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巫山:打造巴渝魅力美丽乡村“金名片”

zhuantibaodao 2013-10-24 20:20:31 贺琼 向陶/文 汪云富/图 总第220期 放大 缩小

渝东门户巫山县,历史悠久,古迹纷呈,资源丰富,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自然风光独树一帜。巫山是“中国优秀旅游名县”,小三峡、小小三峡被誉为“中华奇观”、“天下绝景”,小三峡位列重庆市首届十佳景点榜首,国家首批“AAAA”、“AAAA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巴人遗踪、汉墓群、古栈道、千年悬棺等名胜古迹令人神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巧妙地道出了巫山的山川气韵;“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千古绝句更是描绘了新巫山的奇美画面。

巫山是重庆市的农业大县,又是三峡工程建设重庆库区首淹首迁县,地处属中国18个连片贫困区之一的大巴山区,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历史的原因以及地域方面的限制,全县发展极不均衡,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亟待改善。如何改善民生,让全县人民真正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如何让巫山的广大农村环境更优美,村民们居住更舒适、生活更幸福?巫山县委县政府经反复调查研究后,决定下大力气打造“巴渝魅力美丽乡村”,计划用5年的时间,投资10亿元建设巴渝魅力美丽乡村,解决农村道路、饮水、垃圾处理、风貌改造、场镇建设、市政绿化等,确保乡村面貌“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五年换新样”。

经过2年多的奋战,如今,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已取得丰硕成果,老百姓赞不绝口,成为巫山县一张名副其实的“金名片”。

不遗余力建设美丽乡村

在巫山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上,县委向全县63万人民庄严承诺:建设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和幸福渝东门户,提出了不遗余力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大力实施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县委书记何平多次强调,“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是民生工程,也是建设山水港湾旅游新城和幸福渝东门户的重要内容,是打造旅游名县的配套工程。巫山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依托‘一江碧水、两岸青山、三峡红叶、四季云雨、千年古镇、万年遗迹’等自然资源禀赋,三峡、小三峡、神女峰都是著名景点,一镇一村一特色有助于把过境游变成目的地游;此外,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还是政治工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举措,是当前农村群众的迫切愿望。”

在2012年4月13日召开的巫山县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上,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作出布署,按照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总体规划,到2016年底,全县将建成10个现代化小城镇、100个农民新村、1000个文明院落、10000户巴渝新居,让家家户户都能拥有整洁的居住环境,实现全县广大农村场镇悦目协调美、道路通畅景观美、村容整洁环境美、村民富足生活美、村风文明身心美、村邻融洽和谐美。

什么是“巴渝魅力”?什么是“美丽乡村”?县委书记何平作了详细的注释,“巴渝魅力”就是紧贴巫山实际,符合时代特色,体现渝东传统民居的风格,按照“一镇一规划、一镇一图集、一镇一特色、一镇一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各村镇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突出特色,不能是千篇一律。“美丽乡村”就是要坚持自然、协调、美丽、整洁四大原则,立足实际,走差别化发展道路;遵循自然的规律,自然最好;与周边的环境相协调、相一致;在适当规划的基础上,形成青山绿水、特色建筑、民居农屋相得益彰的美丽村落,外观上美丽、协调,环境上自然、整洁。

科学定位,抓规划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让市民生活更美好”是重庆推进新型城镇化努力追求的目标,重庆市委、市政府希望通过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努力实现人、城、产业和环境各方面的协调推进,共融共生,让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安民利民、富民惠民的过程。

巫山县正是抓住了新型城镇化工作这条主线,充分挖掘乡镇“建筑、文化、生态、产业”四个特色,推进了市级中心镇、建制镇和乡集镇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尽管巫山农村脏乱差现象十分突出,群众居住环境不容乐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艰巨又复杂,财政资金相对紧张,但巫山县委县政府各级领导却高瞻远瞩,一开始就决定科学定位高标准规划,把美丽乡村建设与“文化发展线,生态保护线,旅游开发线,生态移民搬迁线,城镇化推进线,基础设施提升线”六线有机结合,首先聘请了高水准规划设计单位,结合村镇区位优势、产业发展方向、历史文脉等,按照“一乡镇一规划一图集一特色一方案”的要求,委托相关设计单位实施了官渡杨坝、三堰、平河燕子3个市级示范村的村规划编制,实施了官渡杨坝、抱龙庙梁、骡坪鸳鸯、龙溪场镇、福田福坪、曲尺伍柏6个生态移民村的村规划编制。同时,还编制了《巫山县乡镇风貌图集》,严格控制、统一风貌。

负责此项具体工作的县政府副县长贺玮在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谈到,“规划是建设的灵魂,规划是建设的纲,正是有了高起点、高标准的规划,在统一规划、统一风貌的前提下,以实现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和村容整洁为目标,农房改造成为我县村镇建设工作的重点和亮点。在解决房屋安全的同时,我们特别注重农房巴渝民居风貌改善,做到‘改危’与‘改观’并举。在改造建设的新农村、文明院落,严格按照‘一池六改’的要求,以周边环境整治为重点,明确建设一池六改、垃圾清运、道路硬化、美化亮化等措施,连片治理农村脏乱差的现象。如今,我们正重点打造大昌、官渡、庙宇、骡坪、福田、抱龙、龙溪、巫峡、红椿、邓家10个特色小城镇。按照‘建新村、盖新房、改旧房’和‘沿路、沿江、沿河’重点打造的原则,按时、保值、保量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任务。为此,城乡建委还积极开拓新路径,深入开展危房调查,召开现存农村危房调查培训会,走出去让工作人员到重庆市多个村镇‘取经’。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也加快了我县村镇建设步伐。如今,通过2年多的美丽乡村建设,我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拍手称快。美丽乡村已不仅仅是一个愿景,正一步一步走进巫山农民的生活,改变着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库区热土的面貌。”

争取资金,抓建设

8月22日,巫山县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会在骡坪镇成功召开。来自全县各部门、乡镇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参观学习了两坪乡仙桥新农村建设、朝元观乡村旅游点、骡坪镇鸳鸯文明院落及骡坪场镇小城镇建设成果,安排部署了下阶段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本刊记者从巫山城乡建委获悉,巫山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现已基本完成了巫建、巫巴和两巫路3条出境干道房屋风貌改造,已实施具有土家建筑风格的红椿乡民族风情一条街,富有特色风貌的官渡镇龙泉街,彰显川东居民风格的福田镇凌云村,凸显红色文化韵味的龙溪镇,洋溢着当地文化元素的骡坪镇鸳鸯文明院落,注重生态环保的仙桥村等,今年还重点打造了两坪乡的仙桥新村、骡坪镇的江家大院等典型,形成了青山绿水、特色建筑、民居农屋相得益彰的美丽村落,已初步呈现出“住风貌房屋、享洁净环境、赏美丽风光”的新风景。$nextpage$

巫山县城乡建委主任龚道辉介绍说,建设巴渝魅力美丽乡村,是巫山县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城乡建委更是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县委书记何平,县委副书记、县长李春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陈爱军,县政府副县长贺玮等领导,多次率领城乡建委以及国土房管局、市政园林局、环保局、交通局、旅游局、文广新局、县府办等县级部门负责人前往大昌、官渡、铜鼓、龙溪镇以及红椿土家族乡等地,实地考察,走街窜户,深入乡间,深入老百姓的家中,调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现场办公具体指示,就危旧房风貌改造、文明院落和场镇建设进行现场指导,对乡镇提出明确的目标任务,落实专人负责和监管。

当然,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离不开财政方面的大力支持。巫山县采取了财政投入、乡镇自筹、土地复垦、招商引资、整合资金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截至今年9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2.5232亿元,竣工农民新村10个、新开工建设农民新村30个(其中重点打造市级示范点3个);建成文明院落100个,新启动文明院落100个;建成巴渝新居1000户;完成危旧房改造15039户,新开工建设1990户。先后投资50余万元,为铜鼓镇、龙溪镇、巫峡镇、骡坪镇、两坪乡等地的人口聚集点修建垃圾收集房13个。除此之外,巫山县城乡建委还竭力向重庆市城乡建委继续争取危旧房改造指标,争取到更多的建设资金。今年已争取市级中心镇(大昌、官渡)补助资金1000万元,市级示范村(官渡杨坝和三堰、平河乡燕子村)300万;危旧房改造资金9375万元。全年预计可争取市级资金1.0675亿元,截至9月底已下拨到各乡镇5108.25万元。

严格督查,抓管理

巫山县全力以赴开展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县上成立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各个乡镇成立了领导小组,党政“一把手”亲历亲为,坚持以党政为主导,且把美丽乡村纳入乡镇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行考核。不但聘请了顾问,成立专家指导组,还成立了县委督查室、县府办督查室、城乡建委等单位定期开展督查,加强工作考核,制定了《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考核指标与验收办法》。

按照重庆市的统一部署,巫山县城乡建委组织各乡镇开展了危旧房改造工作“回头看”、资金使用自查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农村危房改造成果。真正做到了建前规划控制,施工技术交底,过程监管指导,确保了施工工艺、质量,杜绝了偷工减料、违章作业,确保风貌改造出效果,出亮点。各乡镇人民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实施主体,县上要求各乡镇要高度重视各类房屋建筑质量和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和谁审批、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文明施工的相关法规,加强巡查和检查,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安全无事故;还要求各乡镇规范建筑施工合同的文本,做到有章可循。

强化培训,抓指导

按照“一乡镇一规划一图集一特色一方案”的要求,结合巫山县各乡镇的文化、历史、地理环境,本着“建设共担,成果共享”和“计划对接、规划衔接、项目配套”的理念,各级单位和部门通力合作,促进了美丽乡村建设与生态搬迁、农村危旧房改造、农民饮用水、乡村文化中心等项目的有机结合,不断形成建设合力。

为了确保工程质量,推进工程进度。巫山县城乡建委开展了建筑工匠培训,抽调专业人员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解决技术难题,重点就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指导。龚道辉主任、任大章副主任等委领导多次带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铜鼓镇、龙溪镇、福田镇以及官渡镇水库村、红椿土家族乡、两坪乡仙桥村、朝元村,骡坪镇鸳鸯村、楚阳村等工程现场,深入指导农村危旧房和风貌改造工作,现场指导美丽乡村建设,确保顺利完成目标任务。

引领示范,抓带动

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巫山党、政、人大领导班子心系“三农”,且头脑清晰,步伐稳健,强化全局战略思维,把全县当作一个大乡村来规划,把一个村当作一个景来设计,把一户人家当作一个小品来改造,致力于推进环境、空间、产业和文明相互支撑、城乡一体有机链接,做活田、水、房、路、山、林等要素文章,涌现出诸如“田园风貌型”、“传统文化型”、“山水休闲型”、“生态度假型”、“避暑纳凉型”、“产业带动型”等形式多样的乡村类型,不搞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标准,不拘一个建设模式,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要求,着力构建“核心带动、梯次辐射、协调发展”的城镇体系,从红椿、官渡、铜鼓到骡坪、两坪的美丽乡村建设,充分发挥了辐射带动作用,引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比如红椿土家族自治乡,根据土家文化的特点,明确把红椿打造成“森林里的土家风情小镇,养心、养性、养身胜地”,努力建成美丽土家,幸福红椿。充分利用民族建筑元素,展示土家族建筑“雕梁画栋青瓦屋,飞檐翘角吊脚楼”的特点,统一设计了土家族民居风格,以仿徽派古墙、坡屋顶青瓦屋面、雕花木格窗、八步挑为基本要求,统一房屋建设风貌,着力打造民俗风情文化一条街。还建设了梨树一条街,让“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诗境在红椿再现……如今的红椿乡场镇,街道两旁的房屋古色古香,浓郁的土家风韵迎面扑来,古典、优雅,像一幅浓郁的油漆彩画。整洁清爽的街道上,土家人惬意地享受着幸福宁静的生活。

龚道辉主任介绍说,下一步,巫山准备启动大溪、曲尺、培石3个移民乡镇总规修编工作;拟完成庙宇镇、红椿、楚阳工业园规划;拟完成30个农民新村集中居住点建设规划。实施“居住品质优良工程、公共空间优化工程、服务设施完善工程”建设,进一步开创“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新局面。

创新模式,受热捧

围绕“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目标,巫山县“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成就了新农村建设创新之路,彻底改变了农村的“命运”,其创新模式受到热捧,重庆市城乡建委充分肯定了巫山县城乡建设工作,在较短时间内让巫山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巴渝魅力美丽乡村”为总载体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得到了一大批领导、专家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品牌价值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巫山县一张金光闪闪的名片。巫山县抱龙镇青石村巴渝新居建设项目曾获得重庆市2011年度“十佳巴渝新居”荣誉称号。该村从规划设计开始,就严格按照巴渝民居风貌建设要求进行设计,达到了统一协调的风貌特色。

如果你有幸来到神奇秀美的巫山,走进富有巴渝特色的美丽乡村,漫步在生机盎然的乡村田野,深吸一口空气,悠然的芬芳扑鼻而来,这是泥土的芬芳、嫩草的清新、鲜花的甜味儿、庄稼的清香……你不禁会咏唱起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绿树丛中一栋栋白墙青瓦的房屋,就像一幅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漫步走进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纯朴的村民们会热情地邀请你品尝原生态的蔬菜瓜果,和你聊家常摆龙门阵,兴致来了说不定还会吼几句巫山地道的山歌,此时此刻,你唯一的感受就是:他们真幸福啊!我们苦苦追求的,不正是这样的幸福与安逸吗?“美丽乡村”之于巫山,不仅仅是世外桃源般的文学表达,而是一种高要求的生态标准和建设指南。在“建设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工作中,巫山县尽心谋划,成功探索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新模式,走出一条独具巴渝魅力的“巫山路径”。

巫山县委书记何平说得好:巴渝魅力美丽乡村建设,这是造福广大农民、提升生活品质的民生工程;这是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产业转型的有力举措;这是立足巫山实际、建设幸福家园的有力推手。美丽的田园风光、自然的风土人情、纯朴的乡风民俗,是我们建设美丽乡村的不懈追求!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