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如何审视未来中国的周边环境

tebiebaodao 2014-02-13 14:56:46 总第231期 放大 缩小

■钟飞腾/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大国关系研究室主任)

2013年10月,中国建国以来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顺利举行,会议制定了未来5-10年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基本方针和总体布局。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举行之前召开此次会议,显然符合中国一贯的决策思路,即在分析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国家的发展战略,同时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扎实推进对外关系。

总体上中国将维持目前的地区局势

对外部环境的分析历来是各国制定战略的关键一环。不过,与西方主要大国,特别是美国以全球环境为主要分析对象不同,中国外交话语体系中存在独特的“周边”这一分析单元。随着中国成长为亚洲最大经济体,回归历史上的“中央王国”地位,对周边环境的塑造和期望也发生根本性变化。毫无疑问,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路线图能否实现,与未来5-10年中国能否准确研判周边环境息息相关。

从战略的含义来讲,中国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周边环境取决于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不断取得进步,对周边环境的认知和需求逐步提高。过去20年,中国对周边环境总体上积极、乐观的看法主要源于这种环境促进了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两者的关系是一个正向关系,即中国的发展有益于外部环境的改善,而外部环境也显著朝着中国期望的那样演进。如果今后中国和周边的互动关系没能产生一个让双方都获益的结果,那么任何一方都有极大的动力去改变既有的关系,而这正是目前正在发生的态势。这种变化是深层次、大范围的,涉及到诸多利益主体。例如,参加此次周边外交规划会议的,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外事部门,也包括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大型国企。

鉴于中国过去35年从周边环境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中国不可能主动地、大幅度地逆转目前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总体上中国将维持目前的地区局势,积极推进落实四种战略目标:第一,中国将继续推进有利于发展的稳定环境,确保地区内局势稳定,不发生大规模的冲突;第二,中国将继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合作,确保周边地区是一个开放的环境;第三,中国将继续以积极的姿态和举措,确保周边国家更多分享中国发展的成果;第四,中国将继续以更加开放的心态,确保周边国家形成对中国和平发展的良性认知。

总而言之,中国将根据日渐增长和变化了的力量,积极主动地塑造更加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环境,同时也努力确保让周边国家支持这样一种环境。

中国最大外部挑战是美日关系的走向

未来5-10年,中国将以更加动态的方式确立周边外交的战略目标。随着中国海外利益增强、中国利益的全球化发展,周边利益在中国国家利益中的份额相对下降。为此,中国须主动平衡周边和全球利益的变化,拓展大国关系视野下的周边关系建设。与此同时,中国今后要越来越考虑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可能发生矛盾的一面,尤其是在美国对中国发展产生疑虑的背景下,地区利益和全球利益的背离趋势加重,美国希望在全球层面加强与中国的合作,但在亚太地区仍旧维护其主导地位。

显然,全球环境仍将持续影响中国的周边外交。对未来5-10年体系性力量变迁是否将影响中国的周边环境,主要考虑两个互相关联的问题:第一,和平与发展的大局是否会发生显著倒退,一个开放的国际环境是否会退回到封闭、割裂的地区经济集团;第二,国际体系的力量对比是否朝着稳定、有序、渐进的方向演进,如果国际秩序发生剧烈的动荡,那么中国将不得不在资源的配比上减少对经济建设的投入。源于战争频率下降和全球军费开支占全球GDP比重缓慢下降,和平与发展的总体环境越来越明显。在全球层面,由于未来25年美国仍将总体上维持超强地位,国际体系的变化还是比较和缓的。但在地区层面上,未来5-10年中国经济总量仍将大幅度超越日本,考虑到中国的军费支出已经显著超过日本,且中国军费支出占地区的比重超过日本历史最高水平,中日的战略竞争将显著加强。因此,与中美政经实力转换相比,中日政经转变来得更早。换句话说,中国面临的最大外部挑战是美日关系的走向,无论是美日同盟加强还是日本变得更加独立,对中国周边环境的影响都是十分复杂的。

某种程度上,中日竞争引发的地区体系变迁,与东亚历史上的朝贡秩序所涉及的范围有着很高程度的重合度。日本是一个对权力变迁十分敏感、且善于利用权力转移的国家,密切关注日本的战略走势是中国周边外交的一项大挑战。中国注重周边环境建设,帮助其他国家获得经济发展,将减轻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压力。以地区而不是民族国家作为一个分析周边环境的变量,未来在中国的战略研究中有重要地位。显然,中国将上海合作组织定义为经济和安全两轮驱动的新型组织,不仅意在捍卫西北边疆稳定、保障能源资源的供应,同时也具有延伸中国地区影响力的目的。而处理好与东盟的关系,不仅对于稳定西南、南海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某种意义上也是中国树立新的中国-周边关系模式的实验场。中国政府近期提出的海陆丝绸之路经济带、中巴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建设就是一种综合性的战略布局,可以预期10年以后将生成一个更加广阔和稳定的市场环境。与此同时,随着金砖类国家总体上在经济治理领域逐步增强话语权,中国改造一部分国际制度的能力也随之增加,那么,中国将获得更有利于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

中国将面临“实力悖论”产生的重大挑战

总体而言,中国仍然将面临着35年来有利于发展的国际体系层面的环境,但地区层面的力量变迁有好有坏。

中国面临的周边环境进入了一个全面调整的阶段,利好因素是中国在五大力量方向上的影响力都在增强。具体而言,首先,未来5-10年中国将继续大幅度追赶美国。其次,在军事领域,亚洲地区在全球军事力量变革中将占据核心位置,特别是鉴于印度的经济增长潜力和美国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地区,中国显然将面临比以往更加复杂的军事环境。第三,在社会舆论领域,由于新媒体的普及以及中产阶级在亚洲的崛起,通过互联网传播的信息将对中国周边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中国管控这类信息的能力将得到有效锤炼。第四,在政治关系领域,中国掌控大国关系的能力将显著增强,新型大国关系将是未来十年发展的核心。第五,未来十年中国与周边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将进一步增强,在周边的境外绝对利益将显著增大。

未来十年中国将明确为强势中国,强势中国时代所面临的环境与弱势中国有很大不同。其中最突出的是所谓三大“实力悖论”现象:第一,中国自身的迅速发展提高了对周边环境的预期,如何平衡中国实力增长和环境预期提升是一个难点;第二,中国在逐步缩小与美国的实力差距时,又在拉大与周边国家的实力差距,这种双向的实力差距是中国特有的;第三,中国军力增长将迅速改变海上力量的对比,中国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平衡传统的陆上大国和新兴的海洋势力,使得海上力量的发展更多朝着有利于扩展商业利益和外交利益的方向发展。

在周边环境上,尽管中国在五大力量态势上都有进一步深化的可能性,但未来因“实力悖论”产生的重大挑战,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让国际社会明白、理解中国周边行为的合理性,减少周边国家对中国崛起的错误认知。中国有必要发展出一种逻辑严密、阐述时代精神的新地缘政治学说,使中国和平发展为什么会对周边产生有益的影响,以及中国为什么需要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这样一种双重、共赢的发展战略让国际学术界接受,这也是未来十年中国周边环境的组成部分。

随着强势中国时代的来临,中国完全可以从理论上系统地说明中国崛起对周边是有益的。中国已经确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新发展框架,实际上中国在创造一种发展型安全,以发展界定安全得到中国的推崇,这种观念也逐步扩散到一大批发展中国家。从这个意义上说,“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具有现实基础。塑造新的周边环境,朝着继续有利于推进中国力量发展的方向前进,仍然是我们不变的目标。未来,中国的政策取向需要更为平衡,既考虑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深入分析中国自身变革给外部世界的重大冲击,而后者将是未来的一个重点。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