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朝野合力,改革可期

tebiebaodao 2013-12-23 17:59:21 邓聿文/文 总第224期 放大 缩小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已经落幕,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对这次全会,中国社会和全球舆论经历了一个“有趣”的变化——在三中全会公报公布后,舆论的解读偏悲观,但《决定》全文公布后,其释放的改革信息量远超公报,全球舆论也为之一变,称赞改革超预期。

改革超过预期

早前舆论解读偏悲观的原因,是在全会召开前,中国领导人放出的信息促使人们对会议产生了过高期待,甚至一些人以为全会会对政治改革作出某种部署。鉴于中国过去几年改革徘徊不前的局面,人们期望新一届领导人能够展示改革魄力,大刀阔斧地革除陈弊,重启改革议程,这种心情和期待是可以理解的,也是非常宝贵的,但如果对现代改革持一种理性态度的话,可能在会议召开前,就不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期待。

尽管如此,笔者认为如果把三中全会放在中国改革的实际进程去理解的话,不妨乐观积极看待,现在《决定》全文公布,笔者不得不承认,其内容在某些方面还超出了预期。

《决定》是一个非常翔实的改革文本,体现了问题主导的改革思路。对中共未来9年要解决的60个问题,《决定》都提出了明确的解决思路和政策措施,几乎没有套话,有很多政策亮点和提法值得人们去关注。

例如,《决定》提出中国改革的最高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立中央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在政府与市场、国有经济与非公经济、司法体制、农民产权、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反腐等方面都有新的提法和表述;在改革的方法论上,强调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等。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指出了目前中共全部问题的症结所在:国家的治理能力跟不上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民权提高的现实;设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协调领导小组,表明中央改革的决心非常大,改革可能不会空耗而得以实际推进;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中国在崛起过程中,重塑国家安全和全球战略,为争取一个最能体现自身利益的国际环境和治理秩序的必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说明中共对市场的认识又深化了一步,意味着政府职能的转变会进一步加快,市场作为资源主要分配者的地位会进一步增强;指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表明非公经济接下来会有更大发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改进预算管理制度,意味着财税体制将会作出重大调整,为处理好央地关系,提高科学调控水平指出了路径,并可能建立起预算民主,倒逼政府公开;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给农民更多财产权,表明土地制度会有重大变化,土地流转加快推进,农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将享受同地同权待遇,实际上是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可以讲,上述领域改革的推进,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中国的面貌。

不仅如此,对一些现在能够做出的改革,《决定》直接给出了答案,如放开“单独二胎”,废止劳教制度,探索实行官邸制,国有资本上缴公共财政比例2020年提至30%,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纪检实行双重领导以上级纪委为主等。

适度集权的必要

即使从民主政治建设来看,《决定》也提出要加快推进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正如联早采访的学者所说,这不仅仅是个理论突破,也意味着它可能在实践中加快进行民主政治的试点和推广。因为只有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级上进行更多民主形式上的试点和探索,在关系到国家基本政治制度的做法上进行规范,进一步推进程序民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才配得上“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另外,对司法独立化的强调,也是广义政治改革的一个部分,意味着司法体制的独立性会得到加强,政府的权力会受到司法的更多制约。

诸如此类,还有一些。总的来说,《决定》在改革理论和政策上有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这是做好改革工作的重要前提。

当然,对新一轮改革整体上的“政左经右”色彩也不必讳言。由于改革的终极目标是要完善和发展中国模式,推进国家治理结构和能力的现代化,而中国模式的本质特点是政治一元化和经济多元化,再加上全会仍然把经济建设作为国家的中心工作,因此,改革重点锁定在经济上,向市场放权将会充分激化市场、企业和社会的活力,而在政治上持一种相对保守的态度,也就不奇怪。

这也是改革需要一定集权的原因。全面深化改革协调领导小组和国安会的设立,不管后者的目的是针对内部安全还是外部安全,无论就其主观考量还是客观结果而言,都会造成一定政治上的集权。这种集权既是由改革目的所决定,也是因为中国当下的改革是一种非常态化的改革之故。中外历史证明,在一种非常态化下推进改革,若改革者没有一定的权力集中,改革就很难推进,故适度集权是必要的。考虑到中国既得利益的强大,改革者只有将一定的权力集中在手上,拥有更大权威,更少受利益集团的掣肘和干扰,才能更好去推动那些有益于整个社会的变革。人们所要防范的是,如何去约束集权的改革者。

落实顶层设计关乎成败

《决定》还有一点需要提的是改革方法论的改变。中国此前的改革方法论是邓小平的猫论和摸论,后者即摸着石头过河,这是基于前期改革的特点而不得不如此。因为改革是一个探索过程,而中国改革的复杂性又前所未有,此外,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资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但在改革已经走过35年后,改革的目标模式已经确立,而且法律制度也已逐渐健全的情况下,再摸着石头过河就可能会延误改革,甚至成为不改革的借口。所以,全会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这是中国改革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一个改变,它势必有助于改革的深入推进。

不论人们对全会作何评价,现在,改革的规划和部署已经做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落实。但落实并不是一个被动的按葫芦画瓢的过程,而是一个再创造。因为三中全会的规划只是一个宏观的方向性的规划和部署,而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具体路径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去推进,所以它需要人们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在中国的改革史上,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前期,是改革的黄金时期,那时社会包括地方、基层和民间主动改革的精神很强烈,勇于探索和实践,形成了很多改革的地方经验。但一个时期以来,这种主动改革的精神和积极性失落了,大家都怕在改革上犯错,不敢也不愿推进改革,而是被动等着上面尤其是最高领导发出改革号召,做出改革决议,才按照规划好的“改革”去部署。以这样的精神状态去落实中央的改革部署,推进地方改革,会很成问题。所以,需要在三中全会精神的指引下,大胆地不拘一格地去创造改革的各种经验,才会形成一个改革的百花齐放局面。

民心思改革是中国社会近几年的一个显著特征,从《决定》来看,本次三中全会多少呼应了民众对改革的期望和要求。所以,若朝野合力、上下同心,改革是能打开一个新局面的。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