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正文

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tebiebaodao 2013-09-29 20:23:39 宋雄伟/文 总第217期 放大 缩小

 

“腐败”是一个伴随着“权力”而产生的永恒话题和现象。英国阿克顿勋爵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如果不受约束,就会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得不到控制,就会像洪水猛兽一样吞噬着人民的权利,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近些年来,中国连续出现了一些腐败大案,不言自明,这些腐败案件毫无例外地都与“权力”的不正当使用,甚至滥用联系在一起。最近的一些案例告诉我们腐败的发生严重地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浪费了人民的公共财政资源,拉远了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因此,制止腐败的发生,重在预防腐败机制的建立,而预防腐败机制的建立则需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八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一言以蔽之,就是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以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为重点加强纪律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加强作风建设,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发展的核心力量,在长期的斗争和发展经验中完善了党的组织体系、管理方式、运作机制,特别是积累了一系列丰富的从严治党的经验和做法。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和党中央反复强调要反对主观主义、官僚主义和宗派主义,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不要在党内出特权阶层。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同志都坚持“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方针,大力推进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努力倡导弘扬优良传统作风,带头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严厉惩治腐败。

“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就是要继续规范党内权力运行方式,以制度化的方式保障和落实党员的民主权利。邓小平曾经说过:“制度更具有根本性、长期性、稳定性和全局性”,只有制度化党内权力运行方式才能保证党的正确发展方向,保证继续保持我党的优良传统,加强与人民群众的亲密联系。

理顺党内“三会”(党代表大会、全委会和常委会)之间的关系,落实党员权利“主体”地位,推进党内权力结构优化。

在目前领导模式下,党委既是决策机关又是执行机关、并领导监督机关即集党内三权于一体的党委,成为同级党组织中惟一领导机关。按照党章规定,党委的权力来自代表大会,应该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但在实践中,权力往往集中于委员会,委员会的权力又往往集中在常委手中,代表大会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种会议形式。因为代表们进入“角色”的时间很短,也很难实质性地发挥作用。因此,应加强党代表、全委会切实履行评议监督职能,推进党代会及其常设委员会建设,在党内逐步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将党内制度规定的有关监督制度落到实处,为提高党内监督质量奠定体制机制基础。

从严治“吏”,用制度管干部。

毛泽东就说过:“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臣下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老百姓一定要当李自成。”目前党已经制定和实施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一批党内重要法规。加大惩治力度,绝不姑息任何一件、一起、一桩违反党章、党规、党纪的活动。一是反对职务侵占,严禁领导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插手招投标活动,牟取私利。二是逐步推进财产申报制和公示制。包括领导人财产和家属子女在国外定居和经商情况。三是公开财政中的“三公”经费。

“居安思危”,走群众路线。

依靠制度建设规范党内权力运行机制是根本措施。然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作风建设则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不可偏废。要使每一个党员认识到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需要全体党员的不懈努力,特别是在党情、国情和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时代,要居安思危。认识到“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真正主力军,加强各级党员与群众的联系,让群众的意见能够及时的通过党的各级代表大会反映到党的决策层。此外,要加强党员的作风建设,党员的自我约束意

让权力受到人民的监督

关于中国国家的政权建设,邓小平曾经概括为7个方面的内容: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专政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完善国家基本政治制度、改革政治体制;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健全法制、实现依法治国;建立新型国家安全体系。在中国国家政权建设中一切都是以“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为核心和根本目的,实现“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主体地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因此,国家政权建设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和运行“权力”,并构建什么样的政治制度、政府管理方式、人事组织制度来保障人民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让人民群众监督权力的运用。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通过选举投票产生国家权力机关,并对权力机关进行监督。然而,现实中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用的发挥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人民代表联系广大人民群众的机制不顺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身的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人民代表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继续推动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最重要内容,是保障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实行权利的根本制度。一是要规范候选人提名制度,二是要加强人民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机制,三是要规范投票选举制度,真正保障人民落实选举权。

创新政府管理方式,建设高效、透明、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实现构建服务型政府的奋斗目标,是中国各级政府的一次根本性革命和全面转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理念的重塑、政府体制的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运行机制的优化、政府行为方式的调整、管理和服务技术的革新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一是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目的之一是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政府的本质在于它的公共性和社会性,政府的作用应该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切实把政府工作的重点转变到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市场监管上来,实现政府从全能型向有限型政府转变,当是解决发展失衡,实现高效行政的关键。具体来讲包括:让人民群众参与到政府预算管理的全过程中,让公共政财资源的分配在阳光下运行;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让政府学会怎么样去“监管”,而非直接“干预”。

二是要创新政府运作机制,改进工作方式和工作作风,政府应该是开放的和可接近的,以确保对人民做出敏感的响应。因此,政府应该致力于搭建舞台,建立各种行之有效的与人民群众的沟通对话机制,社情民意反映机制和人民群众民主参与的决策机制,以确保政府与人民群众进行无拘无束,真诚的对话,共商社会应该选择的发展方向,而不只是政治官员或公务员在主观臆想。

在实践中,要通过各种形式实施政务公开,建立社会公众听证制度、公示制度、新闻发言人制度等,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电子政府,开展电子政务,实现政府与公众超越时空局限的交流、互动,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选举制度、公民参与立法制度、对公职人员的评议制度、陪审制度、社区矫正制度、公民批评建议制度等,都是促进政府与公民沟通对话和确保公民权的有效措施。

三是要进一步提高公务员的整体素质,切实做到依法行政。要求公务员应该从期望为社会做出贡献和实现个人人生价值的角度去理解自己的职业,而不是仅仅基于工资收益和公职保障的基础上,这就要求公务员必须放弃当官发财的思想,树立为民服务、乐于奉献的意识。

 

【欢迎转载 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