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4G来袭,谁是最后赢家

shehuiguangjiao 2014-04-14 14:13:56 王 超/文 总第237期 放大 缩小

 

三大电信运营商同时得到4G牌照,标志着新一轮激烈竞争拉开帷幕。政府希望维持健康的平衡,三大运营商及其上下游企业,则各怀目标磨刀霍霍。还有虎视眈眈、在3G时代饱享新产业带来的巨大利益的互联网公司——他们会不会不声不响成为4G时代最大的赢家?而一系列变数之中,最大的不确定在于:4G网络布局,会不会为今天期待满满的运营商埋下祸根,使其面临别家对手和产业重构带来的夹击和困境。

4G来袭!但是,看起来庞大无比的优势和前景,也许最终只是黄粱一梦——就像曾经威武无比却严重缺乏竞争力的协和飞机一样?

跟3G的轰轰烈烈预热良久不同,去年12月4日,工信部猛然拉开了4G的大门。三大运营商同时得到了TDD牌照。在4G设备招标中采用TDD标准的中移动到一张TDD牌照,以便继续安心搞建设;而采用TDD与FDD混合组网模式组网的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也获得了TDD牌照,但FDD牌照尚未正式发放。

4G发牌被业界调侃为“月经帖”,意思是几乎每月都有假消息传出。而一旦真的公布发牌,没想到中国移动的动作如此之快,——2013年12月18日,中国移动宣布引进支持移动4G功能的最新的苹果手机。

中国移动抢跑

相比较于3G发牌之后三大运营商争前恐后地推出3G服务,4G的上马,更像是中国移动的独角戏。这大约跟TDD-LTE有关。在3G时代被高速网络抛弃的中国移动不但第一个发布了4G的品牌,更是完成了一桩多年夙愿,与苹果公司签订协议,引进了中国移动4G版的iPhone5s。

3G的“大干快上”与4G的“悄悄进村”有很大不同:3G发展之初,正好是中国完成一轮新的电信改革,中国联通合并中国网通,中国电信购买了中国联通的CDMA业务。一直以来生活在中国移动阴影下的中国联通,拿到了一张比金子还珍贵的“WCDMA”牌照,这张牌照奠定了中国联通以后几年高端用户蜂拥而来的局面,这些用户,都是从中国移动阵营投诚而来。

3G的5年,对中国移动来说,是“失去的5年”。在这5年中,因为网络制式的原因,移动流失了大量的高端用户。但是,一方面要用巨额投入继续小心维护用户规模,因为另外两家运营商一直在宣传3G,中国移动自然不能示弱;另一方面,还要韬光养晦,不能把全部的宝压在技术不占优势的TD-CDMA上,因为投入再大,可能也比不过联通3G网络。首鼠两端、观望焦急的心态之后,政策层终于对中国移动开闸,自然要借坡下驴,迅速推出4G。

经历了TD-SCDMA的几年打击,移动的优势已经不多,早就卯足了劲发力4G,因此可以预计,未来一年内,无论在网络建设还是终端销售方面,移动都会尽力催熟,以期尽快弥补以前的3G劣势,而TD-SCDMA各方面建设估计也会快速停止。

中国移动已经打响“公关战”:宣布当年中国移动投入417亿元用于TD-LTE基站建设;TD-LTE网络将覆盖超过5亿人口、覆盖城市扩展到300个以上;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一张LTE网络……在4G牌照发放前,中国移动率先公布了4G业务品牌“和”,在标识的设计上采用更具亲和力的线条、布局和色彩组合。虽然有业内人士评价“和”品牌不具备明显的可识别性,但中国移动力推这一品牌的决心要远高于对“G3”品牌的热情。

被政策左右的通信市场

在整个通信行业里,处在核心位置的是三大运营商,设备制造商、手机制造商等处在上下游。提供原材料劳务设备的在上游:射频器件厂商、测试厂商,中游:主设备商、传输配套厂商、网维网优厂商、无线终端天线厂商,下游:运营商、CP/SP提供商、移动终端供应商(手机厂商)、电信设计规划公司;此外还离不开专利厂商。4G专利在行业内是个隐晦话题,事关“商业机密”,不过目前国际上4G专利的领头者仍然是高通,它根本就是一个技术专利公司;然后还有诺基亚、LG、摩托罗拉、三星,和国内的华为、中兴、酷派等。

对整个市场而言,移动通信网络的部署可以直接和间接地拉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这是必然的。以3G发展为例,中国3G发展头三年(2008~2011),已直接带动投资4556亿元,间接拉动投资22300亿元;直接带动终端业务消费3558亿元,间接拉动社会消费3033亿元;直接带动GDP增长2110亿元,间接拉动GDP增长7440亿元。同时,3G发展也增加了社会就业机会,3年直接带动增加就业岗位123万个,间接拉动增加就业岗位266万个。

如此巨大的产业,却并非全部听命于市场之手。在国家产业政策中,运营商都是大国企,其主管部门是工信部,所以工信部的一举一动都会对整个市场产生巨大影响。这是一个半市场、半计划的领域,虽然计划的色彩越来越淡,但工信部仍然从行业标准、牌照等核心资源上,控制着市场。

其实本次的4G发牌,工信部一要平衡三大运营商,二要推动中国自主的标准TDD的发展。对于3G时代使用国际通用制式WCDMA的联通来说,4G牌照发放的消息是最不利的。不过,3G时代的优势还在,中国移动的4G也还不会那么快达到联通3G的覆盖水平;而且3G的HSPA+在一般性应用上的体验,相比LTE的差距也不是那么大;所以相信联通还会继续在3G上进行投资,TD-LTE只会在重点城市做,实现3G全覆盖+TD点覆盖的布局。事实上,联通已经在今年3月份宣布上马“沃4G”,延续3G时代的政策,准备平稳过渡,先安抚工信部、证明自己是非常听话的,拿到FDD的牌照再图其他。

中国电信在4G上又是另一种态度。作为最年轻最弱的一家移动运营商,中国电信还处在摸索阶段,牌照不算好,但也在预料之中。今年年初,中国电信也放出话说TD和FD都在测试,所以在TD-LTE的建设上,电信会比联通更积极,但同样不会停止3G的建设。

中国的移动通信市场是一个深度受政策影响的市场,政策的左右腾挪,让运营商始终战战兢兢。在某一“G”你正要得瑟的时候,在下一“G”就让你得瑟不起来,所以,可以预期,三家运营商的竞争格局始终会保持微妙的平衡。

4G产业链谁输谁赢

4G的最基础,就是三大运营商的三张4G网络,不管是单一组网的中国移动,还是混合组网的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都要依赖于上游的电信设备提供商。对于中兴、华为、爱立信等企业来说,这既是一轮发财的机会,也是一轮洗牌的机会。

3G时代,有关如何在运营商已经确定的既有框架下展开竞争的问题上,不同的设备商因市场竞争策略和目标的不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也会采取不同的手段。这让最终的对战结果,产生了明显的差异。尤其是大的设备商华为、中兴、爱立信、上海贝尔等对于市场份额的激烈争夺,经常造成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

一份有关华为可能开展LTE三大战役奖励办法的帖子,在各个通信业内论坛传播,内传华为要求在三大运营商LTE落地份额均须达到“第一”,份额不低于35%;至于EPC的落地份额不仅要求第一,还不能低于40%。

华为要做一代霸主的决心显露无疑。“世界第二大通信设备提供商”,满足不了任正非的欲望,华为要掀翻爱立信,而4G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对中国政府来说,担负重头戏的国内电信设备制造商和终端厂商,最好能尽可能多地培养起国际竞争能力——让“肉烂在锅里”,这个钱,最好中国企业能赚到。

不过最终能否如愿,还是看中国企业有没有“金刚钻”。以中国电信业“双雄”——华为和中兴——为例,在三大运营商的4G设备招标中,无论是核心网设备还是无线设备,都已经取得了远超于国外设备商的好成绩。但是汲取3G的经验,在4G建设中,除了三家运营商都拿到TD-LTE牌照之外,为了减缓国际压力,也提升本国的设备水平,国外电信设备制造商的总体份额也都提高了。例如中国移动的LTE招标中,爱立信、上海贝尔、诺基亚西门子,各占了11%。

出于国际因素和政治正确的考虑,保留一定国外厂商的份额是有价值的。爱立信、诺基亚、上海贝尔,出于一些微妙因素的考虑,相信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保底”份额。

对于中国的运营商来说,以精妙的市场平衡术左右逢源,促进自己产业地位和长期竞争力的提升,就要避免任何厂商独大,也要有效地确保“规则”得到落实,以避免在最大规模的电信市场上无序竞争,白白消耗实力。

互联网公司再次成最大赢家?

随着技术的演进,IT通信业的融合越来越明显。但融合的产业里,通信企业这种基础服务提供商却逐渐沦为流量通道,这在3G时代已经显露出来。2013年,对OTT应用跟运营商的博弈,民众和舆论都不站在运营商一边,理念和技术更先进的互联网公司把运营商打得落花流水。4G时代这一幕是不是会愈演愈烈,让运营商的利益进一步萎缩?

这一方向几乎是无法避免的。这是无线领域的技术进步,导致产业分工进一步精细化的结果;与电信运营商自身的战略定位无关。即使一些电信运营商并不甘心于做一个纯粹的管道工,由于战略定位是一个与产业不同链条动态互动的过程,在实际的战略执行过程中,也将逼迫他们退守到管道工的角色。

当然,运营商不甘愿做流量通道,想从这个大蛋糕中拿到更大的一块。可以说在3G时代,运营商尽管口口声声要做好流量经营,并不断的在应用领域进行尝试,以图遏制成为纯管道运营商的趋势,但事实却很冰冷——全球几乎没有成功的典范。

业界判断,4G相比3G而言,无线带宽将再一次倍增。这种倍增将进一步深化产业的分工,使传统电信运营商彻底地“管道化”。在整个3G时代,电信运营商不得不饮鸩止渴式地一方面引入大量苹果这样的明星终端,一方面不得不投入巨资持续升级网络,确保无线带宽。发生在终端领域的产业分工影响深远,应用与终端在3G时代被严格地分离了。而这种分离,使得应用的提供商既无需看电信运营商的脸色,也不需要再看终端厂商的脸色。

在3G时代,主要改变的是下行的带宽,这种改变主要是改善了应用提供商为普通用户提供服务的通道;但是在上行带宽上,受限于无线技术,用户还必须依赖于电信运营商的服务,即电信运营商在影响上行带宽体验上还拥有技术管理的优势。

有评论悲观地认为:在3G时代运营商失去了对应用提供商的控制,而在4G时代,运营商会再一次失去对用户的控制。一个没有了对应用和用户的双重影响力的运营商,不做纯管道商还能做什么?

运营商恐怕难免沦为“协和飞机”

协和飞机曾经是世界上最快的交通工具,是世界上少数曾投入商业使用的超音速客机。飞机能够在15000米的高空以2.02倍音速巡航,从巴黎飞到纽约只需约3小时20分钟,比普通民航客机节省超过一半时间,所以虽然票价昂贵但仍然深受商务旅客的欢迎。

追求更高、更快、更强是人的天性。但速度并不是推动商业化的唯一动力,商业运营的核心是利润。协和飞机存在的核心缺陷是经济性差。油耗高,限制了使用范围;载客量偏小,运营成本较高;巨大资金投入和漫长研发过程,使得航空公司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和市场压力。协和飞机执行完2003年10月27日的最后一次商业飞行后,终止服务并退役。

更快更好的4G网络,表面看非常好,但实际却为运营商埋下祸根。运营商面临跟对手和互联网公司双线作战的困境,将来会不会重演协和飞机的悲剧,除了运营商自己,还要看未来两年技术的演进。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