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全面深化改革:心动后的行动

tebiebaodao 2014-03-23 14:49:54 李 文/文 总第235期 放大 缩小

 

控全局   谋大事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从“向深化改革要动力”的总动员,到“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的宏观调控新理念;从明确“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推进梯度发展”的统筹思路,到首次提出“全面实施海洋战略”、“大力建设海洋强国”,宣示一个大国对国家长远发展的谋划和长远利益的捍卫,“高端大气上档次”,让十三亿中国人倍感舒心、放心、有信心。

高处立足,体现在宏观经济调控的新思维,“确保经济运行处于合理区间”,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通俗说即守住下限失业率和GDP增速,守住上限CPI。正是缘于对合理区间的坚守,去年即使面临经济下行的极大压力,中国经济并未重蹈忽冷忽热、忽紧忽松的覆辙。

2013年年初,中国的GDP增幅持续回落,国际上出现中国经济“硬着陆”的疑虑。在当时的背景下,走出经济困境,中国政府有两种选择:要么扩大财政赤字,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发票子”来带动投资,这样做效果可能立竿见影,但缺点是需要财政、货币政策有相应的运作空间,而且短期刺激政策难以持续;另一种办法是只要经济运行还在合理区间,就不采取短期强刺激政策、不超发货币、不扩大赤字,经过市场自身调节,回归正轨。中国政府选择了后一种,坚守经济“合理区间论”,有效稳定了政策预期,让市场吃了“定心丸”,成为经济稳中向好的关键一招。

李克强总理曾用“自行车论”形象地解释复杂经济问题面前,政府如何保持定力:“你要不动,就像骑自行车一样,停在那里晃两圈儿,没准儿就摔下来了。所以还得动,要稳中求进。”所谓稳中求进,即“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决策的定力背后有着运筹帷幄。

报告提出的发展设想和路径设计,科学严谨,既遵循了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又充分借鉴了它国成功经验。报告首次提出,“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推进梯度发展,比如,要依托长江黄金水道来建设长江经济带;要依托沿海和内陆的一些口岸,形成连接西南、中南,东北、西北的经济支撑带;要深入推进泛珠三角的区域合作;还有环渤海和京津冀一体化建设问题。如果这些亮点打造出来,中国的整个区域协调发展会出现一个全新局面。“梯度发展”的思路,是世界通行的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即先沿海,再沿江,沿主要交通干线向内地延伸。

一个地域辽阔、地区间资源条件不同的国家,要协同发展、形成合力,离不开全局性的合理统筹。“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的提法,是基于既定的“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战略”基础之上做出的。之前提出过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经济崛起。“培育新的区域经济支撑带”是在原有基础之上做了进一步的延伸。前后统筹起来,东部主要是加快产业的转型升级,主要面向国际市场,到国际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中西部地区要做到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提高自身发展的能力。

“上档次”突出表现在深化改革对法治理念的恪守,而非“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各级政府要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按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这一点,在韩国檀国大学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镐看来,“意味着政府应该管理的事项必须依法管理,权力要在法律框架内运用。”无疑,对宪法和法律的自觉遵从,将法治思维融入执政者的血脉,这是保障国家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根基。

厘清边界  明确职责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深入推进行政体制改革,政府是主要责任人。进一步简政放权,是政府的自我革命。深化改革,必须首先从政府自身做起。加快转变职能、简政放权,是本届政府开门第一件大事。

改革的关键在于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让凯撒的归凯撒,让上帝的归上帝。”中共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意味着既不能重蹈计划经济时代的覆辙,政府管了不该管的事情,扼杀了经济活力,也不能搞所谓全面“私有化、市场化、自由化”,政府不去做该做的事,使市场经济陷入进入失序与混乱状态。

 政府管的太多,权力的边界不够明晰,是目前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面临的最大障碍。“简政放权”喊了多年,可走走停停,不少企业依然被困在“审批长征”之路上,权力的掣肘抑制了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市场的活力远没有充分释放。2013年,中央政府把简政放权作为改革的“当头炮”,一年来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416项。从去年上海自贸区推出“负面清单”,到不久前国务院各部委相继亮出“权力清单”,用经济学家樊纲的话概括,即“用负面清单管理市场,用正面清单监督政府”。割肉之苦,断腕之痛,考验着执政者的责任与担当。

放开市场“看不见的手”,用好政府“看得见的手”,这是一场被李克强总理称为政府的“自我革命”。有代表委员对此的评价是,“政府喊一千句改革口号,不如真割自己一刀。”报告中说,今年还要再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事项200项以上。一段时间内,非国有企业、中小企业的成长与壮大,将是对这场简政放权、释放市场活力改革成效的最有力验证。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多设路标、少设路障,还体现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只字未提“房地产调控”,没讲“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而之前从2005年至2013年,连续8年每一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到“调控”、“遏制房价上涨”。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即在确保有足够保障房的前提下,政府对商品房合理买卖领域放松管控,它将有利于房地产市场良性运行。这也是政府“卸掉装错的手”的理性选择。

如果说在纠正政府有形之手错位的问题上,政府更多做的是“减法”,那么在民生领域政府应该做的则是“加法”,继续加大政府对民生领域的投入,推进一批兜住民生底线的制度建设。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要再增长10%以上,使更多农家子弟有升学机会;今年新开工700万套上以保障房;城乡居民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人均320元等等。多年来,政府在民生投入上的欠账正在一点点得到弥补,这是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该倾力而为的事。

稳健发力   注重实效

加快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养老并轨……“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切中改革要害;“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更多依靠创新驱动转变,从主要依靠传统比较优势向更多发挥综合竞争优势转换,从国际产业分工中低端向中高端提升,从城乡区域不平衡向均衡协调迈进”,改革已经瞄准有待突破的缺口。

近年来,在经济社会领域出现诸多有损公平正义的现象,导致群众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各界期盼重点领域的改革加快速度、加大力度,使各个阶层的潜能和积极性都能得到较为充分的调动和发挥,各方面的力量都能较为自由平等地参与到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之中。

不开空头支票,不回避矛盾,不怕用刀子割自己身上的肉,科学客观地找准问题,切切实实地解决问题,所采取的举措,明确而具体,百姓能亲眼看到,切身感到,是政府工作报告的一大特点。

财税体制改革是个“重头戏”,它实际上是一场政府对自己的权力约束。多年来,遏制“三公”经费大手大脚,治理名目繁多的乱收费、明里暗里的“小金库”、转移支付中的“跑冒滴漏”,控制“跑部钱进”,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等,统统指向财税体制的改革。

报告提出,实行阳光财政,“部门预算要逐步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所有财政拨款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减少专项转移支付……每项改革的分量都是沉甸甸的。不但要让公众知道财政收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还要让公众了解财政收入是怎么收上来的,支出政策和支出重点是什么,阳光财政有望带给经济领域及更广泛领域的撬动能量不可低估。

在部署新型城镇化道路时,报告强调以人为核心,“促进约1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改造约1亿人居住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这是针对一段时间以来,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跑偏”倾向:一边是大手笔的“造城运动”,建起的新城成“鬼城”,二三线城市难聚人气;一边是北上广等大城市人满为患,交通拥堵,水电油气资源告急,“大城市病”严重。因此,报告提出,“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这是对急躁、冒进、不切实际的城镇化虚热的降温。

报告回应民生关切热点,“启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显示出改革的锐气。报告两处用了“宣战”一词,一是“继续向贫困宣战,决不让贫困代代相传”,一处是“坚决向污染宣战”——贫困与污染,正是中国当下的民生敏感地带。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