而选点村级,则可将文化产品渗入到乡村细胞。最终考量,省委宣传部确定为村级,力求让文化工程零距离贴近村民、惠及群众。

在此背景下,安徽省委宣传部启动了农村文化工程试点建设。最初的原则是,“不另起炉灶、因地制宜、因财施策”,试点建设的农民文化乐园,一个鲜明特色是综合性——与美好乡村建设、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相结合,将相近相通的惠民工程整合利用起来,从而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农民文化乐园应运而生!$nextpage$

乡村文化建设的标准化探索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并强调“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

文化建设不比经济建设,较难形成标准化。但是,农民文化乐园的建设,所要达成的不是一村一镇的特例或示范,而是要透过五级政府的合力,为广大乡村提供精神生活的载体,要求乐园的建设具有普适性、可复制、可延展,具有极强的包容力和鲜明的文化色彩。

如此一来,农民文化乐园的标准化问题就显得尤其重要。可喜的是,安徽省在这个方面的探索极具建设性,积累了建设思路、模式、运行管理等多方面的有益经验。

首先是服务内容的标准化。

服务内容的标准化,要求农民文化乐园起码满足八种文化服务的功能,即演出服务、电视服务、广播服务、电影服务、书报服务、上网服务、活动服务和培训服务。这八个方面产品与服务,既满足了基层群众的基本需求,又与中央的规定以及乡村现有的条件、既有的工程形成无缝衔接。

其次是功能定位的标准化。

这个标准化被简洁定位为:一场两堂三室四墙。一场,为综合文体广场,两堂,为礼堂、讲堂,主要满足农民举办节庆礼仪、议事聚会的需求,讲堂可用于形势政策宣讲、科学和法律知识普及、生产技能培训等;“三室”为图书阅览室、电脑室、文化活动室;“四墙”为村史村情展示墙、乡风民俗展示墙、崇德尚贤展示墙、美好家园展示墙。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基本囊括并整合了乡村文化建设工程的诸多要素,形成一个乡村文化综合体。

再次是建设形式的标准化。

以六安市金寨县为例,首批三个试点村类型不同,各具特点。门前村农民文化乐园由农民闲置房改造,为基本型;南湾村由因学校布局调整留下的原村中心小学校舍改造,并与幼儿园、乡村少年宫合建,为扩展型;南溪村与乡镇综合文化站、乡镇影剧院、便民服务中心、村部等联建,为复合型。三种不同类型的文化乐园,兼顾到安徽南北不同的乡村格致、以及不同的人文、地理、以及经费条件,既有统一制式,又兼具开放与扩容特征。

第四是资金投入的标准化。

农民文化乐园的建设,一开始便设定了一个适中的建设格局,要求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群众的文化消费水平相适应,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可进入、可复制、可持续、可推广”。基于农民文化乐园具有基本性、公益性和非赢利性等特点,规定必须在建设投入上明确各级政府的事权责任,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县市财政为主体,形成硬约束,做到规范化。在上述基本原则下,确定投资规模控制在100—200万元之间,省里按照新建50万元、改扩建30万元的标准以奖代补,同时协调财政、美好乡村办予以经费倾斜,各级宣传、文化、广电、新闻出版部门予以资金支持。在乐园运行方面,各级财政按照每个行政村每年补助1.2万元的标准,对农民看戏、看电影、读书、看报、上网等文化活动予以资金支持。如此明晰的资金投入体系,使得农民文化乐园的推进非常顺利。安徽省计划,到2016年全省建成500个乐园。

第五是运行管理标准化。

农民文化乐园不是摆设,更不是形象工程,能否充分发挥作用、能否可持续发展,管理是关键,人才是支撑,机制是保障。基于此,安徽省初步确立了一套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是要完善落实一套规范,二是要组建一支队伍,三是要建立健全一批制度,以之为农民文化乐园有效健康的运行保驾护航。

有了以上的标准化体系,安徽的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得有声有色,从南部的祁门、绩溪,到北部的濉溪、萧县,农民文化乐园依据完善的规制,逐步建设并投入运行,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农民文化乐园的影响力扩展到了更广泛的范围,全国各地来此取经的纷至沓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长刘奇葆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等多个重要场合多次引述安徽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的具体内容,并予以专门肯定和大力推介。

文化建设的标准化与差异化

安徽省是一个文化形制极其丰富的省份,区域内长江、淮河横跨,形成了南北文化积淀截然不同的态势。在农民文化乐园标准化的前提下,如何在具体的实施中较为完好地保留本土文化特色,传承区域文脉,又成了在具体建设中不得不考量的问题。我们欣喜的发现,安徽农民文化乐园在标准制式之下,同时又充分显现出明细而丰富多元的地域特色,充分兼顾到各地文脉的凸显和传承。

以金寨来说,其地处大别山,长期以来,由于交通闭塞,当地较好的保留了具有浓郁皖西风情的本土建筑,这些乡间建筑,透过农民文化乐园的整合,得以修葺、完善和有效的保护。如前文提到的门前村文化乐园。

肥西县山南镇小井庄,是中国最早开始包产到户的村子,其历史追溯甚至早于凤阳小岗村,因此,在建设文化乐园的时候,充分考量其历史元素,将文化乐园的主题和主体设计为小井庄博物馆,村民们透过这个村级博物馆,可以清晰的了解小井庄的过去,今昔对比,大有沧海桑田之感。

而在灵璧县,农民文化乐园的建设则充分结合美好乡村建设规划,突出渔沟镇卓庄村奇石文化和虞姬乡虞姬村楚汉文化旅游资源,凸显地域文化特色,有机融合民间民俗和村情村史,形成浓郁的皖北特色。

而在目前业已成型并运行的农民文化乐园中,绩溪县的一村一品模式尤其具有亮点。

绩溪县孔灵村的农民文化乐园,移步换景,别有洞天。在宽敞整洁的村中心广场边,是古色古香的思诚学堂,只见粉墙黛瓦,徽风皖韵;毗邻思诚学堂,是群众志愿者服务站、文明巷,以及汪家大院、徽派陶瓷书画艺术馆等特色文化品牌,共同构成了农民文化乐园。在建设农民文化乐园的过程中,绩溪县当地宣传部门始终坚持三个尊重:尊重历史,尊重自然,尊重农民意愿,把文化乐园建设与美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传承保护有机结合起来,通过4+X的模式,结合各村实际推广一个或多个文化品牌,将文化、旅游整合,力求打造一村一品。

未来,绩溪的一村一品模式,可否在安徽各地规模化推广?安徽省有关部门正在进行深度调研。

这是一个现代工业化的年代,工业化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便是标准化、模块化、流水线化。如何能在标准化的前提下,将那些渐行渐远、即将消失的文化遗存完美的保护起来,安徽农民文化乐园的探索,为中国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重塑乡村文化

检视安徽省各地农民文化乐园的经验,濉溪县蒙村的做法引起了记者的关注。按照村民的建议,这个村将乐园的建设朝本村“一姓一寺一祠”的特色倾斜和挖掘,让村民找到了心灵的归属感,出门在外的村民,因为这“一姓一寺一祠”,便会情不自禁的常回家看看。

心灵归属感,是安徽农民文化乐园建设中出现的一个极其珍贵的理念。

如火如荼的城市化,农民进城的打工潮,如若揭开浮游于表层的喧嚣与表象,则是广大的农民同时与城市和乡土的疏离感。他们既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也渐次疏离了故乡。陌生感、游离感、飘零感,依附着他们,他们隔着城市浮华的橱窗,却被城市边缘化、驱离化。在身心疲惫之外,他们渴望心灵的归宿和归属。

“身有所栖”,更要“心有所寄”。如果农民文化乐园逐步朝农民心灵归属的目标努力,则这个文化乐园的未来可期!如果整个中国,都能给飘在外乡的农民一个虽然简朴,但却清晰而温馨的心灵家园,那么,中国乡土文化的建设,则无疑功德无量!

未来的乡村文化建设,要力避行政任务的短视和程式,从乡土文化基因传承的机理中寻求路径和办法。这种建设,绝不是为个人或团体谋求政绩,而是为中国农民、甚至为中国的未来建立一个历史有脉络、文化有传承、人性有温暖、生活有色彩的人文框架!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类似于安徽省农民文化乐园这样的乡村文化建设工程,究其本源,实际上是乡土文化的重塑和再造,透过这样持续不懈的努力,加快构建起乡土的精神文化标识、乡民的共同精神家园、乡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样本,那么,当下中国的很多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都可以得以缓解,并最终寻求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