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人民币“5时代”?

tebiebaodao 2013-11-13 18:43:39 总第222期 放大 缩小

坚挺的人民币

10月的中国假期,不仅让全世界人民领略了中国人的购买力,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跟着屡创新高,逼近“5时代”。

6.02,这是10月26日,你拿1美元钞票去中国的银行兑换成人民币的价格,也就是所谓的现钞买入价格,而通常说的汇率多指汇率中间价,比现钞买入价格要高一些。这一天,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中间价是6.13,再创历史记录。

从2005年汇改开始,2006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历史性的“破8”,到2008年的“破7”,如今又到了“迈向5的关口”。人民币升值的速度虽然越来越慢,但升值一直在继续。

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最大的债务人—欠中国1.27万亿美元美债借款的美国,其民主共和两党在美债违约前一天才达成人们都认为会达成的美债上限提高的协议,而在这个协议达成前,给世界带来不安的结果之一就是促使美元继续贬值,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创新高。

人民币升值,中国人可以更便宜地购买国外的商品、进行海外投资。但另一面的事实是,即使是在中国大本营附近的东南亚,相较于人民币,美元仍然是更“硬”的通货,在中国用人民币兑换美元,再到东南亚国家用美元兑换当地货币,往往比直接拿人民币去东南亚国家兑换当地货币要划算。

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短时间内仍不会从根本上动摇,2008年以来连续三轮的量化宽松政策也仍在把本应是美国的通胀输出给全世界,而美国经济借此逐步走向复苏。

而受人民币升值和中国国内实际利率和投资回报远高于发达国家影响,大量的外汇,也就是热钱涌入中国,使得中国人民银行要发行大量的人民币投放到市场之中来购买这些外汇—中国的M2(广义货币发行量)—已经超过百万亿元,不得不接受输入性通胀的中国受到了三方面的损失:一方面是大量的外汇需要寻找投资方向,美债成为无奈之选,人民币快速升值之下,这部分财产按人民币计价损失严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导致中国出口企业的收益普遍下降,甚至是亏损、倒闭,改革开放以来靠出口启动的中国经济面临严重挑战;再者,虽然人民币对外升值,但输入性通胀使得人民币外升内贬,房价在层层调控下仍持续飙升是最直接的体现。而更要命的是民众必需消费品价格的快速通胀带来的不稳定因素。

9月中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上升到3.1%,虽然低于政府设定的3.5%目标,但已是今年以来的第二高水平。同时9月外汇占款增加1263.62亿元,比8月多增990.4亿元,延续回升走势并创下今年5月以来新高。在外贸顺差继续扩大,外汇大幅流入的情况下,信贷扩张也快速反弹。自7月社会融资总量降至8088亿元年内首次低于1万亿元后,8月、9月快速反弹至1.57万亿元、1.4万亿元的高位。

如此形势下,央行将不得不出手进行干预,连续几个月逆回购向市场注入资金的行动在10月倒数第二周暂停,当周到期的逆回购回笼市场资金580亿元,7天逆回购利率由一周前的3.49%升至4.79%,银行的融资成本增加。

9月、10月以来中国持续复苏的经济,也给了央行收紧货币流动性操作更大的空间,收拢市场资金的正回购行为,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出口、投资、消费,出口的增长已经放缓,超量的信贷投资产生的经济增长效果已经开始下降,中国现在依靠的只能是启动国内消费的经济结构转型,长期收紧信贷是不得不忍受的阵痛。

而贸易顺差和热钱流入带来的纸上财富仍在积累,中国3.7万亿美元外汇资产,用在引进先进技术和知识产权、购买先进设备进行产业升级、入股国外优秀企业、建立国家战略性物资储备库等方面才能提升国家的综合竞争力,上海自贸区的推进也打开了人民币国际化的道路。

至于美债,8月中国已经减持112亿美元,持仓量降至6个月低点。中国继续大规模借钱给美国花的日子即将终结。

未来:人民币升值还是贬值

人民币升值“一路高歌”,各大金融机构几乎达成一致认为人民币未来几年仍将升值,然而,在一片看涨中,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前欧洲央行资深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人民币升值空间有限,而且3年整体趋势是贬值。

有趣的是,10月28日的中国国际金融论坛上,高盛投资管理部投资策略组中国区副主席哈继铭、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RBS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彭博有限合伙企业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麦德能一致认为,未来3年人民币将一路升值,其中朱海斌指出,明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就将“破6”,之后在“6”附近波动。

但沈建光坚持认为人民币3年将贬值。他分析,“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将在目前水平基本保持稳定,双向浮动是大概率事件。而借此机会,央行正好可以顺势而为,双向浮动的同时适时扩大人民币浮动区间,加速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改革。”

美元已“触底”

从美国经济复苏、中国经济风险两大方面,沈建光剖析了人民币升值不可持续的根本原因。

沈建光分析,当前美国经济整体上仍然处于复苏阶段。首先,美国2012年GDP最终增长率是2.8%,远远高于此前的数据,“这说明自去年以来,美国经济不仅有所复苏,且态势相当强劲”。

除了GDP,沈建光认为美国就业、房地产这两项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表明美国经济复苏乐观。他说,“8月失业率降至7.3%,创2008年12月以来最低水平;而美国房地产市场作为危机的‘始作俑者’也逐渐回暖,使得本轮经济复苏看起来更加稳固。”

除了美国经济本身,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最直接的便是量化宽松政策(QE)。尽管各大金融机构普遍认为QE缩减至少要到2014年,但沈建光不这样认为,他说,“年内逐步退出非常规货币政策的可能性仍然较大”。因此,沈建光认为,“美国经济的稳步向好以及非常规政策终将退出,意味着当前美元已处低位,持续走低的可能性不大。”

中国将稳增长

“一旦出口失速,稳增长政策,特别是稳定外贸的政策不会轻易退出,这也意味着人民币持续升值的空间十分有限。”沈建光分析,“如果未来海外经济反复,出口仍将面临较大压力。而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涨、外贸保护等多重压力叠加,对于中国出口企业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相比于美国的复苏,中国经济风险值得担忧,尽管当前经济形势整体上出现了积极变化。沈建光分析,作为制造业运行指标的采购经理指数(PMI),“就业与企业信心均有回落,值得高度警惕” 。

而中国实体经济的风险主要来自融资的风险,融资成本很高,实际利率或超过9%。他分析,“中小企业融资成本仍然很高,压力较大。9月四大行新增人民币贷款投放约2760亿元,显示9月新增贷款投放维持高位,但流动性充裕之时,企业融资压力仍然较大,企业贷款平均利率接近7%,如果考虑到PPI持续通缩,实际利率或超过9%,从影子银行借款的成本则更高。”

而且,实体经济除了高借贷成本的瓶颈,制造业本身也有“顽疾”。 沈建光分析,“受制于产能过剩、化解缓慢,社会资本投资于实体经济意愿不强。”

制造业乏力的同时,房地产却表现突出,其间的风险需要警惕。他表示,“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8月绝大多数城市,无论新房还是旧房,其环比和同比总体上仍在上涨,防范房地产市场风险并非易事。”

(摘自:《第一财经周刊》《 国际金融报》)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