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德企之乡锦绣江南金太仓开创中德合作奇迹

zhuantibaodao 2013-12-23 18:28:46 王云伟/文 总第224期 放大 缩小

 

著名德企之乡——江苏太仓市不仅是一座沿江临沪的新兴港口城市,还是江南水乡畔一座独具风韵的美丽田园城市。太仓有着现代化农业为支撑的大片良田和古典园林式的城市环境,她婉约如画,上善若水,长江经济带与沿海开放带在这里交织。作为一座新兴城市,近20年里,太仓充分发挥沿海、沿江、沿沪的区位优势和亲商、惠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德国企业投资落户,水乡特色与德国风情在这座小城完美融合,开创了中德合作的“太仓奇迹”。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锦绣江南金太仓”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焕发出勃勃生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继续谱写美丽篇章。太仓市委书记王剑锋表示,该市将围绕“现代田园城、美丽金太仓”建设目标,进一步深化与德国的交流与合作,力争到2015年实现德企总数超300家,新增投资额超10亿美元,全力打造国家级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推动太仓成为中德合作升级的新典范。

“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区”揭牌助推太仓经济转型升级

2013年10月31日,太仓市举办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五周年恳谈会。会上,“中德企业合作基地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区”揭牌,这是国内首个针对德资集聚区的质量安全生产示范基地。商务部欧洲司副司长翟谦,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商务参赞Schmidt,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检验监管司综合处处长刘慧娟,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总经理Christoph Angerbauer,太仓市市委书记王剑锋及太仓市领导陆燕、朱万里等出席了会议。

翟谦在致辞中说,中德两国是互惠互利、精诚合作的好伙伴,1993年太仓第一家德资企业落户以来,短短20年间,太仓集聚了近200家德资企业,这说明太仓对于德国企业具有非常强的吸引力。特别是近5年来,太仓在引进高新产业及双轨制教育模式、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下大功夫,不断改善经营环境,提升经贸合作层次,太仓市政府部门用高效透明的行政服务、优质出色的经营环境,让企业和员工在此安心创业、生活。商务部对太仓的中德经济合作寄予厚望,希望太仓继续做好产业规划,扩大规模效益,持续改善投资环境,挖掘更大的发展潜力。

Schmidt在致辞中说,太仓对德企政策的扶持、各项资源的配置,以及城市中德国文化的融合,让德国企业在太发展得非常顺利,德国人在这里有家一样的感觉,德国企业为太仓经济发展作出贡献让人高兴,希望两地经济合作取得更加令人瞩目的成绩。

魅力太仓,打造德企创业乐园

一座沿海城市,吸引百来家外资企业投资并非难事,但赢得以严谨著称的德国企业家青睐却不那么容易。全球著名的汽车空调开发制造专业公司康唯特2001年在太仓设立独资子公司,“最初选择到太仓是因其他企业的推荐,当时公司只有6个人,来到这里后,太仓市政府的亲商理念、服务质量、办事效率让我们感到非常满意,我们很乐意再推荐自己的伙伴来这里发展。”该司负责人杨新介绍,目前,太仓分公司员工已达60多人,年总产值约8000万元。“优质的服务、惠企的政策、独有的人文情怀”……魅力太仓,打造了德企创业乐园。

据了解,有着“中国德企之乡”之美誉的太仓市是中国德资发展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2008年11月,太仓被中国商务部和德国经济部联合授予“中德企业合作基地”称号,成为唯一一个得到两国政府共同认可的中德合作示范基地。

据太仓市商务局陆定峰局长介绍,太仓市以“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为依托,不断放大德企集聚优势,优化对德服务平台,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来,太仓新增德资企业100多家,德企总数超过200家,总投资超15亿美元,形成了“精密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配件制造”两大特色产业基地,精密机械企业有72家,年产出超100亿元,汽车零配件制造企业有26家,年产出超90亿元。许多德国朋友坦言,“太仓”已成为他们创业乐业的“风水宝地”。

太仓“双元制”模式助力德企腾飞

德企聚集助力太仓经济发展实现质的跨越,但随之而来的“技工荒”问题也让太仓面临新的挑战。如何在保障经济发展的同时,既有效破解技工荒难题,又能促进社会发展,产生双重效益?政府引领、双元参与、合同执行、成本分担,太仓“双元制”本土化新模式被大胆实践并不断深入。

“‘双元制’就是将学校这一‘元’与企业这一‘元’相结合,实现互赢。”健雄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魏晓锋介绍说。近年来,太仓在双元制发展中不断摸索,结合当地实际,逐渐形成工学交替的本土化培养模式。90后的满浩毅高中毕业后选择到健雄机电一体化中德班学习,如今还在念大三的他已经在慕贝尔汽车部件(太仓)有限公司实习近一年,每月实习补贴1500元。小满很喜欢这种教育模式,“既是学生又是员工,让我在学到知识的同时还体会到工作的乐趣。”近年来,健雄学院每年培养约百名双元制人才,人才实现100%就业。

据记者了解,经过10多年的发展,舍弗勒中国培训中心、德国巴伐利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健雄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技术工人培训中心等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先后成立,“双元制”职教模式在太仓逐步发展壮大,年培育德国AHK认证的技术工人880人,解决了不少企业技术人才紧缺的难题,极大地满足了德资企业对专业技术工人的需求,助力德企腾飞。

德国元素加快集聚,中德文化深度融合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从太仓新区管委会往南,步行十多分钟便能看到沿路两侧一排排充满德国风情的酒吧、咖啡馆,欧洲风情展露无遗。在众多德国人眼里,太仓是一座“温柔的城市”,兼具“江南水乡”和“德国小镇”的双重特点,她既宁静又开放,让来到这里的德国人不再想家。

晚间下班高峰过后,德国人加米拉会约上他的几个老乡,和中国朋友一起来到位于东仓南路的一家咖啡店,喝着鲜啤,抽着雪茄,享受闲暇时光……其实,很多来到太仓的德国人都和加米拉一样,在工作之余,思念着故乡,但是令他们开心的是,“德国有的,太仓也都有。”加米拉笑着说,这样的氛围,让他们把太仓当成了自己的故乡。

太仓充分借鉴德国发展中小城市的成功经验,坚持“绿色、低碳、集约化”的城市建设理念,注重城乡环境和风貌特色的优化,已基本建成既有现代城市功能、发达的工商业,又有优美田园风光,并体现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现代田园城市风貌。同时,德国的香肠店、酒吧、面包房、餐馆等生活服务设施大量兴起,并成立了由酒店、影院、太仓足协、体育馆、高尔夫球场等多家单位联合组成的“德企服务联盟”,为在太仓工作的德国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生活环境。太仓还与德国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德中同行”、“啤酒节”、“德国企业科技成果展”、“中德足球友谊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德国社会生活和人文特质等元素更多地融入到太仓文化中,促进了中德文化的大融合。

太仓市委书记王剑锋:努力把太仓建设成为中德合作的典范

11月6日,太仓在深圳举行现代服务业专题推介会,会议间隙,本刊记者专访了太仓市委书记王剑锋。在谈到“德企之乡——太仓今后的发展”时,王剑锋书记信心满满。他说,太仓因春秋时期吴王在此设立粮仓而得名,是著名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也是江南丝竹发源地、娄东文化发祥地。近年来,太仓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大力实施“创新引领、以港强市、接轨上海、城乡一体、可持续发展”五大战略,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完善现代创新格局、推动现代港口发展、加快现代城市建设、加速现代文化繁荣、促进现代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迅速崛起之路,成为长三角最具发展活力的地区之一,综合实力一直处于全国百强县(市)前十位。

自1993年克恩—里伯斯(太仓)有限公司落户太仓以来,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凭借太仓自身优越的区位条件和综合环境,同时也是得益于广大德国企业的慧眼识珠和宣传介绍,大量德资企业纷纷落户太仓发展,特别是在2008年太仓获批“中德企业合作基地”后,5年来太仓新增德企100多家,目前德企总数超过200家,总投资超15亿美元,获评国内唯一一个“中德中小企业合作示范区”。太仓已成为中国德资发展最好、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被誉为“中国德企之乡”、“中国的施瓦本”。

王剑锋认为,德资企业在太仓的集聚发展,不仅为太仓经济增长作出了突出贡献,更重要的是,德资企业所倡导的优质品牌、先进理念以及企业发展所带来的技术人才,代表了未来产业发展的主流方向,也很好地助推了太仓产业的转型升级。王剑锋介绍,我们先后举办了“中德经济合作论坛”、“中德中小企业政策磋商会议”等高层互访交流活动,开创了“双元制”职教品牌,开展了“德中同行”、“啤酒节”等社会文化活动。可以说,太仓的中德合作已进入了一个多领域拓展、高层次推进的时代。

王剑锋表示,当前太仓市正处于转型升级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阶段,扩大对外开放、做强产业经济,既是关键所在,也是紧迫任务。我们将以中德企业合作基地为载体,牢牢把握经济国际化的发展方向,继承弘扬“扩大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紧密结合太仓现代化建设实践,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规划布局,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服务配套,不断深化双方在先进制造业、科技研发、人才培养、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努力拓展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及服务业方面的联系交流,鼓励和支持部分本土优质企业赴德考察投资发展,通过构建全方位、深层次的交流合作格局,努力把江苏太仓建设成为中德合作的典范!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