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拇指印下的“新世界”:霍金的指印书

fengyanfengyu 2013-09-29 20:47:45 总第217期 放大 缩小

2002年8月,享誉世界的英国科学家霍金来到中国,在中国掀起一阵“霍金热”。霍金是和爱德华•威滕、大卫•格罗斯、安德鲁•斯特明格等国际知名科学家一道,来中国参加国际弦理论会议的。他的到来,使这个理论性很强、原本难以吸引人们关注的会议,一下子走近了普通群众。尤其是8月17日他在国际弦理论会议上所作“歌德尔与M理论”,以及8月18日他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大报告厅举行的公众科普报告“膜的新奇世界”,更是整个夏天的热门话题。

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就应该有这样神奇的力量。而霍金不但科学成就突出,而且其个人经历更加富于传奇色彩。

尽管我早就从各种图片、书籍中熟悉了霍金的形象,但真正见到了本人,还是忍不住感到惊讶。他瘫坐在为他专门设计的轮椅上,脸歪在一边,面容消瘦,一幅大眼镜使他的双眼和双唇显得格外突出。他的脸上没有多少表情,但明晰的眼神,又使他仿佛有着丰富而深邃的表情。甚至,这明晰的眼神本身,就能够使他与别人沟通,与宇宙万物对话。

我觉得,每一个被霍金的眼神看到的人,都会产生与他沟通和交流的感觉。因为他的眼神是会说话的。

会说话的,还有霍金仅有的三根能够活动的手指。8月17日下午,当霍金通过这三根手指,操纵特制的鼠标器,在电脑上选择字母,然后通过语音合成器,向听众发出问候:“Can you hear me?”时,听众们热情地发出回应“Yes!”

在热烈的掌声中,霍金的报告会开始了。

由于久仰霍金的大名,我也来到报告厅,聆听了这位科学大师的特殊演讲。

“他有着世界上最为病弱的身体,同时,他又有着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曾经有评论家这样评价霍金。霍金在21岁时被诊断患上了卢伽雷病,此后陆续丧失了运动能力和语言能力。疾病将他“禁锢”在小小的轮椅上,但却无法禁锢他对浩瀚宇宙的好奇和探索。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1973年,他发现黑洞会发出辐射,从而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1974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量子引力学。1980年以后,他的兴趣又转向量子宇宙论。他对现代物理学作出的突出贡献,使许多人认为他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他自己更愿提到的是,他出生的1942年1月8日,刚好是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祭日。

霍金的报告题目是“歌德尔与M理论”。霍金“说”,我们平常看到的空间是三维的,如果再加上时间,就是四维,但是根据“M理论”,时空又可能是十维的或者十一维的。什么是“M理论”呢?“M理论”就是“超弦理论”,又称为膜(Membrane)理论、矩阵(Matrix)理论、母(Mother)理论或神秘(Mystery)理论。它认为弦或膜是物质组成的最基本单元,所有基本粒子如电子、光子、夸克等都是弦或膜的不同振动激发态。

演讲结束后,我参加了小会议室里与霍金的会面。虽然他不能说话,但闪动的眼神和轻微的笑容,拉近了他和在场的每一个人的距离。期间,我将一本最新版的插图本《时间简史》交给中国科学院负责外事的同志,并请中科院副院长白春礼帮忙,设法得到霍金的签名纪念。

霍金只有三根手指能动,我能得到什么呢?怀着期待和好奇,不久,我得到了答案。在这本《时间简史》的英文扉页上,留下这样几句话:

“Onward to a Brave New World”

Right thumb print of

Professor S W Hawking

19-8-02

“向着一个勇敢的新世界前进”

霍金博士的右拇指印

2002年8月19日

在这行字旁边,是黑色的霍金的拇指印。而“勇敢的新世界”是否指霍金报告里的“膜的新世界”呢?我想,既是,又不是。因为霍金的报告和书的确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新世界的图景,扩大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但书中的结论远不是最后结论,霍金自己就说,不太可能建立一个单一的理论,能协调和完善地描述整个宇宙。虽然如此,科学家们不会停下探索的脚步,人类向“勇敢的新世界”前进的步伐不会停息。

我的这本中文版《时间简史》,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年2月的第一版,与过去的版本相比,这个版本增加了240多幅彩色插图,包括卫星图像、照片、各种各样的示意图等,可以让读者更加方便地理解宇宙和黑洞的宏观世界,以及物质与反物质碰撞的微观世界。

于1988年首次出版的《时间简史》,已经成为人类历史上最畅销的科普书籍,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1000万册。这本书的中文译者之一吴忠超,曾受教于霍金4年之久,并在霍金指导下完成了博士论文。这个中译本就是受霍金之托而翻译的,因此是非常权威的译本。

2006年6月,霍金再次来到北京,出席国际弦理论大会,并在人民大会堂发表了40多分钟的演讲。我再次现场聆听了报告。这一次,听众反应的热烈程度更胜过上次。

熊光楷 上将,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原副总参谋长,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基金会名誉会长,国防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等院校的兼职教授。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