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文化中国:文化强国的价值坐标

tebiebaodao 2014-03-01 11:10:05 总第232期 放大 缩小

■杨生平/文

(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中共自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后,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都把文化强国建设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那么,究竟什么是文化强国,如何理解和建设文化强国?对此,我认为文化强国虽是一个重要目标,但不是中国建设和发展的终极目标,文化强国应该有清楚的内涵规定与清晰的感性形象,这就是文化中国。

文化中国的内涵

上个世纪90年代,以美籍华人杜维明为代表的一些海外华人学者就曾提出过文化中国概念,并对它的内涵作了理论解读。在杜维明等人看来,文化中国是针对经济中国、政治中国而言的,它表征的是一个意义中国。因为,在相当多的西方人看来,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形象就是上个世纪60年代的政治中国与上个世纪80、90年代以来的经济中国。杜维明等学者认为从中国传统角度讲,中华民族最明显的优势与形象应该是意义中国,以孔子为代表的一批大儒提出的伦理意义既具有当代中国价值,也具有明显世界意义。杜维明等学者提出的文化中国自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它仍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文化中国。我们所理解的文化中国是相对于法治中国、生态中国(美丽中国)而言的,它是根据文化在当今世界以及未来中国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提出的一个感性符号,是一幅说明现代中国追求文化、创新文化、利用文化创造世界和表现行为的形象图式。从文化在当今世界以及未来中国发展中的地位来看,文化中国包括以下内容:

其一,理论图式。如果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不少工作在一般理论指导下还可以“摸着石头过河”的话,那么,当改革进入攻坚阶段与深水区时就不能停留于一般理论层次,需要形成有效指导具体工作的较为具体的理论。因为,此时的各个事物之间的关系变得盘根错节、十分复杂,稍不谨慎,局部失误就可能带来重大的全局影响。理论图式针对的就是这种状况。它不仅指我们一切工作都需要用科学理论指导,不能一切只靠经验办事,而且更指我们需要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指导中国发展。30多年改革开放的斐然成绩足以让我们有充分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但自信不等于可以傲视一切,更不等于可以坐享其成。我们需要清醒认识到目前我们的道路、制度特别是理论还不完善,需要不断总结、丰富与发展。此外,放眼全球,我们的理论话语声音还不强大,我们的底气还不是很足,许多影响全球的重要理论与话语仍然是西方人提出并由西方人主导。对此,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其二,知识图式(或科学图式)。发展文化就要着力发展科学,做到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两个繁荣。自然科学是生产力,人文社会科学也是生产力。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科学事业蓬勃发展,由此带来的经济腾飞世人可见。目前中国的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们热爱知识、追求知识和利用知识的局面已逐步形成。但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目前中国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相当多的高科技产品都是由西方人发明创造,就连像花木兰、熊猫与功夫等中国元素也只能经过西方人整合创造后才会轰动全球,中国走向世界的产品往往只是完成简单的加工制造,核心技术仍掌握在西方人手中。如何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这是摆在中国人面前的迫切任务。

其三,意义图式。文化既有科学内涵,又有价值内涵(即意义)。就它们两者关系看是有一定联系的,科学内涵能为价值内涵祛魅,使文化价值内涵更有“人”文意义;价值内涵也可以促使作为科学的文化更好地为人类自身发展服务。但在另一种意义上,它们又是不能互相代替的。科学要求冷静客观,保持价值中立,而价值始终意味着一种承诺与维护。客观上说,中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定程度信仰缺失问题。针对这一情况,建构一个符合当前中国实际的文化意义图式是十分重要的。在此,不少民族解决信仰缺失的方式是借助于传统。但若只从一般意义恢复传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让传统经过现代洗礼并进行现代化意义重建才行。我们说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有意义,并不是在它是传统这个意义上而言的,而是说它有符合现代精神的文化气质。中国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注重和谐,重视天时地利人和,强调内在精神与气质的养成,这恰恰可以弥补当代人“外强内弱”的特点(指物质生活相对富裕,精神生活相对贫疾)。正是在强调科学理论、科学知识指导并以先进制度为保证的前提下,我们才认同可以用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文化传统去补充和完善中国人的意义世界。这也正是我们与杜维明等人讲的“文化中国”的区别。$nextpage$

文化中国的意义

作为先进理论和科学知识图式的文化意义,人们自然是十分清楚的。这里单就意义图式的意义来说明文化的作用。从一个社会主要组成来看,大体上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与生态等方面。意义图式对文化繁荣与发展是十分明显的,它是软实力和吸引力。意义图式对社会秩序的建构与维护也是十分重要的,它让人们在有亲和力的环境中交往与成长。虽然这个环境不可能一下子消除人们之间的贫富差距,但却能让每一个人都感受到做人的尊严,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人间的温暖。这样的环境氛围会减少相当多因受歧视或碰到巨大心理压力而导致的人事纠纷和摩擦。意义图式对建设生态中国也是有作用的,它能让人们在感受到美丽中国的同时增添更多诗情画意。下面,分别就意义图式对当代中国经济建设与政治建设作用做一简单分析:

其一,意义图式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国际经验表明,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经济中三大需求结构会发生变化,原来占主导地位的投资需求渐渐让位给消费需求。当消费需求主导地位不断增强,一个国家就从生产社会发展到消费社会。消费社会与生产社会最大的区别是,前者是消费引领生产,后者是生产决定消费。在消费社会,人们需求的基本特点是由物质需要渐渐发展到精神需要和文化需要。就此,法国社会学家鲍德里亚提出了一套象征意义的理论。在他看来,消费社会的主要买点不是物品,而是符号。他所谓的符号自然是指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另外,文化产业在未来经济发展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虽然文化产业比拼的是资本与技术,但没有强大的文化想像力和丰富的文化象征资源,要建成世界一流的文化企业也同样是不可想象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公布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人均GDP已达为5414美元。这也意味着中国社会需求结构正悄悄发生着变化,人们对文化需求的程度会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建设经济强国不仅需要更充足的资本与更高含金量的科技,也需要一个丰富的意义世界。

其二,意义图式有利于中国政治建设。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指出,一个社会政治控制的能力与范围是有限的,大量的问题留存在广大的市民社会之中,而对市民社会的管理完全靠统一的意识形态是很难做到的,最重要的是要建构一套与政治控制相统一的文化意义模式。这一思想对我们政治权力巩固与社会管理是有启迪意义的。无论是国家权力还是意识形态都不可能管理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所有方面,对这些方面社会秩序的确定与人际关系的管理应该靠建构一套与意识形态保持一致的文化模式。

一般而言,文化所涉及范围要比意识形态大得多,凡是有人群存在的地方就必然有文化的存在。而意识形态更多涉及生产关系与政治关系。尽管意识形态可以渗透到不同文化领域,但它毕竟不能代替这些领域文化的社会功能。此外,一种政权模式或意识形态只有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相结合,才能体现出更好的意义,才能更获得民众的支持与认可。

中国梦之所以得到广大民众的认可,不只是因为它体现了人们内心追求成功、实现人生价值的理想,更是反映了民族的呼唤和历史的冀盼。中国梦,体现的是百年渴望,更是千年回响。它让人们想到的是近代中国被西方列强的欺凌而追求民族振兴的历程,也让人们想到《礼记》中“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理想。虽然历史上的“大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不能同日而语,但它毕竟可以让后者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从而使它变得更有意义。

文化中国的建设

文化中国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它必然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尊重历史客观规律是首要前提。从历史规律角度讲,我们要清醒认识到文化作用再大、再明显,相对于经济发展来说,它显然是第二位的。只有经济强大了,综合国力提升了,才可能逐步实现文化强国,建设文化中国。而要建设经济强国,不断提升综合国力,又必须有科学理论指导,先进制度保障。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不断增强实力,扩大民主,改善民生,提升国际形象,为世界和人类的和平和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国在不到一百年时间之内走完了西方几百年的现代化历程,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人间奇迹。但西方在实现现代化历程中所犯的错误我们不能不谨防慎防。一些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和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批判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若我们在很短时间内走完现代化历程时也犯了西方人同样的错误,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我们毕竟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作为后发国家,一旦犯了同样错误也许后果是难以弥补的。西方在现代化过程中过于重视工具理性,最终导致在经济发展同时生态平衡的严重破坏和人际关系的严重淡漠,这就提醒我们在强调科学知识和技术作用的同时,要不断完善与建构一个意义世界,让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不断满足的同时,精神生活也得到同样满足,心灵得到安抚。意义世界绝不能等到现代化已经完成之后才进行,必须在现代化进程中同步进行。

文化中国不仅需要有巨大的文化资源,更需要培育尊重文化、追求文化和崇尚文化的氛围。若只把文化当成一种利用工具或只用它粉饰门面,那文化对人来说永远只是外在的东西。只有把文化既当成外在力量,又当成内心需求,真正化为品味修养,那时文化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形象。文化既是外表,又是内涵。文化中国既是对整体中国而言,也是对每个中国人而言。若只是国家强大、内涵丰满、气韵生动,个人品味、气质和修养欠缺,那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中国。文化中国是真正硬实力和软实力集于一身的感性符号,它需要国家与个人共同努力和不懈追求。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