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习近平治党一年业绩不俗

liaowangzhisheng 2013-12-23 19:52:49 邓聿文/文 总第226期 放大 缩小

 

党要管党,治党从严,这是中共基于历史教训而得出的基本结论。作为宪法规定的中国唯一执政党,在缺乏外界必要约束与监督的情况下,要想党保持“战斗力”,不腐化变质,就必须随时对党的肌体进行清理,清除那些已经或将要腐烂的部分,对此,中共从理论上是意识到了,也采取了一些必要措施。过去每隔一段时间开展的整风,以及先进性和纯洁性教育,都是为了保持党的活力。

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差强人意,其中最关键的是,中共始终未能做到对领导干部,尤其一把手的权力,进行实质性制约,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致使党的腐败在过去几年空前加剧,干部作风严重官僚化,思想信仰丧失,官民矛盾急剧恶化,用中共自己的话来说,党面临着“四大危险”——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出现了“两大危机”——信仰危机和信任危机。这就是习近平要面对的现实。

要么重生,要么毁灭,没有第三种选择,所以只能选择前者。习近平上任伊始,即把改造党作为自己最重要的使命。总结其一年来的治党策略,从改作风入手,加强反腐和廉政教育,同时狠抓组织建设,最后落实到制度上来。换言之,作风建设、反腐廉政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习式治党的四大方面,其中,整风和反腐又是最重要的两翼,它们都服务于提高党的纯洁性要求。

颇为严厉的习式整风

习近平对“纯洁性”的偏好要超过其他的中共领导人。在曾庆红主管党务时期,中共的提法是加强先进性教育,认为先进性是中共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特征。但习近平接手党务工作后,即在先进性后面加上纯洁性,把先进性教育改为纯洁性教育,习认为,先进性来自于纯洁性,没有纯洁性就没有先进性。中共要成为一个代表中国人民根本利益的政党,前提是党自身要纯洁,党不纯洁,就无先进可言。所以,习在几年前就发出,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一个关乎党生死存亡的大问题,是“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长期任务和永恒课题。

当习成为总书记,能够有条件按照自己的意愿来改造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加强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去年12月5日,政治局会议一致同意出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集中解决所谓“四风”问题,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以期恢复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从八项规定一年来的落实情况看,成效还是很显著的。中纪委的统计显示,截至10月底,各地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共计17380起,处理1989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4675人。实事求是地说,干部的工作作风有所好转。

习式反“四风”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领导人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二是强化督察和检查,不搞一阵风;三是制度化。从后两者来看,从中央到部门和地方,都出台了相关规定,加强了监督检查的力度。这些规定涵盖会员卡专项清退、不得新建楼堂馆所、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狠刹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和会议费支出,不得在办证中故意刁难群众等各方面。11月,中央印发《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以条例的形式固定化这一系列规定,将反“四风”制度化、长效化。

在干部作风建设方面,更重要的是整风。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名义的整风,是从今年6月开始的,时限一年左右,整风虽然也着眼于“四风”问题,对“四风”来一次“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但其目的,更多是要重建中共的群众路线,用习近平的话说,“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失去了群众,就有被倾覆的危险。

客观而言,习式整风比其前任要严厉得多。习为此重拾毛时代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各级党委的常委层面,要求开展民主生活会,进行毛氏批评与自我批评,并亲自监督,人人都要过关。习这样做有两个意图,一是提醒领导干部,尤其是掌握各级政权的中共执政集团,务必牢记中共的权力基础来源于群众,心理要有群众;二是执政集团内部要做到互相监督,互相揭发。前者是显性的,后者是隐蔽的,目的是要威慑那些对自己怀有二心的各级党政大员。

到目前为止,整风也达到了一定效果。各级党委面向社会作出的各种承诺对领导干部有一定约束作用,届时如果改正不力,兑现不了承诺,就有可能被“问罪”。

“老虎”、“苍蝇”一起打

相对改正作风,民众更为关注的是习近平的反腐。迄今为止,习的反腐取得了相当大成效,超出了社会原先的期望值。习式反腐也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力度明显加大;二是“老虎”、“苍蝇”一起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腐败;三是在严惩腐败的同时,加强反腐的制度建设。

腐败是寄生在中共身上的一颗毒瘤,习能否把领导干部,尤其是高级领导干部的腐败管住,不但关乎作风建设的成败,也是能否赢得群众信任的关键。从这个角度看,反腐是为党树“信”的过程。习必须加大对腐败的治理力度,来满足社会期待,以此推进干部作风的转变。

另一方面,反腐也是促使制度良行运转和改善党的治理的重要一环。腐败不仅表现为领导干部贪污了多少钱,更重要的是,它破坏了律法,使制度和法律瘫痪。人们看到,凡是腐败发生的领域,制度和法律总是失效。因此,中共要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改善党对改革的领导,使党能够驾驭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结构的现代化,就必须严厉反腐,让各级官员认识到,中央对腐败的打击不是权宜之计,不能存有侥幸心理。

所以,除了从立威和改正干部作风的角度,还应从改善党的治理角度看待习发动的这轮反腐运动。

习近平治党的第三个方面,是加强组织建设。与大张旗鼓的整风和反腐相比,习在组织建设方面的布局是静悄悄的,几乎不被人们所重视。但其实,习在这方面也着力甚深。中共向来强调政治路线确定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而组织建设就关乎如何选干部。选择一个思想不纯,能力低下的干部,不但理解和执行不好党的路线方针,也会恶化干群关系,所以,组织建设在党的纯洁性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习对组织建设,要重用“四种人”,即对群众感情真挚、深得群众拥护的干部;说话办事有灼见、有效率的干部;对上对下都实实在在、不玩虚招的干部;清正廉洁、公众形象好的干部。相反,享乐思想严重、热衷于形式主义、严重脱离群众的干部,要受到警醒和惩戒。重用“四种人”的提法,反映了习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需要指出的是,习的整风、反腐和组织建设是与制度相联的。习清楚,没有制度保证的整风和反腐,不能持久。这或许是习式治党中最该称道的一点。过去领导人不是没有整风和反腐,但成效之所以不大,根源在于未能真正从制度上探索如何约束权力,这使得整风和反腐容易成一股风,诱发短期行为。而习明确提出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强调制度建设的重点是要健全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体系,说明他充分意识到,党风不正和腐败的根源,不在别的,正是权力。不把权力治住,关进“笼子”,它终会出来祸害百姓的。

可见,习对治权有着明确的认识。这也反映在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决定”有关党建的表述和政策不仅在“对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这一节体现出来,也见诸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等章节。

从“决定”来看,习未来几年的治党,将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加快体制机制改革和建设。(2)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防控廉政风险的法律法规。(3)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4)加强与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的协商,拓宽协商渠道,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关于权力的制约,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健全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推行新提任领导干部配偶子女从业、财产、出国等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完善派出和巡视制度,包括兼任地方党委书记的政治局委员,都在巡视监督范围内;适当分解主要领导干部的权力和责任,减少主要领导干部对具体事务的插手干预,降低主要领导干部对班子成员晋升时的权重,形成领导班子成员内部相互制约和协调的权力运行闭环系统等,表明习有意要防止中共再出现像薄熙来这样的超越于党纪国法之上、不接受监督的特殊党员、特殊领导干部。

尽管习在过去一年中治党初见成效,但并不表示习和中共就可高枕无忧。与中共目前的百病缠身相比,这点治理成效不能夸大其意义。前述中纪委对落实八项规定的调查就说明了这点。调查显示,在几万名违纪官员中,乡科级干部违规最多,地厅级最少,省部级没有。这个结果让人们看到,作为“神经末梢”的中共基层政权的执政能力非常堪忧,但另一方面也并不表示,级别越高越廉洁,而只能说,一些高层干部的违规行为较为隐蔽,不易被发现。

理论和事实都表明,靠执政党自己来“刮骨疗毒”,最高领导人必须非常有远见,还有权威。否则,就只能是问题倒逼式的被动应对性。比起党自身的监督来,历史还证明,赋权于民,向社会开放外部监督,以外部监督来代替党自身的内部监督,成为主要的监督形式,是提高党的肌体健康,使党富有活力的不二选择。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